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微型种植和口外弓加强两种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不同效果

2020-10-15 10:14沈阳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齿槽尖牙切牙

沈阳医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对比微型种植和口外弓加强两种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口腔科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共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为50例。微型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加强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加强组对比,微型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上中切牙凸距差、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明显更大,P<0.05,加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微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00%,微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对比,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更加满意。

牙齿畸形较为常见,属于一种口腔疾病,对患者的口腔功能、美观度均造成一定的影响[1]。现阶段,我国牙齿畸形者数量可达90%,但是许多患者因为无明显特征,所以没能及时纠正与治疗。对于牙齿畸形,常用的疗法包括两种,一种是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另一种是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据研究,口外弓加强支抗疗法正畸治疗的效果欠佳,容易给患者带来口腔不适感,容易对口腔软组织造成感染,易脱落,难以满足患者对口腔美观度的要求[2]。随着正畸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新型的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体积小,操作简单,位置选择灵活,手术创伤小,逐渐在口腔正畸治疗获得广泛的应用[3]。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旨在探讨与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加强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口腔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共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为50例。微型组男患者32例,女患者18例,年龄11~19岁,平均(15.23±1.55)岁。加强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20例,年龄11~19岁,平均(15.36±1.2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肿瘤、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微型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对患者口腔进行常规消毒,给予局部麻醉,标记种植位置,对患者进行检查后,确定患者无异常情况,则开始进行微型种植体植入手术。让患者佩戴矫正器,利用链状橡皮圈连接种植体,对种植体进行加力,次日对患者的牙根尖片部位进行X射线拍摄,观察种植体和牙根是否正常融合。术后给予患者服用甲硝唑抗感染。叮嘱患者每个月复诊,正畸治疗结束后取出种植体。

加强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技术。给予患者佩戴口外弓,每侧牵引力为300g,每天佩戴至少8h,次日对患者的牙根尖片部位进行X射线。叮嘱患者每月复诊,对口外弓进行加力调整,正畸治疗1~2年。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50,±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50,±s)

组别 磨牙移位(mm) 上中切牙倾角(°) 上中切牙凸距差(mm) 上齿槽座角(°) 下齿槽座角(°) 尖牙间宽度(mm)微型组 28.12±3.23 28.23±3.32 4.15±0.28 -1.83±0.69 1.29±0.11 1.82±0.53 images/BZ_145_178_520_2268_677.png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n=50,n)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测量值,测量治疗前后牙合模型,包括: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上中切牙凸距差、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种植体支抗周围软组织发炎、牙龈感染、口腔不适、软组织肿胀。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χ2检验,采用±s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接受正畸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知,微型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抹压唯一位移、上中切牙倾角、上中切牙凸出距离、上齿槽座角度、下齿槽座角度、尖牙间宽度都比加强组更大,也就是说,微型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牙齿因为矫正而导致的变化效果更好,能够更快、更显著的达成正畸的目的(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与加强组对比,微型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如上表数据显示,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种植体支抗周围软组织发炎、牙龈感染、口腔不适、软组织肿胀等情况,而通过对接受治疗的患者的随访能够发现,微型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种植体支抗周围软组织发炎的情况,综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而加强组患者出现了大量的不良反应情况,情况也多种多样,处理难度很大,综合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8.00%,也就是说,微型组的正畸治疗方式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对于患者更加友好(P<0.05)。

3.讨论

牙齿畸形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牙齿畸形患者,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口腔正畸治疗。传统的正畸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口外弓加强支抗,针对牙弓、牙齿、颅面骨支抗进行施压,进而矫正畸形牙齿[4]。然而,据研究[5],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的效果不佳,操作繁琐,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近年来,新型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发挥着明显的优势,其操作简单,创伤性低,舒适感明显。本研究显示,与加强组对比,微型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上中切牙凸距差、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明显更大,P<0.05。与加强组对比,微型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P<0.05。说明,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地提高正畸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大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分析其原因,微型种植体支抗体积小,改变了传统支抗的体积过大的缺点;同时,其植入简单,有利于降低对患者口腔所造成的损伤,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6]。在安全性方面,微型种植体支抗所引起的创面较小,大大地降低了感染的风险,因此有利于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对比了常见的两种口腔正畸方法,通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能够得到结论,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口外弓加强支抗技术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此外,综合操作难度、患者满意度来看,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要全面优于口外弓加强支抗技术。

猜你喜欢
齿槽尖牙切牙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阻断性拔除乳尖牙引导异位下颌恒尖牙向正常方向萌出1 例
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的优化分析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分析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上颌恒尖牙萌出障碍的研究进展
猫的对峙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