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蒙蒙
(青岛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266000)
目前,“95后”成为了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主力军,他们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毕业后并不急于投身职场,而是选择加入“慢就业”一族。“慢就业”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了高校传统就业指导方式已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择业需求,高校职业指导应积极适应就业形势的新变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建立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强调实践、强调应用的精细化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将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科学择业、顺利就业。以往研究将“慢就业”成因归结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个人意愿等多方面因素,本研究主要从学生个人主观层面出发来分析造成“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并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表面上看大学生“慢就业”的选择权在于学生本人,但随着“慢就业”现象的不断蔓延,其实际影响已超过个人和家庭层面,对高校、政府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要充分辩证地看待“慢就业”现象,并将其分为积极的“慢就业”和消极的“慢就业”。前者是指与其盲目就业不如科学规划,谨慎就业,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毕业后并不立即就业,而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兼职实习、外出旅游及准备升学深造等方式来不断丰富自身阅历,逐步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这种类型的“慢就业”是学生主动规划,也是追求高品质就业的选择。后者是指由于择业认知偏差、生涯规划不清晰、就业技能准备不足等就业困难而导致学生选择逃避,暂时不就业。对于积极的“慢就业”,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地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对于消极的“慢就业”,则要分析原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规划指导,实现精准帮扶。本研究的重点是消极的“慢就业”。
“慢就业”表面上看来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家庭经济的好转相关,但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学生个人因素是造成“慢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加深入、具体地分析“慢就业”现象,本研究对青岛某高校机械类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78份。调查结果显示,到2020年2月底,仅有21.32%的学生取得了录用函,有其他打算和暂不急于就业的学生高达44.85%,这是“慢就业”心态的典型表现。本研究针对“慢就业”心态的成因进行了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此次调研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较为重要,其中40%认为非常重要,但由于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环境影响及缺乏专业指导等原因,调研中能够在大学期间制订清晰生涯规划的学生不足20%,46.57%的学生只是阶段性地考虑个人生涯规划问题,35.24%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进行规划。由此可见,缺乏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了学生拖延就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许多学生盲目选择考研、考公务员,而且二次考研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此次调研,有35.29%的学生明确表示有二次考研的打算。这部分学生因忙于准备考研和复试调剂,求职参与率较低,错过了校园招聘的最佳时机,再加之家庭非常支持,学生没有太大的就业压力。
由于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对就业市场和环境并不十分了解,职业设想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调查中,有46.57%的学生薪酬期待在6 000元以上,择业最看重的因素是工资及福利待遇,然后是单位发展前景、个人发展前景、个人理想兴趣。有70%的学生希望可以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就业,有40.69%的学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将国有企业及政府机关作为首选。调研发现,学生在择业时更倾向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符合个人兴趣理想等因素,个性化特征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面临择业时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造成职业期望出现偏差,致使部分学生选择逃避就业。
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于择业就业缺乏综合考虑,致使求职能力储备不足,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面试压力时容易产生逃避心理。调查中提及了就业前景,只有1/3的学生表示就业前景乐观。在自我认知层面,高达40%的学生表示对自身优劣势没有清晰的认知,导致学生择业时欠缺主动性和方向性。有52.94%的学生表示不知该如何进行面试准备,因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专业准备,许多学生在接到面试通知时会出现焦虑甚至逃避,从而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慢就业”。
学生进入大学后,高校开设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更倾向于理论性和普适性的教育,实际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由于专业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缺失,致使学生就业信心明显不足。调查中,有76.23%的学生认同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对求职就业的重要作用,希望学校能够增设结合专业领域的生涯规划辅导课程,进而获得个性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精准帮扶。但事实上,在大学期间主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达2次及以上的学生不足一半,而且有18%的学生表示从没有进行过一对一的个人生涯辅导,也不了解该如何找寻辅导的机会和资源。
图1 大学四年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体系Fig.1 Overall career planning system of four years in the college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各年级课程设置和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推进,为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
大学一年级:职业教育萌芽期。大一新生初入大学,由于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往往会表现出迷茫、困惑,缺乏目标。对此,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来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自我、分析环境、适应环境,同时树立生涯规划意识,熟悉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大学二年级:职业素质培养期。大二学生已初步了解了职业生涯课程,但还是会出现目标不清晰、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此阶段要引导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和定位,可通过讲座沙龙、案例教学、现场实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大学三年级:职业技能提升期。大三学生已进入专业课程的综合学习阶段,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认知所学专业,并逐渐对专业涉及领域形成更清晰、深入的认知。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对大学二年级初步确定的职业发展规划初稿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有意识地培养与职业目标相匹配的核心能力与素质,一方面,积极充实硬件配置,包括提升专业学习成绩,积极参加英语及计算机技能考试,避免在就业时因硬件条件不符合而失去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软实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撰写个人简历、搜集就业信息、参加模拟面试,在实践中提升沟通表达能力。
大学四年级:职业生涯定向期。进入大四,学生大部分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开始将主要精力用于择业就业。此时,应强化学生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注重职业选择、就业准备、深造考研等方面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实现角色转换。借此契机,高校要围绕学生诉求积极组织关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辅导等方面的讲座,及时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毕业生外出实习,定期组织安排不同类型的招聘会、宣讲会,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作出职业选择,顺利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并运用职业性格测评工具系统来分析每位学生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性格,帮助学生明确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教师可针对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方案,并不断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和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精准帮扶,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生涯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会直接影响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的品质,目前,多数高校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明显不够,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需求。因此,应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加强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提高生涯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其理论和实践水平。生涯指导教师除了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外,还要走下讲台、走出校园、走进企业,为学生带来职场一线的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生涯咨询服务。二是要制订专业教师培养方案,引进专业人才,搭建职业化、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以兼职教师为补充的生涯指导师资队伍。三是要充分调动校外教育资源,定期聘请企业管理者、生涯规划专家及知名校友等来以沙龙、讲座等形式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确定生涯规划目标,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惑提供精准、专业的指导。
从新生入学,为每一名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电子档案,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成绩、获奖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等信息录入电子档案,全面、详细地记录每一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情况,建立学生成长数据库,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指导。同时,要积极利用新媒体资源,如创建微信公众号、整合专业学习网站、开发学习就业App,实现师生在线教学和互动。同时,还可以利用移动社交网络软件开通网络教育微课堂,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精准辅导,利用线上媒体工具及时了解学生在职业规划和择业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高校要积极构建校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平台,在校内,可通过生涯规划课程、专业讲座、职业生涯大赛、专业咨询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校外,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和实习就业基地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使学生真实体会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及时了解自身专业能力与工作岗位之间存在的差距,不断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升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就业信心,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