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翻译视角下的壮族谚语英译策略探讨*
——以《中国壮族谚语》(英译本)为例

2020-10-14 06:16蓝艳芳
民族翻译 2020年4期
关键词:谚语壮族英译

⊙ 蓝艳芳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引言

我国少数民族谚语作为一种口传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思想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感方面具有其他文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需要加以保护与传承。我国少数民族谚语的英语译介则是对其加以保护、得以世代传承的有力手段之一。近年来,谚语英译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日益得到重视。“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练的语言是谚语”。谚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简单凝练的谚语通常包含较深刻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意义深深地植根于文化土壤中。因此在谚语英译中,作为一名出色的译者,不仅要实现译文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与原文对等,还应努力实现原文内涵在译文文化中得到恰当的转化和移植,从而引领读者踏入原文植根的大文化土壤,真正体验到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壮族谚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壮族谚语的英译研究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研究大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谚语翻译进行研究和探讨,导致在实践层面缺少可操作性的指导,这可能是其英译研究进展缓慢、成果较为单薄的原因。为了尽快让更多的壮族优秀传统口头文化走出去,本文从深度翻译策略角度出发,基于收集到的语料分析壮族谚语英译实例,探讨壮族谚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旨在分析深度翻译策略在壮族谚语英译中的运用与作用,以期对今后的少数民族谚语英译提供借鉴。

一、“深度翻译”国内外研究简述

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是一种与文化传播有关的概念,在国内有多种译法,如“深度翻译”“厚翻译”“丰厚翻译”“厚译”“增量翻译”“厚重翻译”“深层翻译”等。它最早由美国文化学家安东尼·阿皮亚(Athony Appiah)于1993年提出。该概念指的是在翻译中适当运用注释、序言、脚注、尾注、文内解释、文外说明等形式,使文本翻译置于更丰富的语境之中。深度翻译概念本身包含了实施深度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因“深度翻译”这个译名在各研究领域使用得比较多,故本文沿用“深度翻译”的提法。英国学者赫曼斯(Hermans)于2003年开始将深度翻译概念引入翻译研究领域,使当时的翻译研究者以一种崭新的翻译视角开展新的翻译研究与实践,进一步丰富了翻译理论研究,也促进了后续相关翻译理论研究的开展。

国内对深度翻译的研究也已经有十多年。自2004年学者方梦之将该理论的基本概念介绍到国内之后,国内学术界对深度翻译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深入思考。近年来,深度翻译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接受和译界的认可。2019年12月31日,笔者以万方数据库为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把“深度翻译”“厚翻译”“丰厚翻译”“增量翻译”作为条件进行了主题检索。检索得出的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深度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献发展呈现总体上升特点。如图1所示,2007年研究文献数量有所下降,但此后逐步增长,2013—2016年间递增迅猛,并在2018年达到高峰,2019年虽然略有下降,但总体仍显示出持续增长态势。

图1 万方数据库深度翻译发文情况(含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

二、我国壮族谚语英译研究现状

我国谚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鲜明的民族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谚语的翻译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障碍,使人望而却步。谚语英译往往是译者的再创作,如何让译语文本最终为另一种文化的目标语读者所接受,这常常是让译者一筹莫展的难题,也可能是谚语的英译研究滞后于其他文本的原因之一。但在相关学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谚语英译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如图2所示,2000—2019年间研究文献数量有过井喷趋势,之后又有所下降。

图2 万方数据库国内谚语英译发文趋势(含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

作为我国谚语英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少数民族谚语英译研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号召下相继涌现出不少成果。受汉语谚语英译研究的启发,少数民族谚语英译研究在翻译方法与策略上或多或少地借鉴了汉语谚语英译中比较常见的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归化法、异化法、异化与归化结合法等。“归化使源语文本委身屈就于异语文化,无益于谚语中丰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播弘扬”。[1]518即如果谚语英译一味迁就异语受众,归化策略可能会将谚语中蕴含的丰富的本文化因子消解掉,无法深度体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内涵,也无法将文化的精髓传译到异语文化,与优秀的译文是一种文化的对应和再阐述相悖。对此,张媛等也主张异化翻译策略对于富于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谚语英译来说是最为理想的翻译策略。[2]另外,也可见在少数民族谚语英译中采用直译或意译或两者结合的英译策略。

乘着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外译日趋得到重视的东风,作为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在谚语英译方面近年来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可惜的是,经查阅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相关资料,发现目前很少有人对壮族谚语英译进行深入研究。仅见周丽莉提出壮族谚语英译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壮族谚语的内在含义,充分体现壮族谚语的意境美和完整保留壮族谚语文化底蕴的方法来实现。[3]还有,周艳鲜探讨了如何以“传神达意”的思想内涵来指导壮族谚语的英译实践。[4]这些学者们的研究对壮族谚语英译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研究仅停留在相对比较宽泛的宏观指导层面,没有能够提供现实的技术路线或微观指导,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因此借鉴性不强。国内壮族谚语英译研究现状与壮族谚语特有的文学艺术价值及其在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认同上的重要地位不相称,因此,译介的作用更加凸显,探索适合壮族谚语英译的相关策略非常必要。特别是运用直译法、意译法、归化法、异化法等传统的或惯用的英译方法策略无法实现信息的等价等效传递时,译者应灵活运用其他相对有效的翻译手段。在文本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保真和信息的有效传播方面,深度翻译给予了研究者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思路。“深度翻译”概念所导引出来的路径的显现,也是本研究的切入点。本文结合周艳鲜教授的译作《中国壮族谚语》(英文版),分析深度翻译在壮族谚语英译中的可操作性,以期为谚语英译实践提供借鉴。

三、《中国壮族谚语》(英文版)中深度翻译策略的运用实例分析

“谚语的一大特点是,其字面意义不是关键,重要的是理解通过字面意义所表达的某个真理或哲理。”[5]壮族谚语译介不能只关注语言形式和意义上的对等,更要关注原语文化内涵在译入语文化中是否能得到恰当的转化和移植,进而展现所隐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和哲理。周艳鲜教授的《中国壮族谚语》(英文版)(以下简称周译本)是第一本在国外出版的壮族谚语文化书籍,该书在宣传壮族人民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为世界人民了解壮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国际谚语文化交流比较研究开启了一扇窗。[6]该书是国际上难得见到的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谚语文化的宝贵资料,总共收录了2160条精选广西壮族谚语。书中介绍的谚语涵盖事理、修养、家庭、生活、社交、生产、自然、乡土、时政等9个部分的内容,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壮族谚语提供了翔实的语料。《中国壮族谚语》(英文版)已被国际著名谚学家、美国佛蒙特大学教授Wolfgang Mieder收编入《国际民俗学系列丛书》,并由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Peter Lang Publishing出版公司出版,引起了美国谚语研究学术界和民俗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受到了积极评价,书中深度翻译策略的灵活运用功不可没。下面将从注释和评注这两个周译本中运用最多的深度翻译手段,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壮族谚语英译中深度翻译路径的实现。

(一)添加注释

1.直译加注释(literal translation+annotation)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谚语英译中较常见的翻译方法。特别是当谚语英译中所涉及的对象为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所共晓或两种语言或文化共有时,直译不失为一种较为快捷的翻译策略。直译固然可以保持原文的结构、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段等,但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异和生活体验的差异,特别是少数民族谚语中的某些表达很有可能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或对等的表达,这样就会产生词义或语义上的空缺,导致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大大影响其传播的效果,谚语本身所蕴含的大量语符之外的文化信息也会跟着流失。周译本中的谚语英译运用了加注释的深度翻译策略,既保留了原文的原汁原味,又能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壮族谚语的本质信息,可谓一举两得。

例1:话语只是叶,行动才是果。[7]190

译文:Speech is the leaf,action is the fruit.[7]190

注释: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7]243

我国壮族人民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特定历史等因素是本民族谚语的文化背景。因此壮族谚语带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味。例1中的“话语只是叶,行动才是果”所表达的意思与英语国家谚语中的“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盲目地采取现有的英语谚语,译文读者虽然可以理解大概意思,但会使谚语失去原有的民族特色和异国风味、新鲜感顿失。译者的注释弥合了这种民族认知视域,满足了西方读者的期待。译者通过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既保留了壮族谚语的原有特色,又使读者体会到异国多姿多彩的同义表达,因此此处的注释必不可少。

例2:用烧红的三角灶套别人的脖子。[7]59

译文:Put a red three-legged stove around other’s neck.[7]59

注释:It implies casting blame on a person.[7]243

例2中的壮族谚语表达“嫁祸于人”“甩锅”之意,如果仅提供直译文本,译文读者在字面上可能无法体会其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因此在这里增加注释,把句子的言下之意提供给读者,使他们阅读注释后豁然开朗。

例3:站着说话不腰疼。[7]139

译文:Whoever stands around and speaks does not have backache.[7]139

注释:It is easily said than done.[7]243

同样,例3的译文虽然在语法、句法等方面都与原文保持高度的一致,但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却是一头雾水。这是因为同一个意思的谚语,在两种语言中常常会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这些意象都有两个文化体系自己的文化内涵在其中。如例3中壮族谚语指不设身处地替人着想的高谈阔论。在英语国家的谚语中则习惯于以注释的方式表达。因此,译者采用了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让读者立刻理解其所表达的深刻涵义。

例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7]95

译文:A dragon give birth to a dragon baby,a phoenix a phoenix baby,a mouse’s baby can only burrow into the ground.[7]95

注释:In Zhuang culture,“dragon is used metaphorically to describe a boy who is clever and useful when he is grown up.“phoenix”is used to describe a girl in the same way.[7]237

相传壮族地区是龙文化的发源地,壮族的民间传说充满了龙文化。壮族文化中的“龙”和“凤”通常被用来比喻聪明伶俐的男孩和女孩。在例4中添加例句,既可以保存原文隐喻的联想意义又易于理解。毕竟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一词代表邪恶与灾难之意。此法适用于需要译出联想意义但难以用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含隐喻的谚语。

任何语言都有两个特征,即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壮族谚语亦是如此。壮族谚语的显性特征具体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而它的隐性特征表现在谚语所表达的历史、文化等涵义。在英译中只有保留它本身的道理和含义,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译文。壮族谚语蕴含壮族特有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为了凸显壮族谚语特点,周译本在以上例1-4中采用了在直译的基础上添加注释的方法。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对其背后的附带因素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让译文读者理解壮族谚语的内在本质和精髓,较好地保留了壮族的文化特质性。

2.音译加注释(Transliteration)

英译中的音译加注释,指当一些人名、地名或一些新概念在译文中找不到对应的概念时,通过发音近似的读音表达出来,在保留读音后添加解释性注释的方法。根据不同的需要,注释有长有短。壮族谚语承载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而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能代表文化特征的基本要素。壮族人民在生活习惯、文化内涵、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方面独具特色,导致了在谚语翻译中常常会出现跨文化交际的词汇缺项现象。这种情况,如果仅用音译法,虽然简洁,但对壮族文化背景一无所知的译文读者会不知所云。通过在音译后补充注释的方法,对壮族文化中一些晦涩难解的表达或文化现象适当地加以解释,可为译文读者扫清语言障碍,使其获取完整明晰的语义。

例5:十个麽公言相同,十个道公话一致。[7]210

译文:Ten Mogong speak the same as ten Daogong.[7]210

注释:Mogong and Daogong have different rites but what they do and what they say are similar to each other,which shows that Daoism,a foreign religion,has been merged into Zhuang indigenous religions.[7]245

谚语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例5中提到的“麽公”在壮族民间中指主持各种仪式并在仪式上喃诵经书和从事麽教活动并能祈福消灾的人,而下文中“道公”的概念自道教传入壮族聚居区就与“麽公”概念融为一体。为了表明道教与麽教已融为一体,译者在这里添加了注释借以说明两者的相差无几。

例6:吃了春社酒,犁耙不离手。[7]211

译文:After drinking the wine at the Chunshe Festival,people cannot go without plows and rakes.[7]211

注释:The Zhuang celebrate the Chunshe Festival at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before rice planting.They worship the Land God,and win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fferings to the Land God.[7]246

例6中的“春社节”(也叫开耕节)是壮族人民举行隆重庆典以祈求开耕顺利的重大节日。“春社节”即意味着繁忙春耕的开始。为了理顺上下文逻辑关系,译者通过添加注释性文字,让读者了解壮族特有的这个重要节日的含义。

少数民族谚语的产生与本民族人民的文化密切相关。如例5、例6中所提到的“麽公”“春社”等词汇均为壮语中特有的文化负载词,是英语文化现象中所没有的。如果只译为“Mogong”“Chunshe”而不加以一定的解释,会使对壮族文化知之甚少的译文读者无从知晓这些特有文化涵义。如果仅用音译方法,保留其汉语拼音,虽然简洁,但对壮族文化陌生的读者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障碍。为了保持原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传递这些文化信息,可以通过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让读者对壮族文化加深理解,弥补译本所承载信息缺少的问题。

3.意译加注释

壮族谚语承载着壮族的历史与文化。对于一些有历史渊源和浓厚国情文化背景的谚语,译者会面临不可译的困境。采用直译,按照字面意义翻译,往往令人费解。如果采用音译又容易使谚语的本民族文化特质缺失,读者体验不到新鲜感和异域特色,从而影响翻译的传播效果。原文形式的翻译可能引起对所指意义的误解,所以字面翻译可以保留但必须增加脚注,避免可能引起的误解。[8]

例7:十月雷公叫,巫婆偷偷笑。[7]199

译文:If there is thunder in October,the priestess laughs gleefully.[7]212

注释:The ancient Zhuang people thought thunder was powerful and sacred.They believed when winter had already come in October,thunder was viewed as evil because it would bring a lot of disasters.However,the priestess was very happy to hear thunder in October as she could earn more by performing more funeral rites in such weather.[7]244

例8:天上雷公,地上舅公。[7]211

译文:The Thunder God tops all the gods in heaven,the mother’s brother tops other aged people on the earth.[7]211

注释:To give utmost respect to the mother’s brother is a custom of ancient Zhuang matriarchal society.[7]211

壮族谚语也是壮族人民宗教信仰的表现之一。壮族先民相信万物有灵,把打雷这种自然现象拟人神化为雷公。而英语国家没有这样的说法,因此在例7中译者没有直译而是选择了意译,指出“他们认为冬天打雷暗示着灾难”,之后对这种现象加以解释,符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例8的注释暗示了妈妈的兄长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让读者对壮族人的价值观一目了然。衡量谚语英译成败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将原文隐喻的字面意义与联想意义完好无损地传达给读者。针对壮族宗教文化和乡土风俗,周译本添加了大量注释,使译文在语境和文化层面上搭建起更广的互动空间。

(二)添加评注

深度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除了前文提到的注释方法外,评注是深度翻译常见的另一种手段。“深度翻译以随附译文页边和行间的评注或附注的实施的方式把译文置于丰富的源语言和源文化语境之中,其要点是注重细节、语境和阐释。”[10]76鉴于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为了便于译文读者容易接受,通过添加各种评注可以将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及语言环境中,以此为读者提供理解译文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和文化背景。[9]周译本提供了四十多处评注,考虑到评注篇幅较长,以下仅取其一。

例9:栏里没有猪,囤里没有谷。[7]179

译文:No pigs in the home,no rice in the barn.[7]179

例10:不想出汗,莫想吃饭。[7]173

译文:No sweat,no rice.[7]173

例11:要知前面路,须问过来人。[7]75

译文:If you want to know the road ahead,ask those who have travelled it.[7]75

例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7]76

译文:An uncarved jade makes nothing good,a man without learning knows nothing well.[7]76

评注:Some Zhuang proverbs have their own patterns.When it comes to the matter of the length of a proverb,Zhuang proverb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proverb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More than a half of Zhuang proverbs are made of two sentences.[7]6

如例9~12所见,壮族谚语是壮族人民在长期不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一代一代不断积累总结而成的语言精品,其语言特征显著,格式多变,多由两句组成。而英语国家的谚语由来已久,大部分英语谚语往往格式稳定,不易变且一般是完整的一句话。这是两者在结构上的明显区别之一,因此壮族谚语英译时会与英语国家司空见惯的谚语表达有所不同。为了提高译文接受度,译者应借助适当的评注,方便读者在领略壮族语言精华的同时了解壮族谚语本身的知识与结构特点。

四、结语

周译本全书共有120多条谚语采用了直译加注释的方式,有78条谚语采用了音译加注释的方式,有400多条谚语采用了意译加注释的方式,有48条谚语采用了评注的方式。本文中所列举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在壮族谚语翻译中正确运用深度翻译策略,有助于译者跨越翻译鸿沟,最大限度地保留壮族谚语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促进译文读者对壮族文化的理解。深度翻译策略的灵活运用为壮族谚语英译提供了充分的解释、背景材料及研究资料,呈现出典型的深度翻译特征。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周译本中除了采取注释、评注等翻译方法,还通过译者序言、后记、附录等隐性深度翻译策略,使文本置于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和语言语境中,充分展现出了文本中被遮蔽的意义,尽量减少导致译文读者理解障碍的因素,实现了忠实于原文的目的。

周译本对深度翻译策略进行了深度开发和灵活应用,让译文读者更加接近壮族文化语境,构建了一个读者和文本的语境互动空间,在有效传递壮族谚语的思想内涵、彰显译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促进了译文读者对壮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因篇幅有限,本文以周译本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深度翻译手段为实例,尝试总结壮族谚语的英译策略,以期为以后更多的少数民族谚语外译提供借鉴。

*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民族文化典籍译介的深度翻译研究”(17FYY003)、2019年度广西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大学英语课程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2019MDSKB0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谚语壮族英译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说说谚语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