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风英
摘 要:语文学科是初中阶段重点学科之一,学好这门学科,必要的课前预习准备必不可少,尤其是比较晦涩难懂的古诗词、散文等知识内容的课前预习,将对课堂学习效率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预习教学;心得体会
前 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越来越被重视,所以,在初中语文科目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加强自主预习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从而为其获得优异成绩提供动力支持。
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关预习教学的内容为研究对象,探讨目前初中语文预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关于如何做好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技巧和体会,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一、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现状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都会在课上要求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对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理解、吸收和消化。但是,能够真正的将预习活动落实下去,主动对课前知识进行学习的学生,实际上非常少。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太多;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抱有轻视心理,认为课下学习语文是一种浪费时间,他们更愿意将时间花费在数学、英语等学科上。此外,很多教师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全部集中在当前课堂的知识教学当中,很少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或技巧,去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意识和习惯。即大多数语文老师对语文预习的教学内容并不重视。
二、初中语文预习教学心得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技巧的融入语文预习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助益良多。不仅如此,对其未来成长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有很大帮助。首先,预习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从而愿意花精力去认真研究语文、学习语文;其次,预习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调动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语文能力;最后,预习教学不能随意开展,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不能强制性的扼杀学生的兴趣心,而是真正的引导其爱上语文、喜欢语文。
三、初中语文预习教学技巧
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技巧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教师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预习教学,而应该在变化中求解,找到最适合初中生每个学年段的学习特点,然后做到有的放矢。
(一)开设预习课堂 培养预习能力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初中语文预习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采取“预习课堂开设”的方式,专门用一堂课来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从而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当然,预习课堂并不等同于自学课堂,教师还是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预习行为加以引导,只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的角色有所互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中关于“消息二则”的教学,老师就可以开设预习课堂,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抛出问题“通过阅读二则消息,给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两则消息要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从而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可以展开相互讨论来完成自主学习。待学生们对文章的内容和意义有所领悟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和阐述,以此来完成通篇教学。
(二)寻求家校合作 量化预习任务
对于初中生来说,想要将语文预习教学的效果更扎实的落实下去,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加强与家庭家长之间的合作,在量化语文预习目标的同时,更要让家长成为监督者、陪伴者,与学生一同在家庭当中完成对语文知识的预习任务。语文都是关于文字的知识,对于这一科目的学习,其实并不是只有学生需要,作为步入社会的家长们也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如此才能不断的提升自我。因此,语文教师要尽量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并科学的安排预习目标,然后要求家长监督陪同,和学生一起完成任务。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一篇,就十分适合在家庭当中进行预习,可以要求学生通读全篇,并完成课后的思考探究,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母亲一起讨论,说一说母亲的优点和品质,你从母亲的身上都学到了哪些,作者的母亲有哪些优秀品质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将具体的预习任务交给家长和学生一同完成,有助于学生的预习主动性的提高。
(三)拓展课外内容 找准学生兴趣
预习教学最重要的是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学习语文知识为乐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感到压力。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愿意去研究和克服,并且以研究明白一道题目而深感幸福。所以,教师在预习教学中可以有效结合一些课外趣闻趣事,从而让学生从另外一种角度来完成课下预习内容。如在学习《唐诗五首》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一些关于李白、白居易、崔颢等诗人的趣闻故事,并要求学生在下节課分享给同学。通过这种预习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前完成对作者的熟悉与了解,从而增强其课上的诗文教学的理解与消化能力。
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预习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尽量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将自己应知应会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更佳的内化效果。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预习方案或给予正确指导,从而让每位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开展与方法探寻[J].马伟宏.学周刊.2019.12.27
[2]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技巧与心得阐释[J].冯琳.课程教育研究.2019.08.23
[3]浅析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策略[J].冷军.学周刊.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