校地文化共建的实践路径

2020-10-20 06:07朱立宁
山东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朱立宁

摘 要:校地文化共建是高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南通大学将“莫文隋”青年志愿服务与高校学生践行“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观相结合,构建集学生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学雷锋新格局,为新时代高校的校地文化共建,提升学校软实力提供思路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校地文化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传播;实践路径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因为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足,起步较晚,缺乏准确定位等原因,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侧重物质建设,缺乏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内容模式化,缺乏创新和文化积淀等问题。根据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地方息息相关,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基于此,本文以南通大学为例,结合南通当地的莫文隋精神探讨高校校地文化共建的实践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优秀地方文化传承以及高校教育质量提升。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地方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育出的具有自身特点,且得到师生普遍认同的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的总和,代表了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高校办学理念。高校根植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与地方文化息息相关。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即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又是高校校园文化与时俱进的活水与动力源头[1]。因此,高校管理者和领导层在发展校园文化中要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重视二者和谐共建,并在二者的融合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

(一)地方文化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基础,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土壤,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均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影响。地方文化是某一地区自然与社会人文的总和,即特定地域内的物质形态以及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文明内容和历史文化积淀,其具有明显的积累性,地域性,群众性和多样性,是某一种长期存在、约定俗称的文化认同和同化作用。因此,在高校建设和发展自身校园文化时,不可避免的会被当地的文化磁场所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也都离不开地方文化的滋养。从师生层面而言,师生尽管在校园内学习生活,但校园并不是封闭的,师生仍与校园外的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而周边的环境和文化积累必然多渠道的映射在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校园中师生的人生活、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服务并引领地方文化建设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教育本身即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再创造,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服务并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职能和使命,其培养的高素质应用型新时代人才则对地方文化长期良性发展起到推动和保障作用。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文化的精华进行提取,对文化的糟粕进行摒弃,是对文化内容的筛选和升华,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保存和流传[2]。而对于地方文化而言,其已经成为城市的灵魂和品味所在,其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文化引领和支撑,离不开所在区域最高学府,最优人才和知识的保障。

二、莫文隋概述

莫文隋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當时南通工学院的两位贫困学生收到了“莫文隋”未署名的陌生人资助,通过电台、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均没有找到“莫文隋”的真人,这时人们才逐渐明白,原来一直默默资助贫困学生的汇款者“莫文隋”,就是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心人“莫问谁”。随着“你要问我是谁,请莫问我是谁,风雨中我是一把伞,干渴时我是一杯水”歌曲的传唱,人们在找寻“莫文隋”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默默帮助别人的“吴铭”(无名)、“任友情”(人有情)。1996年,江苏省及全国各级媒体,如《扬子晚报》《新华日报》《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知名报纸对“莫文隋”进行了深入报道;2002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专题片《道德的力量》,聚焦由莫文隋引发的“南通现象”。至此,具有“莫文隋”精神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并由南通开始走向全国。

三、校地文化共建实践路径

地方文化与高校办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一般而言,在地方主流文化背景下,依托高校校园受众群体广,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等特点,精神文明建设更易建立完善。因此,校地文化共建是高校传承发展地方文化,建立完善校园文化,实现为国家社会培养正能量人才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莫文隋”精神,带动了南通全市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因此,本文以南通大学中“莫文隋”精神传播为例,探讨高校校地文化共建实践路径,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地方文化继承发扬提供一些思路。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从顶层架构推动校地文化共建

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证明,地方政府对于校地共建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发展高校校地文化共建实践中,必须坚持维护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从顶层架构为校地文化互动共赢提供保障。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地方政府应重视校地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将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高校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战略措施,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扶持政策,调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不推诿不拒绝,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校地文化共建中来,与高校、社会形成文化共建合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鼓励高校与企业强强合作,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将高校与地方文化产业相链接,定期开展文化互动、发展论坛、地方文化交流会等,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共同发展繁荣;地方政府应鼓励高校与地方共建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等文化娱乐配套设施,实现高校与地方的资源优势互补和资源分配再利用。如建立南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南通市志愿者协会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二者的资源、人力、场地等要素,共同促进志愿者协会发展,志愿服务项目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政府也可设立专项资金,协调高校、社会、企业共建地方文化数据库,搜集整理地方文化历史、艺术、民俗、建筑,饮食等多方面资料,做好资料的留存和研究。

(二)开发文化教育课程,丰富第二课堂

地方高校作为传承、传播地方文化的前沿阵地,应将地方文化内容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而课堂教学则是重中之重。具体实践中,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教育作用以及在其他必修、选修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地方文化熏陶内容,将地方文化,将“莫文隋”精神以案例和背景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此外,地方高校应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地方文化特点,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的着力点,将其自课堂延伸入课下,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第二课堂。自2005年起,南通大学成立了莫文隋青年志愿者协会,并在全校20个学院成立分会,构建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工作体系。作为课堂教育的外延,志愿者协会组织了“三五”学雷锋月特色活动,“微笑大使”仪行劝导等系列活动,并在近些年完成了各学院分会的活动组织辐射,形成了“一院一品”的项目化运作格局,开展了如“扶苗计划”、“爱心家教”校外辅导站、绿色方舟环保社团等内容,丰富了第二课堂内容,更改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与此同时,也为地方社区的弱势群体提供了帮扶,维护了地方和社会稳定,即发展了自身,又回馈了社会。

(三)完善组织架构,激励制度和评估体系

校地文化共建离不开完善的组织架构,政府应以建设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领导和高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和文化专家参与的文化建设小组,宏观调控,提高到战略规划层次[3],保证校地文化建设全市一盘棋;高校应协调各分院,相关部门的关系,形成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研究机构,思政基础课研究部门等,各部门各司其职[4],以建设校地文化氛围,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引导学生和志愿者到基层、社区进行志愿者服务,畅通志愿服务渠道,增强校地文化的辐射力。南通大学作为“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坚守“莫文隋”的雷锋精神,自2005年创立青年志愿者协会至今已有15年,目前协会在线志愿者接近5万人次,从组织架构上保障了校地文化共建的实施,累计提供志愿服务7962余项,志愿服务时长长期位居全国志愿者服务组织榜首。

校地文化共建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驾护航。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一项长期工作,具有较长的持续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应注重体制建设和完善,力求从制度上细化落实各项要求。如南通大学莫文隋志愿者服务组织,就应完善激励制度和评估体系,对于在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加大学校的评优政策倾斜力度。

(四)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多渠道打造文化交流平台

隨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应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也因其快捷和便利连接网络资源的特点,而被人们广泛的利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基于以上的时代发展趋势和背景,高校校地文化共建应在高校、地方现有的广播、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基础上,充分发展新媒体和移动终端优势,拓展宣传渠道,丰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方式,如开展学术成果交流会、公益文化讲座、文化艺术巡演等活动,促进校地文化共建和双赢。如可以利用南通大学微信公众号、微博,莫文隋志愿者公众号等,定期发布莫文隋志愿者招募,莫文隋参与社会志愿活动项目的详细记录,以及对莫文隋志愿者表现突出的访谈和宣传等,以加强莫文隋精神传播和宣传作用,强化莫文隋精神的榜样作用,为大学生互帮互助提供文化氛围,给予普通大学生以正能量的精神导引。

结语

高校与所在地方具有紧密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因此,基于地方文化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打造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高校应该从政府顶层架构,开发文化教育课程,丰富第二课堂,等多方面,完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拓展宣传传播渠道等多方面,以文化为交流平台,以莫文隋精神传播为切入点,实现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和共享,进而提高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地方文化传承,推动地方文化发展,实现二者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张婵.校地共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4,21(07):71-73.

[2]蔺俊.高职“校地”文化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7):67-70+85.

[3]黄莺,黄守星.地方本科高校与所在城市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04):65-69.

[4]顾永安.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机制构建[J].教育评论,2015(02):12-14.

南通现象的高校映射—以南通大学“莫文隋”志愿者为例 2019年度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 编号:2019CNT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