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 春 《为啥日军既可以效忠天皇,又可以效忠美国、效忠苏联?》
1945年8月29日,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乘坐的运输机降落日本机场跑道。机场是反叛分子的基地,此时的日本,尚有300万荷枪实弹的日军。除了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外,军方没有任何书面承诺。拿什么保障自己走下舷梯时的安全?对此麦克阿瑟一点不担心,甚至早已让随同军官解除武装。
麦克阿瑟如此淡定,与他对日本人性格的熟知有关。1905年,麦克阿瑟随父考察军营时,日军长官曾当其面做了个试验,发给士兵不具名的药物,只说是天皇让他们吃的,他们就准时吞下,无一人问为什么、是什么。由此,他得出结论:日军是一个特别服从的群体。但极其服从并不代表极其忠诚。日裔美军442步兵团曾在二战中为美国在欧洲战场立下奇功;1945年,60万关东军被苏联掳到西伯利亚服劳役时,也曾高喊“苏联万岁”,一如之前在日本军营时每日遥拜,诵读天皇敕谕。为何如此?我们不妨从日军诞生的历史来进行一次“解码”。近代日本军队的建立始于明治天皇。1872年,明治天皇颁布《征兵诏书》,称举国民众皆可入伍成为“皇军”。这一日军史上最大的变革,彻底打破了幕府时代武士的特权,所有军队统一归为天皇所有。这一变革带来的最大隐患是,只强调极度效忠天皇,而忽视了爱国热情。所以二战中,同期的其他国家部队多在为祖国而战,英美等国士兵还会喊出自由等价值取向的口号,而日军则只为天皇而战。这种看似极其牢靠的组织却暗含最大的危险——一旦天皇消失,他们要么剖腹追随主公而去,要么切换程序,精神易主。一旦认定了新的权威,他们就会继续盲目执行新首脑的指令,同样不问是非对错,同样忠诚赴死。这就是一般人都不可理解的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