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亮
【摘 要】 目的:解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对策。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并出现不良反应的32例患者,归纳其不良症状,并针对性给出预防措施。结果: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性休克、血液系统反应、肾毒性和肾毒性,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于患者的过敏体质、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和过敏史密切相关。结论: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饮食、情绪等因素,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关键词】 头孢菌素;抗生素;不良反应;应对方案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一种半合成抗生素,分子的头孢烯可有效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抑制其繁殖起到杀菌的效果,该药物因具有广谱抗菌性、高抑菌率、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而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1]。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见效快的同时又会伴随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2]。为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现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有效预防措施,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将调查结果规整、详述见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接受头孢菌素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n=32),其中,男/女=13/19例;年龄区间[21,57](平均:34.86±8.26)岁;病症类型:呼吸系统疾病/腹腔及盆腔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其他=12/9/6/5例。参与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订相关知情书。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体质、情绪、过敏史情况;同时,对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期间患者的饮酒情况进行追踪。统计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表现和发生率;分析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干预对策。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不良反应的类型和比例;
②统计体质、饮食、情绪和过敏史与不良反应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
SPSS24.0版本,具体分析不良反应和因素,表达方式为“n”和“%”百分比;年龄用“x±s”展现;当P在(0,0.05)时断定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情况
如表1所示:头孢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中,变态反应15例(46.86%)、胃肠道反应8例(25.00%)、过敏性休克5例(15.63%)、血液系统反应2例(6.25%)、肾和肾毒性各1例(3.13%)。
2.2 不良反應影响因素
如表2所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体质、饮食、情绪、过敏史之间存在相关性。
3 讨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适用于对细菌感染的治疗。但近年,抗生素的滥用现象较为严重,不仅耐药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对治疗的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点:过敏、胃肠道不适、肝肾毒性、少数患者还会发生造血系统毒性等[3]。
本文中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有过敏、胃肠道疾病、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且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与过敏体质、饮食不规律、情绪的波动和存在过敏史有关。因此,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需对重点关注以下几点[4]:①饮食:患者在用药期间以及停药期间,尽量饮酒,同时也应该禁止食用含有乙醇的药物和食;②情绪: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叮嘱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尽量维持情绪的稳定,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③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尤其是过敏史和体质;④在用药后30min内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特征,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给予相应的处理,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气候温度也会影响不良反应,当温度异常变化(如急速降温)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会出现异常,进而诱发不良反应[5]。
由上所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易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医生在使用前需考虑患者的体质和过敏情况,同时嘱咐其保持情绪的稳定,饮食规律、清淡,做好防寒保暖,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刘建群. 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治疗对策[J]. 北方药学, 2018, 15(05): 168-169.
[2] 魏传峰, 张煌.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04): 116-117.
[3] 杨笑. 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4): 190-191.
[4] 张爱芳. 头孢菌素类药物各种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的策划分析[J]. 世界中医药, 2017, 12(A01): 22-23.
[5] 黄黎芳.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8(A01): 122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