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课堂展开训练,唤醒学生言语意识

2020-10-14 14:44李海月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李海月

摘 要: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强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温儒敏教授在探讨部编教材使用方法时,提出要避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语文知识体系化教学,要突出“随文学习”“随堂训练”理念,关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习得言语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由此,顺着课堂,抓住课文教学契机,从言语知识积累、训练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夯实语文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训练;言语素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5C-0079-02

语文教学,其核心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在课改实践中,很多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往往对语言知识、语法修辞等知识点进行体系化教学,这种教法,尽管有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但却忽视了语言习得需要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反复操练,很容易让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热情,消解言语表达积极性。“随文学习、随堂训练”,其特点是围绕课文教学,在课堂中融入语法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模仿、训练中习得语用能力。

一、抓住字词训练,从阅读中生成语感能力

语言文字是构成文本阅读的基本内容。语文阅读课堂,学习字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课文时,教师要通过对字词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文本意义,学习语言文字,把握言语表达形式。对生字、生词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本整体的理解,把握文本的主旨思想。同时,以阅读为途径,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理解文本的内涵,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通常学习语文,要遵循“言语——思想——言语”的认知规律,要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逐渐体会文本情感。随文学习、随堂训练,无需做更多的应试训练,而是要参照不同的文本特征,灵活、动态地拓展语用教学途径。

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有段描写:“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该句所描写的对象是水泥道,对该句的阅读,学生最初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分析该句,从言语修辞上讲,属于比喻句。但在课堂上,不需要过度强调比喻等修辞手法,我们要带领学生,从反复朗读中,让学生边读边想,对水泥道与地毯形成直觉感受;接着,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地毯”是什么?铺满水泥道的落叶,与地毯有何相似之处?整个句子是通过哪个词语构建起来的?

对课文语句的剖析,要避开单纯地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去思考问题,从问题中认识语言文字,理解该句的比喻手法。显然,该句所采用的修辞,比普通的语句描写更有趣味,也让学生能够从打比方中感知语言的妙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读课文,要抓词句,从阅读中带领学生推敲字词,从语言实践中挖掘文本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开发想象,将语言文字与生活联系起来,生成语感能力。

二、注重言語积累,指导学生洞悉言语智慧

学习语言,从感知到运用,言语积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平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关注学生的日常积累。语用训练,需要学生从大量的言语积累中,丰富言语感知,为语用能力的习得增添光彩。

积累语言是漫长的过程,也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从一开始就关注学生的言语积累,使其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将所学的言语知识转化为语用能力。

在《大自然的声音》学习中,对于文中描写声音的词汇,如“淙淙”“唧哩哩”“哗啦啦”“叮叮咚咚”“滴滴答答”等,在阅读时,教师要提示学生将其圈注出来。然后,结合学生平时的阅读与积累,让学生思考这些词汇还可以形容哪些事物?同时,在反复阅读这些词汇时,有哪些发现?原来,这些词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却表示了不同的声音。象声词的学习,让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趣,除了这些象声词外,同学们还能说出更多的象声词吗?如此一来,结合文本中的词句学习,拓展对其他典型的词句内容的学习,唤醒学生的言语积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多读、多背、多说、多写中,让言语积累更加丰富多彩。同样,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也要引领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味语言,达到背诵效果。

在读贺知章的《咏柳》时,很多学生不理解咏柳的意义,只是从诗句中感觉很通顺。“二月春风似剪刀”,写出了春回大地,春风吹醒了万物,柳树长出了新芽,犹如被“剪刀”所剪成的样子。在引领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中,让学生体味到诗的韵味与情感。

再如,对于《村居》,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显然,对春日儿童放学后嬉戏场景的描写展现了童趣的快乐,而很多学生却被诗中的“纸鸢”所吸引。尽管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学生看到了放纸鸢的快乐,但更多的是对时光匆匆的感慨,让学生珍惜时间,学习并快乐成长。

教师作为课堂引领者,要重视学生的积累性训练,要在课文教学中,有计划地向课外延伸。在大声朗读与深层思考中培养学生阅读诗词的画面感,体会诗意与情感。熟读成诵,读诵结合,让学生从平时的阅读中,积累字词句段,学习不同课文的不同的谋篇布局的写法,将丰富的言语修辞手法,内化到言语思维中,这样才能够构思行文,做到自然流淌。另外,针对课文阅读需要,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之相关的其他文本类型,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中,丰富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质量,积累更多的言语知识。

三、巧设练习任务,唤醒学生语用意识

理解是基础,积累是储备,运用是目的。言语能力的养成,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成。通常,在语文课堂中,学习言语知识,理解语用方法,并不是根本目的,最终还要归结于实践运用。叶圣陶提出:“阅读与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学习了知识,积累了方法,还要从运用中表达出来。

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导向”作用,要通过设置随堂训练,让学生将知识储备与表达实现衔接。理解、积累了语文知识,再通过专门的语用训练,来巩固和提升言语素养。因此,教师要树立语用意识,在课堂上,积极探索不同的语用训练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时,文中有很多象声词,学生也了解、认识、积累了一些象声词。在设置任务时,教师让学生写一段话,运用自己熟悉的象声词来表达生活中的各类声音。利用学过的知识,通过写话方式,将之进行运用,正契合“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的教育规律。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让学生将言语知识进行迁移运用。随堂训练,教师要积极创设读写情境,鼓励学生从读、写中发展语言综合能力。

在学习二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后,我们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接着,利用连续的一组动词,如“乘着风、纷纷出发、蹦着跳着、落、停”等,模仿课文进行写一写。在课文学习中,教师要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学写、仿写、扩写、改写,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人物言语、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变化。

另外,教师也要关注文本段落、篇章结构的衔接,指导学生提炼谋篇布局的方法,如“总分总”“并列式”等写法的运用,把握段落承接关系的转合,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受表达语文知识的乐趣。

四、结束语

随堂训练,要把握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要结合文本,拓展视野,把握训练的整体性、层次性,让学生从理解文本入手,增强语感与语用能力。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要贴近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在课堂上,多一些感性的积累,少一些语法的分析,既要关注学生全体,又要兼顾学生个体,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内化言语知识,提高言语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志云.基于语用观,调整词语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9,(34).

[2]李小红.随文练笔——指向语用的有效“落点”[J].当代教研论丛,2019,(2).

[3]张亚萍.关于小学生语言素养培养的要素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

[4]顧峰.从“语言”到“言语”——课前美文分享对小学生语言素养积累与提升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

[5]韩希粉.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语言素养[J].中国教师,2013,(18).

[6]邓仕荣.浅谈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有效训练途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5).

[7]张晓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

[8]陆睿英.紧扣教学文本,有效随文练笔[J].中国校外教育,2010,(1).

[9]任慧芳.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训练[J].甘肃教育,2017,(15).

[10]黄文霞.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J].教学与管理,2017,(1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