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时林
在当代中国教育史上,江西曾创办一所新型大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它与江西国营综合垦殖场一起,并称为江西农业战线上的“两块王牌”。
20世纪50年代,在国营综合垦殖场的创建与发展中,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掌握技术有困难的现实状况,江西有些地方自发办起技术学校以培训农民,对促进当地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8年5月,从中央下放到江西任省农业垦殖厅厅长(同年6月当选为副省长)的汪东兴,在北京参加全国农垦工作会议期间,向毛泽东汇报江西全省各地办垦殖场、有的垦殖场还办了技术学校的情况。听到垦殖场办技术学校,毛泽东很感兴趣地说:“这个办法好。三十几年前我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搞农民运动调查,许多许多的农民不识字,要说的说不清,想写的写不出,不学点文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困难,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汪东兴回到江西后,向邵式平转达了毛泽东的意见,并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邵式平听后十分高兴,当即表示支持,说:“你这个想法很好,应该考虑。我们在苏联留学的人就曾上过苏联的东方劳动大学。学生边念书边劳动,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养育学校。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这对发展我们江西的经济有好处!”
然而,在创办劳动大学的问题上,省领导之间存在分歧,有人支持,有人不赞成。为了谨慎起见,省委、省人委征求了垦殖场的意见。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创办劳动大学的设想得到全省垦殖场的广泛支持,这极大增强了省委、省人委创办劳动大学的信心与决心。于是,创办劳动大学很快成为省委、省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
1958年6月9日,省委、省人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并采纳邵式平、刘俊秀、汪东兴的倡议,作出《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特决定以原江西省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同日公布的《江西省劳动大学招生简章》规定:学校“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又红又专的方针”。6月16日,江西省劳动大学定名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此后,全省各地以“抗大”为榜样,以垦殖场为基础,积极筹备办校,形成了“哪里有垦殖场,哪里就有江西共大分校”的办学格局。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1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设在南昌的共產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和井冈山、庐山、大茅山、九连山、云山、德胜关、西山、军山、黄岗山、鄣公山、武功山、青龙山、红星、永修蚕桑、赛城湖、油山、琳池、东固山、金坪、蒙山、大源、五府山、武夷山、桂竹帽、武山、五指峰、荣山、红光、太阳、长岭30所分校同时举行开学典礼。由此,一所以“半工半读”为特征的新型大学在江西诞生。
共大入学门槛低,不收学杂费,毕业发学历文凭并分配工作,受到省内外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当时有一首顺口溜:“共大好比一枝花,花开迎向工农家,工农子弟上大学,学好本领建国家。”他们纷纷报考共大,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开学当年,共大总校、分校报到学员突破1万人,不仅有省内各地青年,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广东、广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工农及其子女比例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2.7%。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新鲜事物,共大迅速发展壮大。至1959年年底,不到一年半时间,共大除总校外,分校发展到88所,学员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共5.5万余人。它以办学方针之新、创办时间之短、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大,一时产生重大影响。共大显著的办学成就,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赏。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周恩来在听取江西省委领导汇报共大创办的情况后,欣然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题写校名。
朱德十分关心共大的成长。他多次来江西视察共大总校和井冈山、大茅山、云山等分校,并题词:“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半工半读、又红又专的方针,发扬勤俭建国、勤俭办校、勤俭办垦殖场的精神,开发山区,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他还特地给共大井冈山分校校刊题写了“井冈熔炉”的刊头。
1961年7月20日左右,毛泽东到达庐山,恰逢共大建校3周年。他了解到共大的发展情况后感慨万千,兴奋地说:“办得真够大,够气魄,办得好啊!看来,我三十年前想办的事,终于在你们江西实现了。办教育这是一个事业,一件大事。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文化,不讲科学,不培养人才是不行的。”7月30日,毛泽东亲笔给共大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赞扬信。信中说:“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毛泽东的信发表后,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共大闻名遐迩,举世瞩目。
1963年,共大被列为对外开放单位,成为当时人们竞相前往考察学习的一方热土。许多国际友人慕名前来参观访问,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写了一篇关于共大的长篇通讯,发表在美国《纽约时报》上。据1968年至1980年的不完全统计,共大先后接待8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567批7496人次,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考察人员2691批55424人次。
随着形势的发展,共大经历多次调整。1962年,省委、省人委对共大进行大幅度调整,压缩办学规模,缩短学制。分校从112所调整到46所,在校学生由4.6万余人减少到1.4万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共大受到极大干扰和严重冲击,并于1969年与江西农学院合并。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共大总校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1980年5月,省委、省政府对共大办学体制进行重大调整,将总校改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解除与分校的业务领导关系。同年11月20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标志着学校的发展由半工半读进入全日制办学体制,学校翻开了新的一页。1981年后,各地共大分校先后与其他学校合并或者停办撤销,仅有共大鄣公山分校办学坚持到21世纪。2005年5月,该校搬出山区,与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卫生学校合并,成为一所职业学校。
共大的创办,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篇章之一,对中国教育产生很大影响。1964年,国务院研究的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就是以共大为样板在全国进行试点,并对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产生重要影响。共大作为改革中国农村教育结构和发展农村教育方面的一项突破性成果,载入中国教育史册。
共大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存在了22年,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22万余名各类人才,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辉煌。它的办学经历,为后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农村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