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一医院(410005)李彩练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9月~2018年11月,总计96例进行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组,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4~66岁,平均年龄(54.3±5.3)岁。观察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43~66岁,均值(54.6±4.6)岁。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患者意识、沟通、配合能力正常。排除标准:急性感染患者;认知功能、精神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住院期间维持血透常规护理,包括透析指导、住院与出院注意事项告知、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留取有效联系方式。观察组:以上基础上落实三位一体护理管理。①成立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包括医师、护士长、护士、社区人员,评估患者情况后制定护理计划,小组成员留取家属有效联系方式以便家属能够及时反馈维持血透患者的病情、遵医行为等情况。②护理管理措施。组建网络平台,此平台包括医院、社区、家庭3个端口,包括患者健康档案、血透知识等内容,将透析治疗完成阶段、患者复查结果上传网络平台以便患者和家属能够及时查询;进行患者健康管理培训,护理人员与医师查询知网等文献,结合维持血透患者个人情况、健康管理问题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实践知识,并将培训内容上传至网络平台便于患者学习,并对患者掌握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双向转诊,护理人员提前与出院患者所在社区人员进行有效联系,社区护士进行患者出院后干预,包括举办知识竞答赛、分享交流会等,监督患者饮食、用药与安全性等情况;家庭健康管理,家属作为连接的纽带,2周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饮食、用药、运动等健康管理情况,了解后完善患者个人档案,另外叮嘱家属监督患者学习血透健康管理知识。
1.3 观察指标 记录维持血透患者并发症、用药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参考SF-36生活量表,取生理职能、心理健康、社会职能、生理机能、生命力几个指标,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维持血透患者观察指标以软件SPSS21.0分析。患者并发症、用药依从率以%形式展开,X2检验;生活质量评分行±s形式展开,t检验。观察指标结果P<0.05,证明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指标占比比较 观察组维持血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5%)与用药依从率(95.75%)优于对照组(17.02%)、(74.46%),P<0.05。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维持血透患者的生理职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附表 维持血透患者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附表 维持血透患者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n=48) 生理职能 心理健康 社会职能 生理机能 生命力观察组 86.0±5.4 85.5±5.5 86.2±5.3 86.0±5.0 85.8±5.2对照组 78.5±4.5 78.0±5.0 77.8±4.5 76.3±4.0 76.0±4.3 t 7.3148 6.9174 8.2827 10.3855 9.956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维持血透是肾病终末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患者病情发展情况、遵医行为情况可以直接影响患者血透后生存情况。但是,实际工作中发现维持性血透患者院内遵医情况良好,从而利于患者病情控制,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多数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较差,无法做好自身健康管理,从而影响血透效果[1]。三位一体结合了医院、社会与家庭对维持血透患者院内、社区、家庭的干预与监督,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管理行为,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情况。麦苗金,黄莉,庞晓宇,黄国芳研究指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2]。实验结果和孔曼丽,李若和,吴倩[3]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8.00%,情感、心理、健康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