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龙,梅小龙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3的概率发生脑出血,然而患脑出血的病人患有高血压病的约占95%[1]。破裂的豆纹动脉血肿位于基底节区,基底节区脑出血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50%。不按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疲劳、酗酒、患者情绪过激、慢性呼吸道感染及慢性便秘患者、咳嗽、换季等因素均容易引起高血压脑出血。长期高血压水平可使脉硬化形成提前和形成微型动脉瘤。长期高血压,使已经硬化的动脉血管内膜完整性遭到破坏,从而动脉壁容易脂肪玻璃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使血管壁的脆性大大增加。发病后会出现除了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三偏征”。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通过大骨瓣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该种方法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然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作为一种微创形式治疗该疾病取得了新的进展[2]。多篇文献报道该种手术方式优于大骨瓣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6]。本篇研究分析了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照手术的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各40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1-76岁,平均(58.62±10.24)岁;出血量25-80 mL,平均(38±4.39)mL;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9岁,平均(56.62±12.24)岁;出血量30-80 mL,平均(39±5.24)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入院后及时查头颅CT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小于80岁。排除标准:血肿未破入脑室者,后期治疗过程破入脑室;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现患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碍者;GCS评分<7分者。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稳压、止血剂、维持酸碱水电平衡、发病8小时后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必要时术前复查头颅CT。手术均行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均在发病后8小时至48小时之间。
观察组选择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使用额颞处弧形切口或马蹄形切口,选择非功能区且离血肿较近的区域入路;开颅后穿刺血肿腔后行血肿清除术;摆一枚血肿腔引流管;术后给予吸氧、抗感染、稳压、加强营养、积极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定期复查头颅CT。
研究组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7,8]:明确血肿位置及在体表的投影区域并标记;选择非功能区且离血肿较近的区域纵行切开,长约4-5 cm;颅骨钻孔后扩大骨窗3 cm大小;十字切开硬膜;穿刺血肿并造瘘,仔细止血;合理利用吸引器逐渐吸除血肿,后生理盐水冲洗血肿残腔;探查出血点,止血纱覆盖创面;摆一枚血肿腔引流管;术后主要治疗同观察组。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ESS评分进行观察。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
治疗前:两组GCS评分E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ESS评分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ESS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ESS评分对比()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为7.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32.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n%)
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尤其是基底节区脑出血在神经外科疾病中比较多见,近年来的发病趋势逐渐上升,致残率较高,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很大的打击。这需要探索更合理、更安全的治疗方法解决这一类疾病,尽量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颅内血肿的体积占位降低了周围脑组织的局部血流量,引起其低灌注进而导致严重的缺血、缺氧性水肿,生成的血肿也可同时压迫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而血肿分解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以及受损脑组织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9],如不及时清除血肿,会恶性循环造成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目前治疗该疾病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出血量大且有显著血肿压迫症状的患者需手术干预,尽早减轻颅内血肿的占位效应。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虽有清除血肿彻底的优势,但目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预后好等优点,这弥补了传统开颅手术方案的不足,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提供一种更好地思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中[10-12]。本研究中,选取研究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各40例作为对照。分析数据并显示,在治疗前两组GCS评分E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GCS评分ESS评分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清除血肿,缩短治疗时间及减少并发症,减轻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程度,提高患者预后期望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