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复习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分析

2020-10-14 12:13邓军华
考试周刊 2020年54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摘 要:“思维导图”是由东尼·博赞提出的一种使用文字、数字、气味、颜色等建立的一种具有发散性、有序性和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利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引领学生复习,能让学生思维变得清晰,记忆变得深刻,而且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复习需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物理复习课是指在进行阶段知识学习后,对前阶段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汇总,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进而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从而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石。利用思维导图引领复习,能借助于一些有用的快速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意义构建,有利于提高物理复习效率。

一、 利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联系

在物理学科中有许多看似分散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经过阶段的学习后,引领学生深度挖掘这些概念与规律之间的联系和共性,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异同点及适用条件,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具有“梳理”和“压缩”的功能,利用关键词、图形和连线,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和压缩,可以剔除一些冗余杂乱的信息,将大量的知识点压缩在一张思维导图上,能让学生有“知识变薄”的感觉,有利于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上掌握知识块结构和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成为知识主动的构建者与探索者。在学习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四章《了解电路》和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后,利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复习。在课堂中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与回顾两个章节中的几个大的知识点,从而寻找到思维导图制作的主要分支:电荷、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原因;电流、电压和电阻构成了欧姆定律,其中涉及了“伏安法”测电阻的物理实验。在理清这些分支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向下发散,力求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涉及。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制作复习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二、 利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是学生进行物理复习的重要依据,也是每位学生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因为要做课堂笔记,往往会忽视教师所讲的知识和内容;而有些学生专注于教师的讲解,而忽略了课堂笔记,导致教师讲完,学生又忘光的现象出现,在复习时,由于缺乏课堂笔记的引导,使得学生在复习时出现盲目性。如何才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做笔记的效率呢?为此,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以图形、符号、箭头等简单的图文形式快速地将教师讲解的关键词记录下来,如果对于所讲内容存在疑惑,可以在该部分内容旁边做好标记,等下课后,再次回顾课堂教学内容,将所写关键词串联起来,并将相应的内容进行完善,这样能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印象变得更加深刻,而且复习效率也会更为高效。实践证明在考试复习时,学生利用平常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能够获得更多的线索和思路。

在学习沪科版八年级第六章第一节《力》一课时,在本节课教学中涉及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相互作用等知识内容。整个教学流程是在学生对力的初步认识基础上,引领学生观察和学习“力的三要素”,从而强化对力的理解和运用,并学会分析力的情况。这些知识对于刚接触力学的学生而言,涵盖面广、内容含量较大,且大都为抽象的知识,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学生既要听课,又要做笔记,对于大多学生而言都是难题。因此,在课堂上结合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课后复习效率。由于本节课的课题是“力”,所以,学生在做笔记时,可将“力”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那么,这节课老师讲了力的哪些方面呢?首先利用学生身边的一些物体和生活现象让学生感受力,并通过对这些情景共同点的归纳总结,发现其共同点是“物体-作用-物体”,所以该环节可以概括为“认识力”;从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总结“力的概念”,并通过力的大小比较,引出了“力的单位和符号”。那么当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受力后会发生什么改变呢?通过动手实验和讨论交流,得出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这一结论;既然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又有哪些呢?利用推门实验引出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这样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教师教学各个环节的重点与知识做笔记,这样能同时兼顾听课和做笔记的效率,而且学生在课后复习时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完善,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

三、 利用思维导图,理清解题思路

习题课是物理复习教学中的重要组成,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和进行知识迁移运用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和迁移,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内化。因此,习题课在复习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物理习题教学的效率普遍不高,往往是学生能听懂,但自己做题时却又不会,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学生对解题思维的掌握,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加难以有效的做到迁移运用。因此,针对习题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利用思维导图辅助习题教学,给学生展示习题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在学习沪科版八年级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内容后,以“密度的计算”为专题进行习题教学。在课前布置学生绘制《质量与密度》这章节知识点的思维导图,由于每个学生的切入点不同,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也会具有显著差异,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取长补短”。在课堂上,利用PPT中的超链接将章节中的知识点制作成思维导图,引领学生一一展开复习。在此基础上开展进行习题讲解和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 已知某空瓶的质量为300克,将瓶中灌满水后总质量为800克,如果将水换成某种液体,称的总重量为850克。求空瓶的容积V和液体的密度ρ液体。

这道题目涉及瓶子的质量和容积、液体的密度等知识,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后,感觉无从下笔,甚至有的学生认为缺少条件。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未能准确的根据题意理清解题思路,为此,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题目进行分析。

在思维导圖中,首先从已知条件入手,空瓶质量300克,空瓶加水的总质量为800克,所以水的质量应为500克,由于水的密度是已知的,所以根据体积求解公式,可以计算出水的体积大小,也就是瓶子的容积大小V。这也是解决这道题目的关键所在。有了V,也就知道了液体的容积,所以,根据质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就能算出液体的密度。这样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学生迅速地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和解题思路,即:空瓶容积、水的容积和液体容积是相等的,从而顺利的帮助学生进行求解。这样学生掌握了解题思路,就能在类似的题目中进行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习题错误

错题集是促进学生对概念规律再认知和寻找共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复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事实上,整理错题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巩固与再复习过程。然而很多学生忽略了错题集的作用,要么简单地将错题摘抄下来敷衍了事,要么根本没有做错题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某个知识点涉及的错题集中在一起,以便于学生通过分析寻找到错误根源,进行查漏补缺,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简简单单的一张图,就将一个知识点所涉及的多个错题汇集于一身,对于知识的复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学习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内容时,本单元主要讲解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等知识点。其中,“影像”是这部分的重难点,也是易错点。因此,引导学生是针对有关“影像”错题进行整理的思维导图,如图1,“影”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等知识,而在光的直线传播中,主要包含有“立竿见影”“形影不离”“手影游戏”“如影随形”“形单影只”等;针对光的反射,体现在“杯弓蛇影”和“湖水倒影”等;而“毕业合影”则属于光的折射。这类判断题目是学生考试时失分比较严重的地方,这些“影”常常让学生头疼不已。为此,利用思维导图将我们平时在课后作业和阶段考试中做错的题目整理成错题集,并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与错题有关的知识点,学生以后遇到类似题目时就能轻松地解决。

总而言之,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复习,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中,进行章节知识的梳理和巩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思维能力,有利于进行问题的解决和难题的突破,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应对后期复习备考以及进行可持续终身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蒋辉.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复习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19(5):29.

[2]段其珍.试论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2):33.

[3]陈光海.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实效[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51-52.

[4]林义礼.新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7).

作者简介:

邓军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