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志林
摘要:引导型课堂构建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文章以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引导型课堂的策略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构建引导型课堂,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构建;引导型课堂
引言
语文课程是高中教育基础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与思想品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引导型课堂的构建,激发学生学生探究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本文就高中语文引导型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进行分析。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构建引导型语文课堂时,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借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探索课本中描述的信息。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积累文化知识,以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1]。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同时也无法实现引导型教学的构建。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采用丰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引起学生自主探索欲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再别康桥》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写作背景、作者人生故事作为激发学生兴趣,自主学习欲望的载体。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徐志摩这个诗人?学生:听过。教师:那你们知道它的故事吗?学生:不知道。教师:徐志摩是一个现代诗人散文家,《再别康桥》写于他第三次欧游的回国期间。他在游玩后回国的时候,对康桥产生非常复杂的情感,不舍、难过,正是因为此写下了这篇诗歌,希望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康桥的情感。当教师表述写作背景后,学生纷纷表露出好奇的表情。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主动探究,结合诗歌内容,思考作者的写作情感,探究徐志摩对康桥到底是怎样的情感。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创建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建,激发学生知识探索,探究问题的意识。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问题,创建多元化问题情景,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创建问题情景时,立足学生需求,着眼学生个性发展,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提高问题教学的质量。语文课堂中,问题设计的素材有很多种,如教材内容,生活素材、学生学习经验的引入等等[2]。将不同元素整合在一起,提出各种形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就学习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思考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情感,以此展示问题情景教学方法应用的效果。
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思考,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探究为什么将废墟与菊花放在一起,想要借此表达什么情感?文章中有很多细节描述,如“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等等,细节描述的作用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通过教师问题情景的设计,让学生深入阅读文章,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文章的主旨,感受生命的伟大。
三、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具体的优势,可以将课本中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血神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投入的参与学习活动中,以此提升语文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紧扣教材内容,辅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3]。此外,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创建与教材内容相符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感受语文知识,积累学习经验,掌握知识技能。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荷塘月色情景,将课本描述的内容以动态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真观看,感受其中的美景。高中学生的想象意识薄弱,生活经验不足,阅读过程中无法在脑海中构思出具体形象的自然景色,不能真实的感受月色下荷塘的美好。多媒体视频的应用,将美好景色直接展示在课堂上,使学生感受到教材描述内容,与文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体会到自然景色带给人的愉悦情感。多媒体视频播放后,则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情感进行探讨,思考作者描述美丽景色的目的,是想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是想借用美好风景表达内心的情感。多媒体与教学的结合,丰富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提高课本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语文思维形成。
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营造合作讨论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部投入课堂学习中。合作学习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为学生能力展示提供平台,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并在讨论中弥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提高引导型课堂构建的效果。该方法在语文课堂上应用时,采用多元化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养成主动探究思考问题的习惯[4]。引导型课堂的构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意识,使学生真正的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了解文章情感,积累情感经验,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兴趣调动、问题情景、多媒体设备及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构建引导型课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形成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的意识。利用引导型课堂,培养学生自学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唐胜天.突破“三要素”实现新探索——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新探[J].学周刊,2020(17):133-134.
[2]罗丽云.改变学生阅读方式,提升学生阅读思辨能力——以整本书阅读为例[J].學周刊,2020(17):135-136.
[3]邱仲.基于学习任务的小说单元整体性教学设计——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5):48-50.
[4]蓝建立.扬长补短内外联动——高中生书法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