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欣 白卫东 周遗品 肖文清 林慷祺
摘 要 农业人才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农业院校培养的研究生正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后备人才。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农业院校中研究生就业去向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近三年的研究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思考研究生就业工作的现状,提出研究生就业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期并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就业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院校;研究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3.080
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提到:“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1]。农业院校培养的研究生,正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后备人才和中坚力量。同时,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工作属于高校的民生工程,而就业质量也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培养“一懂两爱”的高素质农业人才,是新时代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从目前农业高等教育体系中涉农人才培养与涉农大学生就业方向的现状来看,农业院校作为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主体,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涉农业人才“造血池”的作用[2],因此农业院校中研究生就业去向值得思考。基于此,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近三年的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思考研究生就业工作的现状,提出研究生就业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期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所助益。
1 近三年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基本情况
1.1 毕业生人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年毕业全日制研究生104人,2018年毕业全日制研究生88人,2019年毕业全日制研究生114人。为了和广东省教育厅就业统计工作要求一致,这里毕业研究生是指每年6月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人数。
1.2 初次就业率
初次就业率是以每年广东省教育厅截止到8月31日统计的就业率为准,2017年就业率95.19%,2018年就业率96.59%,2019年就业率为97.37%,每年均高于当年广东省研究生平均就业率,并且就业率实现连续三年提高,如图1所示。
1.3 涵盖就业学科或领域
就业学科涵盖9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学位领域,分别是林学、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畜牧学、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兽医、艺术、风景园林、工程。
2 近三年全日制毕业生就业流向
2.1 按就业单位类型划分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就业统计工作单位类型划分,将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为升学读博、国家机关、科研设计单位、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共5种类型进行分析。2017年6月全日制毕业研究生104人,其中升学读博2人、国家机关5人、科研设计单位14人、事业单位10人,其余73人去企业;2018年6月毕业研究生88人,其中升学读博6人、国家机关4人、科研设计单位13人、事业单位4人,其余61人去企业;2019年6月毕业研究生114人,其中升学读博7人、国家机关11人、科研设计单位14人、事业单位9人,其余73人去企业。大部分研究生去企业工作,升学读博和去国家机关工作的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多(如图2所示)。
2.2 按就业单位所属行业划分
根据就业单位所属行业,分为涉农单位和非涉农单位。近三年研究生就业涉农单位人数和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数据显示,毕业研究生到涉农单位就业的比率逐年上升,2019年增长比例相较2018年有所提高。并且,近三年到国家机关就业的18人中,有7人是到农业农村局类似的涉农机关,表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不断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一线工作中。
3 目前研究生就业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引导研究生投身于乡村振兴
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带领研究生学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学习关于“三农”的时事政策,注重提升研究生政治素养,增强专业自豪感,引导研究生发现农业领域的机遇和优势,培養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毕业后投身于农业农村建设中。例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年毕业研究生龙凤在家乡带领村民创建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带领村民创业致富;2018年毕业研究生杨伟恒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并且,毕业研究生到涉农单位就业的比率逐年上升,均表明研究生比较愿意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也侧面表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作用。
3.2 建设研究生就业网络信息平台,组织研究生参加招聘会
为了及时、有效、便捷地进行就业信息交流,建立研究生就业二级网络微信群,各毕业班级的就业负责人加入校级研究生就业交流群,并且各毕业班级就业负责人再组织建立班级就业交流群,研究生就业信息由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秘书及研究生干部收集,及时发布到微信群。在“仲恺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中推送有关就业政策及就业流程,强调就业过程中的重点部分和环节,实现二级网络微信群与微信公众号的有效互,扩展就业信息收集与发布渠道。此外,除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在校内举行的招聘会外,组织研究生参加校外研究生招聘会,如组织研究生到顺德参与顺德研究生就业交流会。
3.3 研究生工作部、学院和导师三方联动,服务研究生就业
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涉及学校工作的多个方面,研究生工作部在就业工作中做好统筹工作,帮助研究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流程等;各学院结合本专业历年研究生就业情况,帮助研究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提供专业一般就业去向,帮助研究生制定就业方案;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接触较为密切,对学生的情况也相对熟悉,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融入就业内容指导,并能够很好地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研究生工作部、培养单位和导师三方联动使得研究生就业工作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