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HBV核酸反应性献血者两次追踪结果分析

2020-10-19 04:37程卫芳周学勇崔伟娅张云王凯袁亮赵璐璐吕晴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年5期
关键词:归队献血者血站

程卫芳 周学勇 崔伟娅 张云 王凯 袁亮 赵璐璐 吕晴

血站一直在确保血液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发展献血者队伍,探索假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是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血站对常规酶免呈反应性的献血者归队研究及政策制定已较成熟,但是对单项核酸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还存在争议。2019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1]中对乙肝、丙肝、艾滋病任意一项中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同时呈反应性的献血者规定了永久性屏蔽,但是对单独核酸反应性献血者的屏蔽策略未做规定。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单项核酸反应性献血者的两次追踪及同时采用多家核酸系统检测和其他补充试验,了解其真实感染情况以及为此类献血者屏蔽和归队策略的合理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017年2月~8月间在合肥地区献血的单独核酸呈反应性献血者。

2 试剂 酶免试剂(ELISA法):HBsAg(索林、万泰,批号:D540120、B20170943),HCVAb(丽珠、万泰,批号:2017091308、CS20171009);HIV Ag/Ab(索林、万泰,批号:D5 2 5 0 1 0、20171031)。NAT试剂:HBV、HCV、HIV(1型)核酸检测试剂 (浩源,批号:MF20170805);HBV、HCV、HIV(1型)核酸检测试剂(盖立复,批号:183363),HBV、 HCV、HIV(1型)鉴别探针试剂(盖立复,批号:183363);HBV、HCV、HIV(1+2型)核酸检测试剂(PCR-荧光法)(罗氏,批号:238034)。化学发光免疫试剂(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试剂盒(新波,批号:20170703、8600089183、8600088949、8600086345、8600086155)。

3 仪器 STAR全自动加样仪(HAMILTON),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HAMILTON),Procleix TIGRIS 核酸检测系统(盖立复),ChiTaS BSS1200达速自动化磁珠操作系统(浩源),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罗氏),EasyCuta MiNi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新波)。

4 方法 对2017年2月~8月间献血后因单项NAT反应性而被屏蔽的28名献血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和填写调查问卷,追踪回访2次,每次间隔3个月左右。所有追踪标本血站常规两家ELISA试剂平行检测HBsAg、HCVAb、HIV Ab/Ag,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同时用2~3家核酸系统(浩源、盖立复、罗氏)单人份检测HBVDNA、HCVRNA、HIVRNA。ELISA检测初次无反应性即判为该项目非反应性;初次检测反应性进行双孔复试,复试任一孔反应性即判为常规检测该项目反应性。 化学发光检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分别按预先设定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各项目检测程序进行自动检测和结果分析,检测结果≥试剂盒设定的cutoff值判为反应性。浩源、罗氏系统核酸检测(PCR-荧光法)无反应性的标本判为NAT非反应性,有反应性的标本判为反应性。盖立复系统核酸检测(TMA-化学发光法)联检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鉴别试验,鉴别有反应性判为反应性,鉴别无反应性判为核酸联检反应性。

结 果

1 调查问卷 2017年2月~8月共检测献血者标本62 886份,检测出单项核酸反应性献血者103人,均为核酸联检反应性或HBVDNA反应性。对所有103名献血者进行电话联系,经献血者知情同意并完成两次追踪者共28人。第一次追踪平均间隔100天(78~140天),第二次追踪平均间隔212天(175~385天)。

2 免疫指标 28名献血者两次追踪检测常规酶免三项仍均为阴性;乙肝五项化学发光检测结果一致,未发现有血清学转变;NAT至少1次反应性的有21人,其中8人有乙肝疫苗注射史。其原核酸反应性情况、两次追踪NAT结果、乙肝五项结果及疫苗注射情况具体见表1、表2。

3 追踪结果 有39份追踪标本同时采用了3家NAT系统单人份检测,3家NAT系统均为反应性的占1 7.9 5%(7/3 9),有2家系统同时反应性的占33.33%(13/39),一家系统呈反应性的占64.10%(25/39),具体比较见表3。

讨 论

2016年核酸检测在血站全面铺开后,检测出很多酶免阴性单项NAT反应性的献血者,针对这些献血者应如何制定屏蔽和归队策略?是否应永久屏蔽?是否可针对不同的NAT结果(如拆分反应性、鉴别反应性、联检反应性等)、不同的检测系统制定不同的屏蔽和归队政策等,都是困扰血站的新问题。

本研究针对2017年2月~8月检出的所有酶免阴性单项NAT反应性(均为盖立复联检或盖立复/浩源HBVDNA反应性,未检测到HCVRNA、HIVRNA反应性)的共103名献血者均进行了电话联系,但由于献血者联系不上、不在本地、不理解、不愿意、嫌麻烦等原因,实际经献血者知情同意并完成两次追踪者共28人。

28名完成两次追踪的献血者原NAT结果分别为原浩源系统HBVDNA反应性6名,原盖立复系统HBVDNA反应性13名,原盖立复系统联检反应性9名(见表1、表2)。28人两次追踪HBcAb检测均为反应性的占96.43%(27/28),与孙海英、周怡等的研究结果相近[2,3],说明其中96.43%(27名)的献血者可能均有过HBV暴露史。

28人追踪标本均使用2~3家核酸系统单人份检测,结果至少有1次/1家系统NAT呈反应性的有21人。21人乙肝五项化学发光检测中HBcAb均为反应性,其中8名曾注射过乙肝疫苗的献血者有7人同时HBsAb呈反应性,乙肝五项表现形式最多的是“2 4 5 (+)”,占57.14%(12/21),有资料证明HBsAb(+)或HBcAb(+)的隐匿性乙肝(OBI)献血者血液均有可能感染用血病人[4,5]。OBI指肝脏或外周

血中存在HBVDNA但用目前的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同时被证实不是血清转换的窗口期(WP)或恢复期第2窗口期[6]的HBV感染。OBI者血清学表现为HBsAg阴性,通常有HBcAb(约50%的人可能合并HBsAb阳性),部分人只有HBsAb,特殊情况下没有任何抗体。从本次追踪检测结果分析,21人均NAT和HBcAb反应性、HBsAg非反应性,HBsAb反应性占76.19%(16/21),21人均未发现有血清学变化,除1人(6#)两次追踪均同时有HBeAg反应性可能为HBV感染活动期外,其余20人均应为OBI献血者。28名追踪献血者中NAT无反应性的有7人,7人中有6人HBcAb两次追踪标本均呈反应性,分析可能为HBV一过性感染或追踪标本HBVDNA含量低于检测下限的NAT假阴性或是曾感染过HBV的原献血时NAT假反应性;另有1名注射过乙肝疫苗的献血者(25#)追踪检测除HBsAb反应性外其余均为阴性,该献血者应该为原盖立复核酸联检假反应性。

表1 28名单项NAT反应性献血者两次追踪结果明细

表2 28名单项NAT反应性献血者追踪检测汇总统计

表3 39份追踪样本三家NAT系统检测结果比较

从28名两次追踪结果(表1)可见,第一次追踪NAT反应性19人在第二次追踪中有6人NAT转阴;第一次追踪NAT非反应性9人在第二次追踪中有2人NAT转阳。56份两次追踪标本使用3家核酸系统同时检测的共有39份(见表3),39份标本中3家NAT系统均反应性的占17.95%(7/39),3家NAT系统任一家有反应性的占64.10%(25/39),3家系统对追踪标本的检测结果存在不一致情况且与原NAT系统关联性不大;3家NAT系统均阴性的只占35.90%(14/39),远低于报道的用单系统检测66.7%的转阴比例[7],可见追踪检测NAT反应性比例多系统检测高于单系统检测。有研究报道中也有类似经多次追踪NAT结果时阴时阳或同系统多次检测时阴时阳的现象[8-10]。分析原因,这些单项核酸反应性献血者由于本身病毒含量较低,会呈现低水平的波动状态,有时甚至低于核酸检测下限,以及不同NAT系统性能差异及对不同基因型的检出存在差异、NAT随机取样误差等原因,都可能造成核酸检测时阴时阳、不同NAT系统检测结果不一致、甚至同一系统两次检测不一致的情况,应引起血站的关注。

通过对单项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两次追踪、多系统核酸检测及乙肝五项化学发光补充试验,发现此类献血者NAT仍呈反应性的占75%(21/28),HBcAb反应性占96.43%(27/28),以隐匿性感染为主,可以归队的献血者只占3.57%(1/28),远低于酶免单试剂反应性归队比例[10];同时此类献血者由于本身病毒含量较低,会出现NAT时阴时阳的情况,且不同检测系统结果可能不一致,如让其归队献血可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11]。为保障用血者安全和献血者权益,血站应谨慎建立其归队路径。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归队献血者血站
半条被子(大结局)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分析
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研究
归队运动的热烈,开小差是最可耻的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分析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新常态下血站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