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新
摘 要:学生自身、教师、课程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出现认知偏差,影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和健康成长。新课标倡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提出了崭新的课程理念,提供了创新的课程实施方式。优化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可以通过正面引导的议题、案例情境的功能优化、辨析式学习路径的选择、实践参与中的真实感悟等路径,有效化解和预防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认知偏差。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活动型课程;认知偏差及其预防
所谓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是个人知觉具有选择性的特征所致。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习中,学生往往因自身、教师、课程和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而导致认知偏差,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课教学中,学生收集展示大量的建设成就的素材后,由于缺乏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造成盲目自信而误判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科学把握新时代的内涵。又如,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一课中,学生探究党在不同时期的廉政建设时,搜集反腐倡廉的材料,列举了一些典型的腐败案例,以偏概全形成了对党员干部群体的错误认知,影响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贯彻新课标所倡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新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学生认知的引导及其偏差的预防,具要重要作用。
一、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学生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中阶段,学生的“三观”尚不健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不能形成必要的鉴别能力,对很多社会现象的认识是肤浅、甚至片面的;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特别关注新生事物和社会热点。处于这一矛盾统一体中的中学生缺乏独立理性的价值观念和判断,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在前面的两个例子中,都存在学生片面看待事物的缺陷,不能全面分析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又如在涉及华为等国家利益问题上,青年学生关注的热情很高,但在表达爱国情怀时往往会产生过激的言论和行为,也是这个道理。
2.教师层面的原因
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在升学压力下的学科教师,易出现育人观的错位,很多时候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关注。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肤浅、学习方式上的死记硬背,以及心理上的逆反和情感上的抵触等,往往与教师过于简单的“说教灌输”教学有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注重正面引導,过多使用负面材料创设情境;在教学实践中受到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限制,不能对学生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加以引导,也会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偏差。另外,个别师德不良的教师将自己的怨气发泄到课堂上,大谈社会阴暗面,更是直接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造成误导。
3.课程方面的原因
一直以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但缺乏如现在所提倡的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有效的中观目标,导致师生在微观的教学中,更多停留在关注具体的知识点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易采用简单的灌输式。这导致课程在教学实施上,因为情境和问题的偏差,无法真实反映出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在教学评价上,往往关注知识的掌握和考试成绩,忽视运用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行为表现。无论是平时的学习和最终的评价,都未能很好地让核心素养得以真实外显,致使学生出现消极认同。这是一种不情愿或不自觉的顺从,往往是虚情假意的,是一种隐性的认知偏差。
4.社会环境的原因
社会转型时期,学生的成长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各种观念相互碰撞,选择的空间不断扩展,自媒体的发展使信息泛滥、真假难辨,生活条件的优越和过度庇护使学生对挫折与困难理解不足。这也是导致学生认知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如曾引发网友质疑的儿歌《方舱医院真神奇》,其导向确实值得商榷,将承载几万人生的机会的地方,在歌曲中化身为“练舞技、扬歌声”的地方,主旋律轻松欢快,忽视了新冠肺炎疫情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恐惧的事实,忽视了病人们的真实关切是做操促进体质增强能早日治愈离开方舱医院。此类社会环境中的群体或部分认知偏差,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出现偏差、选择失当。
种种因素导致的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学生的认知偏差,不利于学生形成对社会的科学认知和评价,影响对党和政府及社会主义道路等的政治认同,影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学生认知偏差的预防
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内容采取活动设计的方式呈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密切联系社会实践,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可以有效预防学生的认知偏差。
1.正面引导设议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议题的选择和确定至关重要。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具有开放性、引领性,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序列化的问题逐级展开。在议题到问题的转化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引领性,那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失去根基。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一课中,反腐倡廉的探究不可避免要涉及腐败、权力滥用等问题,但现实中更多的是正面例子。教师应该以正面例子为主,即使要用到反面例子,也要注重分析这些事件的原因和危害。如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为议题,引导学生探寻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也可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权力监督”为议题组织讨论和辨析,既为学生思考提供方向,也易于防止学生认知偏差的出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学生认知发展的把门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四个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坚定立场,设置有利于正面引导的议题,真正做到“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