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野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2020-10-14 20:44胡伟立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廉洁文化廉洁教育

摘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丰富和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有力举措和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开展廉洁教育还存在大学生对廉洁文化价值认同“缺失”、廉洁文化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缺场”、廉洁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衔接中“缺位”等问题。现实困境要求高校必须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知”“情”“行”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廉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渗透的新路径,使高校大学生逐步树立 “崇洁敬廉”意识,培养“持正守廉”情感,倡导“躬行践廉”行为。

关键词:廉洁教育;高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廉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20)03-0104-04

Abstract: Carrying out prob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 powerful measure and internal require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and enriching and perfec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b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abs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 recognition of integrity culture, the “absence” of integrity culture in the curriculu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absence”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tegrity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alistic dilemmas requires us to innovate 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knowledge”, “emotion” and “action”, actively explore a new path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integrity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that college students gradually establish the consciousness of “respecting probity”, cultivate the emotion of “keeping probity”, and advocate the behavior of “practicing probity”.

Keywords:probity education;college mo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obity culture;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指高校用反腐倡廉的理论和实践,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和廉洁技能,增强拒腐防变的理念和能力,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职业观念的社会实践活动。”[1]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丰富和完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创新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举措和必然要求。自200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以来,高校推进廉洁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回首十余年的推进历程不难发现,大学生廉洁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亦面临“廉”道价值認同缺失、课程设置缺场、教育衔接缺位等诸多困境,间接影响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应置于德育视阈下并行建构,创新教育模式,消解教育困境,密切融合联动,丰富实践载体,探索落实廉洁教育的精准路径,逐步形成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视野。

1 廉洁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融合的意义

1.1 廉洁教育有助于填补传统德育缺失的空白,丰富德育思想内涵

高校传统德育一般注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公民责任、道德规范的教育引导,而对廉洁人格的塑造重视不够。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廉洁文化教育的引入与实施,能有效填补传统德育缺失的空白,使大学生在坚守“廉”道的基础上约束自己的言行、奋发进取、服务社会,塑造“廉以养德、洁以修身”的健康人格,逐步树立崇洁敬廉的意识,培养持正守廉的情感,养成躬行践廉的行为,从而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回归素质教育的本真要求。唯有如此,当代大学生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巩固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社会基础,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廉洁防线,降低未来社会治理成本,保证党和国家事业的永续发展。

1.2 廉洁教育有助于培育廉洁认知理念,提升德育文化境界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身心发展和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思想观念趋于成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情感尚不稳定,政治鉴别力欠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强力反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丰硕成果,成效卓著。但与此同时,老百姓身边的“蝇贪”“微腐败”仍屡禁不绝,“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反腐越反越多”等错误言论造成大学生思想困惑。此刻,大学生迫切需要主流价值观念的引领。廉洁文化所蕴含的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修德律己的道德品质,都是现代文明社会倡导公民必备的素质要求。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适时开展廉洁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厘清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培育廉洁认知理念,引领与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德育文化境界。

1.3 廉洁教育有助于完善德育内化机制,凸显德育整体实效

廉洁教育是一个不断洗礼灵魂、升华思想、提升境界的过程,注重“春风化雨”式的循循善诱。廉洁教育的水平与成效,直接影响和辐射德育的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廉洁教育的成效依赖于教育受众的接受、内化程度,而大学生思想内化又主要取决于其对廉洁教育的认知、理解和接受程度。“通过廉洁教育,培养大学生崇尚廉洁的积极心态,在教育中达成理解,在理解中达成共识,在共识中达成悦纳”[2]。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公德、法制诚信、廉洁自律教育,能增强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进一步扩大高校德育的整体效应,真正发挥德育在高校全面育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 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困境

2.1 大学生对廉洁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

当前,受西方多元文化和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染,部分大学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对廉洁伦理文化认知程度不高,在思想源头上对“廉”道缺乏价值认同。主要表现为:第一,廉洁文化知识缺乏。廉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之一。从文化构成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廉洁文化是传统孝文化和廉政文化的融合交集。调查研究显示,高校大学生对网络小说、娱乐资讯等快餐文化青睐有加,而对国学案例、人文历史经典著作的阅读兴趣不高,对于“廉”的具体内涵与外延不甚了解,廉洁文化知识严重匮乏。第二,廉洁文化意识淡薄。廉洁伦理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是清正廉明、修身自律、孝爱万物、廉洁奉公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的大学生“廉”道意识淡薄,大学校园里学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干部贿选、背信违约、透支消费等现象仍屡见不鲜。第三,廉洁文化情感冷漠。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委托某高校课题组对省内20所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学生给老师送礼、请吃饭”这一现象可以接受,10%的人认为很正常,接近20%的被调查者对高校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表示无所谓 ”[3]。相当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不以为然,认为廉政文化所包含的廉洁自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崇俭戒奢等可贵精神已经过时,甚至认为腐败顽疾“存在即为合理”,对于在校大学生开展廉政教育是小题大做,是“大人得病、小孩吃药”。

2.2 廉洁文化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缺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引导青年认识国情、遵纪守法、磨砺意志、热心公益、勤俭自律,这对于大学生未来成功就业、立足社会、建功立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尚未将廉洁文化相关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缺乏专门的廉洁教育教材,多数授课教师也未接受系统培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虽然包含了一些廉洁文化的内容,但多半是零星琐碎的,廉洁教育仍游离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之外。加之现有的廉洁教育资源挖掘不够充分、教学课时难以保证等原因,廉洁教育活动的开展还停留在表面化、临时性的层面,没有做到广覆盖、全渗透,实现廉洁教育的课程化、常态化、规范化。廉洁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中的“缺场”,致使廉洁文化教育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效整合,思政课教师无法全面系统地传播廉洁文化思想,进而弱化了廉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2.3 廉洁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的“缺位”

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生价值观塑形和道德养成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廉洁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存在“缺位”现象。高校所开设的“反腐倡廉”讲座大多是一种应景式的理论讲授,而与廉洁文化“理论维度”相对应的“实践维度”则涉及不多。理论教化如果不能置身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社会境遇进行实践考量,就会显得单一枯燥,课上讲解与课下实践不同步致使廉洁教育的效果隐形弱化,大学生难以体验到廉洁文化的魅力,进而对廉洁教育产生质疑、厌烦心理,导致知行不统一。此外,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实习等廉洁文化协同教育场域尚未得到精准对接,使得廉洁文化的灵魂底蕴失去了实践平台和现实生活的有力支撑,弱化了大学生对廉洁文化的理解认同,致使高校德育的整体效果不佳。

3 廉洁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徑3.1 自“知”出发,树立大学生“崇洁敬廉”意识

惟有深知,方可笃行。高校廉洁教育的有效落实,首先应从重视提高大学生廉洁认知入手。高校德育教育可将廉洁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中,借助课程教育使大学生接受廉洁伦理文化的渗透和熏陶,提升廉洁意识与信念。其一,可以将廉洁文化内容穿插于思政理论课教学之中,专题讲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还可以将廉洁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养成训练,互相渗透,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4]。其二,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组织校内优秀教师定期开设“廉洁文化”选修课,将《爱莲说》《菜根谭》等修身养廉的古代经典名篇搬上课堂,让学生重温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其三,条件比较成熟的高校可以尝试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廉洁文化精品教材,将“廉洁文化”列为必修课,纳入学校德育教育总体规划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现实性、针对性、时代性,既侧重理想信念、传统作风、法规制度、道德修养教育,又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的最新论述和经典用语,用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效率诚信、清廉自律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理念来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在教育方式上,要做到互动式、多元化、生活化,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硬套,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推介优秀廉洁文化作品,传播主流价值声音,发挥“隐形课程”的熏陶作用。同时,“注意把握好文化育人的特征和着力点,既不偏离廉洁建设的主题,又不脱离文化教育的载体,推动廉洁与文化有机融合”[5],将廉洁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廉洁教育,提倡“开放式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对廉洁法律制度、行为规范、公序良俗的认知与了解,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大事、看大局,理性看待反腐新常态下“微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危害,加深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反腐倡廉新举措和治国理政新理念的理性认识,树立“以廉为荣、崇洁敬廉”意识。

3.2 自“情”着手,培养大学生“持正守廉”情感

情感是个体心理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学生外在的廉洁认知应以内在的廉洁情感为依托,否则廉洁认知只能流于形式,陷入空谈。对廉洁文化缺乏情感的认同,是不可能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廉洁行为的,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廉洁教育不应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应是对个体内心世界美好情感的激扬与扩展。因此,要实现德育视阈下廉洁教育的有效落实,就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内心深处廉洁情感的激扬与开发,既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构建教师核心价值观,以满腔热情投身廉洁教育,敞开心扉同大学生进行廉洁情感的互动交流,以此来感染、感化、感奋青年学生;以真挚情感关爱呵护大学生成长,同大学生交心、交情、交融、交朋友,建立深厚的感情,提高教育接受率。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充满“时尚味道”的暖心课堂。“文化的融入不是生搬硬套,而要借助平台和载体”[6]。注重将课堂教学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之中,抓热点、找痛点、燃情点,提高学生参与度。例如,可将充满正能量的反腐题材影视剧《人民的名义》《廉政风云》等引入思政课堂,分组评析讨论,注重教育指导,让廉洁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碰撞出火花,引发大学生反腐倡廉的情感共鸣;深入挖掘高校所在地区具有厚重历史沉淀和巨大社会影响的优秀廉洁文化资源,“以开展廉洁家训进课堂、廉洁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选树‘清廉传家典型,营造学习榜样、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7];大力宣传廉洁奉公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召学生,通过榜样人物的言传身教、道德示范,传承廉洁文化,弘扬廉洁精神,培养大学生“崇德尚廉、勤俭爱廉、持正守廉”的真挚情感,着力提升高校廉洁文化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3.3 自“行”抓起,倡导大学生“躬行践廉”行为

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3。廉洁教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入脑、入心的工作,大学生遵循“廉”道,贵在实践与行动。“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新时代背景下,廉洁行为的日常训练与养成对大学生践行“廉”道至关重要。在实践操作中,一要注重大学生日常生活场域建设,扩大廉洁文化阵地。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必须将廉洁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寝室集体生活、文体娱乐活动中,让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审视自己,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把对廉洁文化的认知、情感转化为日常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落实到实践中。二要拓展第二课堂外延载体,提升廉洁文化自觉。将廉洁教育融入社团活动、勤工助学、主题党(团)日等课外活动中,开展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廉言廉语”征集評选、“平语廉政”朗诵比赛、廉政设计作品展览、廉政情景剧表演等寓教于乐的“健心”活动,提升廉洁教育的趣味性与实用性,“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把握廉洁的“应然”,把廉洁理论外化为自觉实践,实现“应然”向“实然”的飞跃”[9]。三要丰富实践教育渠道,创设廉洁文化情境。依托“围墙”外的法制实践基地、红色示范基地、爱心公益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洁教育,让大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在慎终追远中厚植家国情怀、在体悟熏陶中涵养仁义礼智,实现廉洁教育的生活化取材、警示教育的体验性融入、示范教育的现实性回归。同时,激励和引导青年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明辨是非、律己笃行,激发廉洁自律的内生动力,着力把廉洁观念转化为廉洁行为,从他律走向自律,做“躬行践廉”的楷模。

4 结语

总之,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教育成效不可能“立竿见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高校聚合多方力量共同探索、共同努力、久久为功。因此,德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地进行变革与创新,拓宽研究视野,创新思维方法,既要注重实效,又要坚持长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工作要求,提升新时代德育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红权,张春宇.大学生廉洁教育:目标、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119-121.

[2]陈瑶,孙泊.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耦合机制[J].廉政文化研究,2011(3):61-64.

[3]郝峰,殷雄飞.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江苏高教,2010(1):113.

[4]宋富军.开展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6):64-67.

[5]李国良.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路径[N].学习时报,2017-01-09(08).

[6]王振洪.加强文化育人与思政工作的“四个结合”[N].中国教育报,2018-04-17(08).

[7]胡伟立.桐城张英父子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怀化学院学报,2019(10):23.

[8]教育部思政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9]王志荣.论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93(4):73-75.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廉洁文化廉洁教育
浅谈发电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依法治校背景下的学校廉洁文化建设探究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强化廉洁建设 提升医院形象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高校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实施途径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开展廉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