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尔荪阿依·艾皮祖力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生活资源、生活实践来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内化数学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发展,从而有效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好充足准备。本文将从创设生活情境,突破时空限制;设计生活问题,唤起认知记忆;组织生活实践,丰富活动体验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主要是围绕理论知识展开,且由于在数学课上的思考空间不足而使其养成了被动接受的不良习惯,逐渐影响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内化数学知识,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而且,由于割裂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小学生的认知也十分肤浅,经常出现高耗低效的不良问题。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来帮助小学生迁移已有认知,使其在实践操作、生活联想活动中去分析、建构数学知识,逐步优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欣赏意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突破时空限制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以理论知识为中心,教师比较在乎教学进度的完成情况,所以会过于重视教材内容,很少会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场景。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无法掌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便很难真正内化数学概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串联起来,让小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下思考、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效益。
就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人民币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小学生观察了各个人民币的外部结构特点,使其认真整理了识读人民币的有效方法,由此推进了生活化教学改革。在人民币实物的提示下,本班学生普遍回忆起了自己的购物经历,还主动分析了元角分的换算规律,认真展开了数学思考。如此,笔者就展现了元角分的金额单位及其换算特点,希望小学生能够在数学课上实现学习进步。通过生活情境,本班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真正取得了学习进步。
二、设计生活问题,唤起认知记忆
思考是学习的重心,而问题则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媒介,但是前提是要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保证问题的启发性与诱导性,确保小学生能够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设计生活问题,合理融入生活资源,让小学生在数学课上能够及时利用生活经验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不断优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
就如在“面积”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认真整理了生活中关于图形面积计算问题的有效材料,据此设计了生活问题。比如,围绕本校的植树计划,让本班学生思考绿化面积;通过学校的花坛形状,引导小学生分析面积概念,等等。通过生活化问题,本班学生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面积这一数学概念,而且能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去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准确认识面积单位。如此,本班学生也可直接實现有效学习,可以切实发展自己的数学学习潜能,保证自己在数学课上及时提升现有认知水平。
三、组织生活实践,丰富活动体验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便是倡导一线教师组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突破了以理论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切实转变了教学重点,便于小学生稳步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取得学习进步。由此,便可进一步实现生活化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数学教学效益。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迁移所学知识,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就如在“年、月、日”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生活化实践任务,即要求本班学生自主制作一份年历,标注各个月份的日期、天数与星期,在年历中标注重要的日期。这一实践活动本身就有极大的开放性,只要小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年、月、日”一课的重要知识,便可完成实践任务。而且,小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来优化年历的画面,使其积极迁移其他学科的学习成果,便于小学生形成综合性思维。因此,本班学生都积极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主动与其他同伴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如此,小学生就可以进一步内化“年、月、日”的重要内容。再者,在统计知识教学中,小学生会学习多种统计表、统计图,所以笔者也鼓励本班学生利用统计图表去解决现实问题。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生活化教学改革活动是为了促使小学生进一步内化数学知识,稳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与迁移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组织生活化教学活动,丰富数学教学活动,切实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实现教学相长,改善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益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如意.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1-122.
[2]侯春玲.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