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是个问题,问题不是吃饭,不是吃饭问题……”主角“陈奂生”一开场就用一段喃喃自语抓住观众的注意力。9月17-18日,“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参演剧目《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如何用“接地气”的喜剧完成重大主题创作?如何在现实题材书写中,体现民生关切、时代观照与人文关怀?观演后的创作经验交流会上,上海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在当下戏剧创作中有相当独特的启示意义和可贵的借鉴价值。
当滑稽戏遇上厚重现实题材
“陈奂生”这一形象最初诞生自著名作家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此次由江苏常州市滑稽剧团排创的《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是对原小说的继承和创新。该剧从晚年陈奂生切入,讲述“漏斗户”陈奂生和他的三个子女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围绕土地、粮食、吃饭问题发生的令人捧腹又心酸的故事,剧情的讽刺与冲突悲喜交融,令人笑中含泪。
观众或许很难想象,如今获奖颇丰的这部剧也曾面临诸多困难,创排之初院团经费捉襟见肘,在所有人的付出与努力之下,该剧已经在舞台上演出超过七十多场,还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重大奖项。团长张怡说:“我们剧团一直讲究‘说唱并重,悲喜交融,以轻松的题材为主。这次选择厚重的现实题材,很有挑战性。很多人跟我们说,看这部剧,笑着笑着就哭了。”
“小剧团、小剧种,大题材、大勇气。”文艺评论家方家骏认为,陈奂生作为典型的中国农民,不断在和他所经历的时代发生冲撞,“所有成功的文学作品、戏剧作品,不能违背的一个规律就是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去切入去展现它背后宏大的历史感。《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让我们不要忘记基本的戏剧创作的规律。”
“滑稽”是个问题
看完江苏常州市滑稽剧团《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上海滑稽剧团团长凌梅芳深有感慨,她说:“要敢于去啃硬骨头。《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对我们创作有很大启发,选题思路更活跃,题材更宽泛。你不尝试,很多成功的机会就流失了。”
滑稽戏都用方言演出,但《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改为使用常州口音普通话,也突破了滑稽戏的方言传统。巡演时,各地观众因为没有语言障碍,接受起来更容易。但上海市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认为这一点还是值得商榷。她说:“普通话的滑稽戏我总觉得在语言上味道上不够,我不知道你们在当地怎么演法。如果用方言的话,可以打字幕,用字幕照样看得懂,不失原来的本色,而且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在方言之中。”
上海市評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说:“现在剧中的服化设计给人的感觉不太搭,不知道这些和南方文化有什么关系。如果一个戏和一个地方的文化脱开,这部戏嚼头就差了。常州有很多地方可以挖掘,这些地方没有挖掘出来我觉得很遗憾。”他建议,作为常州题材,可以更多一些常州的符号来凸显出常州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