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变部位的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研究

2020-10-14 11:36李宝贤王勤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肠道菌群范围溃疡性结肠炎

李宝贤 王勤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病变部位的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抗菌治疗的效果研究,为临床进一步深入认识以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方向以及理论依据。方法:以35位已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为实验对象,采集患者的粘膜标本,后检测肠道菌群。结果:经过实验发现,患者的肠道菌群会随着患者病变范围的不断扩大而使得有害菌属不断增加,但不同部位溃疡性患者的粘膜菌群组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肠道菌群会随着患者病变范围的扩大而改变,且有害菌属会随之不断增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粘膜菌群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特点,呈全结肠分布而不是仅局限在病变部位。

【关键词】:范围;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左半粘膜

【中图分类号】R5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饮食风格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其中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人们出现了腹痛,腹泻以及粘液脓血便的症状,多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研究发现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肠道菌群发生的作用,患者由于肠道菌群发生了紊乱而破坏了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1,2】。在正常的健康状况下,肠道菌群共同作用,对维持体内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很大作用【3】。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经相关领域学者深入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肠道菌群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肠道菌群是一个繁杂而且巨大的群体,在所有的菌群中只有小部分的细菌才能被检测或者是培养出来,可见其复杂性【4】。由于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特点会导致培养的误差以及不确定性,这些复杂的原因给人们在肠道菌群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检测细菌的方法,即16srDNA扩增子测序,可以有效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分布和组成进行研究【5】。

虽然已经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对比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的不同,但是却没有对比分析不同病变范围的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基于此,选取35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应用16srDNA扩增子测序方法对患者的粪便以及粘膜菌群进行检测,之后展开对比分析。本次研究对于临床诊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很大意义。

2 方法

2.1 研究對象

该实验以35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病变范围将其分为直肠型,左半结肠型以及广泛结肠型。其中,直肠型有7位,左半结肠性型有9位,广泛结肠型有19位。在进行实验之前,已经征得了患者以及家属的同意,并且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2.2 标本采集及保存

患者在进行肠镜检查的时候,需要分别留取一块左半粘膜以及一块右半粘膜。其中,直肠型以及左半结肠性的患者的左半粘膜属病变粘膜,但是广泛结肠型患者左半以及右半粘膜都属于病变粘膜,在留取了粘膜标本之后,用甲醛将其固定,在24h内将其置于-20℃的冰箱中。

2.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22.0展开对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应用Tukey-Kramer法比较各个组之间的差异,如果P值小于0.05,就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通过对比各个不同部位溃疡性患者的左半粘膜菌群,发现直肠型患者的三种菌群相比左半结肠型患者都是增多的,分别为链球菌群、乳球菌群以及芽孢杆菌科菌群;后对比直肠型患者以广泛结肠型患者的左半粘膜菌群,发现直肠型患者的拟杆菌属减少,但是乳球菌属、芽孢杆菌科菌群、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等都是增多的;对比左半结肠型及广泛结肠型患者的左半粘膜菌群,发现左半结肠型与广泛结肠型相比,其拟杆菌属明显减少。因此,可发现不同部位的溃疡型患者的粘膜菌群组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及表1)。

4 结论与讨论

有研究发现不同病变范围溃疡性患者的肠道菌群的变化是不同的,直肠型相比左半结肠型患者的毛螺旋菌属增加,相比广泛结肠型患者的厚壁菌门菌属增加,但是其小杆菌属减少【6】。通过本研究,可发现患者的肠道菌群会随着患者病变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发生改变,其有害菌属会随之不断增加。通过对比分析患者的粘膜菌群,发现随着范围的不断扩大,患者的拟杆菌属会不断增多,且发现不同病变范围患者的粘膜菌群会具有呈全结肠分布改变的规律。通过分析对比患者的肠道菌群,可以进一步认识其发病的机制以及作用规律,为临床中溃疡性患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但是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少,所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偏倚,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的扩大样本量继续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葛巍,刘端勇,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分型论治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7):2964-2966.

[2] 徐岩岩,何安琪,杨立胜,等.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发病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8,33(10):893-895.

[3] 李云,戴岳,夏玉凤.溃疡性结肠炎内源性代谢物和肠道菌群变化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7(9):907-913.

[4] 徐航宇,王彦礼,王敦方,等.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药学学报,2017,52(11):1673-1682.

[5] 李静,陈卫刚.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4):4189-4192.

[6] 王深皓,钟文婷,鲁晓岚,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相关菌群与临床表现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18,38(11):774-779.

猜你喜欢
肠道菌群范围溃疡性结肠炎
高铅血症儿童肠道菌群构成变化研究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翻译条件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人唾液中7种短链脂肪酸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大鼠肠道菌群对芍药苷体外代谢转化的研究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