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周年节点:过去和未来相遇

2020-10-15 02:26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临安大楼外科

在此节点,过去一次次与未来相遇,碰撞出一种精神和力量,如日月悬挂高空,照亮每一个角落。

历史,与未来一样崭新;而当下,也许如过去一般古老。

对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临安一院”)而言,过去从未远去,未来也从不遥远。80年时间缓缓流淌,不断把未来融进过去,而眼下,在这个节点,过去一次次与未来相遇,碰撞出一种精神和力量,如日月悬挂高空,照亮每一个角落。

一代人的精神

王建江时常会在窗前注视着医院某个角落,这里的一切他都太熟悉了。然而有时他或许会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一些陌生,30年过去了,一切竟变化得如此之决然。

2019年,在这片局促的空间里,他领导的医院完成了138万人次的门急诊量和4.8万人的出院量。他清楚地知道,这组数字背后是医务人员的超负荷付出,他们每天都精疲力竭。

曾经的临安人民医院。

30年前呢?

上世纪90年代初,初出茅庐的王建江只身来到临安一院时,眼前的景象是简单、清晰的。当时医院体面的建筑是两幢楼,一幢为外科楼,一幢为内科楼。他选择了喜欢的外科。外科仅有两个科室,即骨科、脑外科组成的外一科和普外科、泌尿科、胸外科组成的外二科。外一、外二,大家就这么叫着。

两幢被岁月雕刻的斑驳的大楼现在还矗立在那里。最早的时候,小年轻们结婚没有婚房,医院就临时安排一个房间作为过渡用房,那时叫洗衣房楼,现已拆除。

后来,医院被确定为传染病定点医院,其中一幢就按三区两通道改为传染病大楼。

小年轻王建江决定师从临安外科“一把刀”王成龙,王成龙知道他有潜力,手把手教他。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徐光来、胡补菊、张景顺、金承荣、陆妙贤、郑凯等一批大家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让他受益无穷。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影响了一代代临安一院人,对王建江影响最大的不是技术,而是他们的精神。

“他们身上有一种医生最需要的精神,对患者负责、敬业。比如外科主任王成龙每天晚上都要来医院看一下病人,看过他就放心了。”王建江有时候会感叹,现在的年轻医生呢?他们身上增添了什么,又丢掉了什么?

王建江1999年赴上海长海医院学习腹腔镜,2001年又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外出进修学习对他的行医理念带来颠覆性改变。日后成为院长后,他极力鼓励医务人员出去进修,睁眼看世界。

王建江学成归来就开始在医院开展微创手术。而临安一院一个新的时代也缓缓拉开大幕。2005年,医院通过二甲评审,次年,医院新大楼建成,极具管理才能的外科医生崔健任医院院长,王建江任副院长。此后10年,崔健带领王建江等班子成员力推人事制度、运营管理等改革,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医院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2012年,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医技楼投入使用,同年医院成功晋升三级,新的发展机遇就此来临。此后,医院每一到两年就会开设一个病区,1000张床位已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于是,医院与临安市社会福利中心合作,开设城西院区,设置门诊科室、血透室、肾病科、内分泌科,缓解住院难题。

医院近30年的风云变幻,王建江是亲历者,尽管医院软硬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始终相信有些东西从未改变,也不能改变。

唯一不变的是变

王建江刚进院时,医院践行“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文化,学科发展追求“以外科为龙头,以内科为保障,以ICU为支持”的理念,“二三十年过去了,放到现在仍不过时。”

王建江并不是一个对过往念念不忘的人,相反,他深知当今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已成为他治下临安一院的发展主题。

为了应对变幻莫测的时代,开放、融合、借力、共赢成为每一个行业和机构的必然选择。

2019年10月,临安一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达成医疗联合体协议,双方将通过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作互动,逐步实现全方位、一体化、同质化管理,提高医院服务临安及周边区域医疗健康需求的能力。今年以来,医院已依托省人民医院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扶植省市级重点学科和八大院级重点学科,打造医院学科品牌。

1 20 世纪80年代的新生儿室。

2 如今的新生儿病房。

3 医院将依托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优势,打造医院学科品牌。

2019年底,临安一院迁建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医院布局“十四五”的重要一笔。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含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医技大楼和配套设施用房等,床位数为1500张,二期预留500张。项目按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进行建设,建设周期为3年,力争2022年投入使用。

也是在2019年,医院挂牌成为杭州医学院附属临安人民医院,这为内抓管理、外塑形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系列足以载入发展史册的重大变革,使临安一院在建院80周年的历史节点,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起点,为医院实现三级甲等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目标是5年以后上‘三甲’。”王建江语气中透露坚定与自信。实际上,5年前医院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就提出按照“三甲”标准建设学科的思路。目前已有数个学科达到三甲标准,但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是学科带头人和高级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基层医疗机构引入高层次人才困难重重,但临安一院并没有放弃努力。目前医院已向杭州医学院争取到了每年5~8个校编名额,力争未来几年引进20~3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学科带头人。这些人才将纳入学校编制,临床和教学两条路发展。

眼下,医院正在为高水平通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复评而努力,为顺应DRGs付费新政而推进综合改革,为打造临医新品牌而夯实学科、人才、质量等重点任务。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清晰可见。在建院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临安一院人回眸过去,面向未来,再次踏上征程。

猜你喜欢
临安大楼外科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未来已来8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
大楼
临安37吨电镀污泥倾倒者被查处
省电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