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兰
摘 要:本文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注重让学生从问题的角度,开展数学的学习。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具有集体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方面,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致使他们享受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消磨。针对以上状况,小学数学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的事情,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运用合作教学法,增强教学高效性
教师认为合作教学法的优势在于给与学生发表自身看法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为全面地分析和运用同一个知识点,提升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运用能力,增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图形的认识”这部分时,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创设相应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數学问题进行探究,提升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增强图形教学的高效性。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第一点,划分小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保证小组之间的实力均衡性,又保证小组内部成员学习水平以及性格的差异性。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三角形?有哪些图形是圆形?你们说出几个?第三点,巡场观察。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在保证小组讨论秩序的情况下,针对卡壳的小组进行启发性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陈积极地举手说:“我们组讨论的是生活中三角形的例子,并得出如下的结果,衣架是三角形;三角板是三角形;切开的西瓜有三角形结构;粽子中也有三角形结构。”小学数学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知识点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的知识消化、吸收和运用能力,增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二、使用故事教学法,提升教学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获得良好的故事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教学法,讲授此部分内容,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小角色,开展相应的闯关游戏,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入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境,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选择代表自己的小蝌蚪,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答题。随着学生正确答题数量的增多,代表学生的小蝌蚪的身体会逐渐长大,最终变成一只青蛙。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规定具体的游戏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通过运用这种具有趣味性的答题游戏活动,教师既通过学生说熟知的故事,拉近他们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计算规律,获得良好的故事教学效果。
三、巧用实践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和分析,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选择难以适度的内容,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圆柱体的体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让他们分析圆柱体的计算公式。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做出如下的提示,让学生开展生活化实践:你如何从长方体的角度,思考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试着将圆柱的上下圆,转换成长方形。值得注意是你们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土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在再次回到课堂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探究成果。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于的回答。他说:“我用刀子,制作一个圆柱形的土豆,并将这个土豆的上下圆进行切割,重新拼凑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判定由圆柱转化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上下长方形即为圆柱的面积,而圆柱体的体积为底面积与高的乘积!”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既打通学生新旧知识的连接,又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学生学习实际,深入研究教材,构建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之间的结合点,让学生真正地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辅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少玲.巧设数学作业 提升课堂效率——浅谈云平台教学下如何提高学生数学作业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7(17).
[2]卜俊.先学后教,让教学走在发展之前——例谈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