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

2020-10-14 21:34苏程程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游戏化幼儿

苏程程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孩子离开家庭生活的第一个正式教育场所,是幼儿一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幼儿园儿童此时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健康在幼儿成长中位于首要地位,因此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把游戏引入到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增加游戏化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符合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不管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锻炼。本文对如何在游戏化背景下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体育活动

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既可以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那么,如何让幼儿园体育活动充满趣味性,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合作、探索、成功的快乐是我们永恒的话题。本文对此话题展开研究,浅谈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1]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加趣味因素

幼儿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但新鲜感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无论做什么事,很容易失去兴趣,刚开始还很开心,不一会就没有了兴致。将趣味性的游戏引入到体育活动中,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还能持续地调动他们的注意力,使幼儿对体育活动保持长时间的新鲜感。[2]

例如,在传统的幼儿体育活动中,障碍跑是最常见的体育活动,单纯反复地练习障碍跑,有些幼儿们很容易失去兴趣,感到无聊。为此,教师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因素,把传统的障碍跑活动升级为“解救小熊”的游戏。在障碍跑的每个关卡都放一只被坏人劫持的小熊,幼儿们每经过一个障碍关卡就能解救一只小熊,注意关卡不要太多,10个以内即可。小熊得到解救以后,教师为了向献出爱心的幼儿表示感谢,可以奖励给他们神秘礼物盒子,里面放入各种各样的小礼物(切忌,不能惩罚解救小熊数目少的幼儿,会打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把单一的“模仿学习”变成了“有趣的探索学习”,把“被动地运动”变成了“主动的运动”,不但培养了幼儿乐于助人的习惯,最后的送礼物环节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二、强化幼儿的规则,增加规则因素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一切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之中无不存在规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想要活动顺利进行,就必须让幼儿遵守规则,只有这样,活动才能顺利开展。人类发展心理学的道德发展理论表明,幼儿阶段是幼儿萌生和建立规则意识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幼儿阶段,不能忽视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培养幼儿理解规则,引导幼儿参与制定规则,强化幼儿的规则性,让孩子成为规则的主人。

从小家长就告诉孩子,不能乱闯红绿灯,如果这些规则只是硬生生地传达给幼儿,幼儿是很难理解和遵守的。为了强化这一意识,教师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设置“不闯红绿灯”的游戏。游戏前,教师向幼儿们传授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如车辆在马路上一律靠右行驶,遇到红灯的时候应立即踩刹车停止行驶并稳住身子等。幼儿们理解这些以后,开始游戏,全班学生围环形马路站好,随教师的音乐模仿开小车,自觉靠右行驶。当听到“红灯绿灯,马上绿灯”的时候,幼儿们继续行驶;当听到“红灯绿灯,马上红灯”的时候,幼儿们马上做出刹车动作并控稳身体。游戏结束后,对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幼儿,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送上一朵小红花或者给予“交通小榜样”的称号。“不闯红绿灯”的游戏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理解程度,适当增加难度。

三、培养幼儿的团结,增加合作因素

从独立个体走向社会的重要形式,就是合作,也是幼儿时期的重要社交模式。但是,当今的居住条件限制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时间和空间,独立的单元房,剥夺了幼儿和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再者因为社会压力,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幼儿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玩耍,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又缺乏一定的竞争性。久而久之,幼儿们容易出现孤僻的社会性格。因此,教师在学校应注意加强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将带有合作性的游戏加入学校的体育活动中。

在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師可以组织幼儿玩“绑腿走路”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幼儿先选好自己的小伙伴,三人一组,要求三个人并列站成一排,在中间幼儿的两条腿分别和两边幼儿的腿绑在一起。三个小朋友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合作意识,能够共同协助对方,完成一致的步伐,才能保证大家一起向前。在游戏的开始,幼儿们可能没有掌握这一要领,总是不能正常向前移动。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不断地尝试中,合作伙伴之间逐渐领悟到游戏的技巧和要领,同时学会为他人着想,因为彼此共同的目标而改善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熟练地速度。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加,幼儿们逐渐会体验到合作后成功的喜悦。从不能正常走路到快速的走路之间,可能有些幼儿会放弃,这就需要教师在旁边加以鼓励。[3]

四、鼓励幼儿的创新,增加自主因素

研究表明,1岁到5岁阶段是幼儿动作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家长和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让幼儿尽可能多的参与有利于思维发展的动作游戏中,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获得大脑的发展。很多时候家长和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放开他们的手脚,开放他们的思维,凭借他们的想象力,或许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只需要把毽子、橡皮泥、跳绳、沙包、积木等体育器材摆出来,引导幼儿自由结组,根据他们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释放孩子的天性。45分钟以后,停止自由活动,教师组织每个幼儿分享自己在刚才的自由活动中所得到的快乐,并表扬表现好的幼儿,鼓励表现不太好的幼儿。这种分享活动,对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流能力都有所提升,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胆量,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将游戏引入到幼儿园体育活动中,除了强身健体,增强幼儿的体质外,还可以通过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制定规则,学会团结合作,学会自主创新,分享快乐,也学会了各种运动技能,使得幼儿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瑛.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7):133.

[2]刘静.幼儿”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20-21.

[3]黄小清.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好家长,2017,(37).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游戏化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