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医院(523820)邹飞庭 孙耿俊 彭林 温双娣 唐亮 陈彩琳 黄利娜
肠梗阻是普外科较常见的肠道疾病,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现已成为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术前因身体暴露时间长,或术中快速输入低于体温的液体等原因,患者常出现低体温(34℃~36℃),进而影响麻醉药物作用时间,增加寒颤躁动发生率,甚至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因此有效控制低体温成为护理工作重点[1][2]。本研究目的评价系统化体温护理和常规体温护理在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1 1 月于我院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肠梗阻患者22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 7 4 例,男 性9 0 例,女 性8 4 例,年 龄3 0 ~4 5岁,平均年龄(35.71±3.10)岁,病程1~9年,平均(5.20±2.24)年,体质量47~68kg,平均(55.61±8.60)kg,术前体温(36.39±1.22)℃,给予常规体温护理。实验组48例,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1~43岁,平均(36.57±3.31)岁,病程2~10年,平均(5.40±2.25)年,体质量49~70kg,平均(55.32±8.87)kg,术前体温(36.53±1.24)℃,给予系统化体温护理。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病程、术前体温、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获得我院临床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实验组给予系统化体温护理,包括患者入手术室后立即加盖棉被,减少身体暴露,降低室内冷空气对体温的影响;手术室内温度调整在26℃~28℃,术中用升温仪持续加温;全身麻醉时,为患者加盖毛巾,减少对流散热;应用湿热交换器,保持患者呼吸道内温度、湿度恒定;应用消毒液时先加温至36℃~37℃,静脉输液加温至37℃,腹腔镜冲洗液加温至37℃~40℃。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体温护理,包括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检测结果的记录。术前1h,手术室温度调整为23℃~26℃,湿度维持在40%~60%,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吸氧。术中冲洗液、静脉输液不进行任何加温处理。
1.3 观察指标 术前1d及术后1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该量表包括定向力(最高10分),短时记忆力(最高3分),回忆能力(最高3分),计算力(最高5分),语言模仿能力(最高9分),总分30分,正常:27~30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7分,轻度智障:21~26分,中度智障:10~20分,重度智障:0~9分。术中:记录并分析各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进入腹腔二氧化碳量,术中输血量。同时记录各组寒颤及躁动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肠梗阻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实验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进入腹腔二氧化碳量及术中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各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 MMSE评分比较 术前1d两组患者MMSE各项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实验组MMSE各项评分及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2.3 寒颤、躁动情况分析 实验组寒颤发生率8.33%(4/48),低于对照组的12.07%(21/174)(P<0.05)。实验组躁动发生率为6.25%(3/48),低于对照组的14.94%(26/174)(P<0.05)。
附表1 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肠梗阻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附表2 各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MMSE评分比较(±s,分)
附表2 各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MMSE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评分维度 实验组 对照组术前1d 术后1d 术前1d 术后1d定向力得分 9.78±0.54 9.76±0.63* 9.76±0.61 9.55±0.83短时记忆力得分 3.00±0.11 2.97±0.20* 2.99±0.16 2.86±0.37回忆能力得分 2.81±0.43 2.68±0.71* 2.82±0.39 2.49±0.70计算力得分 4.89±0.38 4.81±0.58* 4.87±0.40 4.47±0.95语言模仿能力得分 8.87±0.89 8.93±0.30* 8.92±0.32 8.58±0.34总分 29.33±1.42 29.12±1.75* 29.36±1.12 27.75±2.47
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以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为主要特点。多项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肠梗阻,疗效显著,但约80%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波动范围34℃~36℃。术中低体温虽然可降低基础代谢率,发挥保护器官组织的作用,但低体温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肺血管对缺氧的敏感性,血氧饱和度下降,促进并发症的出现。全身麻醉状态下,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功能受到抑制,产热和散热过程无法保持动态平衡,患者表现低体温。
本研究中,经系统化体温护理后,实验组手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可能由于对照组术中暴露时间长,随手术时间增加,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增加。这与王晓丹等研究结果一致,手术时长每增加1min,低体温发生率将增加0.016倍,若手术中处于体温下降时像的时长大于2h,极易出现术中低体温[3]。此外,本研究实验组患者,术中进入腹腔二氧化碳量及术中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可能由于术中腹腔持续灌注低温二氧化碳,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从高压的钢瓶流向低压的腹腔,压力差越大,腹腔内聚集的气体越多,越容易出现低体温。此外,低温冲洗液进入机体后,消耗大量热能用以维持体温的动态平衡。输血量方面,对照组输血量多于实验组,可能由于库存血约为4℃,将低温库存血输入机体后,升温至37℃所消耗热量约为6394kJ,易诱发静脉痉挛及寒颤[4]。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MMSE评分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系统化体温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有效降低寒颤、躁动发生率。可能由于机体低体温时,氧合血红蛋白不易释放氧气,造成细胞缺氧,影响氧化呼吸链间信号转导,以神经元尤其敏感。研究表明,低体温可提高静脉血氧饱和度,这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提示低体温可造成神经原氧利用障碍。此外,低体温抑制窦房结的电生理传导,心率减慢,进一步影响脑组织灌注,因此供氧减少和利用障碍均加速神经元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大脑皮层不能快速有效整合信息,出现记忆、定向、计算能力等方面障碍[2]。
综上所述,系统化体温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肠梗阻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