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怡晨
摘 要:本文田野调查研究的范围为胶东地区面塑的制作方式,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着重对胶东地区面塑的基本概念、文化生态、历史变迁与现代性语境下的重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胶东地区面塑艺术的传承进行讨论。
关键词:胶东地区;面塑;制作方式;历史传承;创新发展
胶东地区是指位于胶莱平原以东的胶东半岛,以胶辽官话为方言的山东省青岛、烟台与威海三市。胶东地区的面塑艺术历史悠久,其与山东文化息息相关,是齐鲁民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祭祀、祈福、装饰等功能,其中烟台面塑最负盛名,其在把握传统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重视面塑的发展,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胶东当地特色与创新精神的作品,笔者于2020年1月6日在延凤面塑工作坊采访到了烟台面塑的非遗传承人王晓燕,其将面塑与美术教育结合在一起,是胶东地区面塑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一、胶东地区面塑制作过程
胶东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农作物多产冬小麦,自古便有食面的传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面制品中赋予特殊的情感与意义,其最早可追溯到秦始皇时期,胶东地区的面塑根据历史、作用、制作工艺等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面花。面花是以小麦粉为材料,以手为主简单工具为辅进行制作,与其他地区面花不同的是,胶东地区的面花艺术表现为与民俗文化紧密结合,本着实用与好看的原则逐步发展出胶东地区独有的“胶东花饽饽”。其二为艺术面塑。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胶东地区的人们在新时代的影响下逐步提高了自身的精神审美需求,胶东艺术面塑也在这时产生与成长,其以观赏为主,在制作过程中面塑手艺人会加入适量防腐剂以长期保存收藏,是具有胶东地区本地特色的工艺品与艺术品。
“胶东花饽饽”(图1)是可食用的艺术品,手艺人们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与丰富的想象力,在普通的面粉中制作出不普通的花样,其所需的工具十分简单,除去制作馒头时大家都会用到的面板、擀面杖,“胶东花饽饽”还需剪刀(竹刀)与画笔,配合“捏、搓、揉、掀”的手法完成后期的造型与绘制。“胶东花饽饽”的制作大体分为“和面—守面—捏塑—调整—醒面—蒸煮—上色”几道工序,其中,“守面”、“捏塑”与“上色”是制作过程中的重点,“守面”即为和面成面团后,反复无间断的加入干面粉进行大力揉搓,以保证花饽饽外形大小,面质的细腻与筋道有嚼劲的口感。“捏塑”所塑造的题材十分丰富多样,需要手艺人既细致又熟练,是花饽饽制作步骤中难度最大的一步,其造型多选用现实生活中代表吉祥的动植物与神话中的龙、凤等,具有夸张、饱满的特点,塑造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先在手中捏出大形,然后借助剪刀、竹刀、木片等工具切刻,塑成最终的花纹图案。最后一步“上色”是胶东人民朴素务实审美观的直接体现,为了色彩鲜艳均匀,手艺人一般会在花饽饽蒸煮后进行直接上色,纯度、明度相对较高的“红、黄、绿、粉”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四种颜色,将国画颜料或可食用色素与清水按比例调整好浓度后,就可用毛笔或画笔等以勾勒、点涂等方式在饽饽上绘制,红色粉色与绿色的强烈对比能够激发人们的食欲,带给观者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驱邪之余也象征着胶东地区人民红火富足的生活状态。
与“胶东花饽饽”不同,胶东地区的艺术面塑(图2)呈现出颜色丰富、造型写实精致、体积较小、成本较大且不可食用等特点,制作一个完整的艺术面塑需要花费面塑手艺人不少的心血与精力,其分为“构思起稿—和面—捏塑—调整”四步,胶东地区的艺术面塑题材多为神话与古书典籍中的人物,其注重作品整体的动态,造型精准度要求较高,因此在开始制作前手艺人会先选择在脑中、纸上设计场景与人物造型,然后根据设计好的人物场景进行和面,面塑中的“和面”雖然在名称上与花饽饽中的“和面”相同,但在具体操作上却大不相同,在面塑的“和面”中,手艺人会直接在面中加入色素(或绘画颜料)与特殊的药剂(这种药剂为手艺人的秘制配方,目的在于使以面为主材料的面塑能够长期保存),按照作品所需的颜色“和”出大大小小几十个面团等待备用,其不求颜色夸张艳丽,而是要求生动逼真,因此“和面”这一步直接决定艺术面塑作品的写实程度。“捏塑”遵循“由大到小”,“由里到外”的原则,比如以人物的头部捏塑为例,手艺人塑造顺序为:脸部—头发—头饰—五官。“调整”也是人物面塑中较为关键的一步,一是调整人物面塑作品的外形,使外形更为精准真实;二是用笔头较小的勾线笔蘸取颜色勾勒人物五官、服饰装饰等捏塑不了的细节,此步骤十分考验手艺人的绘画功底与造型整体把控能力,需要极大的耐心。
图1 图2
二、胶东地区面塑艺术的传承
胶东地区的面塑兴起于胶东人民的文化习俗,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传承有胶东地区固有的一套方式和体系,“胶东花饽饽”的传承一般以家庭或村落为单位进行,过年过节之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家中准备祭祀或祈福用的花饽饽,感兴趣的孩子或年轻人常会在旁围观,久而久之便有了自己的心得,同时,每个地区都会有一到两个手艺高超的老师傅,常有本村或邻村的村民拜师求艺的情况,老师傅多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从花饽饽的历史、规矩到花样的制作方式面面俱到,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将相应的习俗知识传输给学艺者,以保证“胶东花饽饽”文化完整的继承与传播。
相较于“胶东花饽饽”来说,胶东地区的艺术面塑的历史与群众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其对学艺者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有良好的审美与美术功底,因此学习艺术面塑的人始终很少,王晓燕观察到了这一问题,作为烟台面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她还有一层身份,那就是烟台第一职业中专的一名教师,在她的大力推动与协调下,面塑进入了学校的课堂,其面向的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艺术特长生,从2D的平面作画到3D的人物面塑,整个学习过程他们不仅收获了面塑的制作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担当力,他们有耐心,动手能力强,是胶东地区人物面塑最为年轻、最具活力的新传承主体。
此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胶东地区面塑艺术的传承人多以女性为主,鲜有男性手艺人出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其一是胶东地区人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维传统,男性在家庭中一般肩负着需要较多力气的体力劳动;其二为女性手艺人在处理花饽饽的色彩与细节方面更为细腻;其三为经济因素的限制,制作花饽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男性很难通过此点赚钱补贴家用。但在人物面塑的课程中,笔者看到不少的男同学,男性学艺者的出现给着胶东地区的面塑艺术带来了更多的视角,说明了胶东地区面塑顺应时代变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现代性语境下胶东地区面塑观赏性与商品性的建构
胶东地区面塑在生成初期,主要用于祭祀、百姓自娱、民俗等活动中,主要为实用功能,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下现代性的环境中,它的文化认同功能和娱乐功能则更加突出,尤其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使胶东地区的面塑的商品性建构成为可能。
“胶东花饽饽”过去主要流行于乡下农村,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打工潮”兴起,村中的青壮男女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村子中的老人与妇女便利用余闲制作花饽饽,这些花饽饽的初始消费者为碰上节日或人生礼仪之时来不及制作花饽饽的附近村民,因其价格适中造型精美,交易范围逐步扩大,不少城里人也会慕名而来,至此“胶东花饽饽”商品性意味愈发明显。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胶东花饽饽”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卖家与买家通常会使用微信进行联系,卖家的朋友圈里会经常更新适应现代人审美的新款花饽饽,也会提供定制服务,根据买家的口头描述或图片制作专属花饽饽,将花饽饽与玫瑰花结合在一起的“玫瑰饽饽(图3)”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胶东地区,传统的花饽饽的图案与装饰纹样中是没有玫瑰花的存在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玫瑰花成为了爱情的象征,于是便有了广受年轻人好评的“玫瑰饽饽”。在一些对于花饽饽需求量较大的节日与活动中,制作花饽饽的手艺人们会提前聚集商讨图案与数量,集中起来共同完成,例如在胶东地区为预祝出海顺利丰收而设立的祭海节与渔灯节中的花饽饽就是其合作的成果。
胶东地区艺术面塑的出现时间较晚,不足百年,其产生于胶东地区面艺人们在做花饽饽时的突发奇想,起初多为可食用的人物或服饰的局部造型,但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范围也逐步扩大,人们开始注意并欣赏艺术面塑,其伴随时代的发展越做越细致,不断开发新的保存技术,由可食用的一次性面塑到如今可防潮、防虫,防腐的永久性面塑,作品积极走出膠东地区,迈入国内甚至国际大舞台,例如王晓燕老师的作品《金陵十二钗》(图4)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最高奖——山花奖,也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了胶东地区艺术面塑的特殊魅力,在观赏艺术面塑的同时打开了收藏艺术面塑的市场,是胶东面塑手艺人“敢将十指夸针巧”的价值体现。
图4
结 语
胶东地区的面塑源于胶东本地的乡土文化,它的发展依附于胶东地区的审美、经济与文化的变迁,承载着胶东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具有表达情感、凝聚力量、传承文化等功能,在现代性语境下,其实现了从神圣性向商品性的转变,是胶东地区传统文化重构的典型代表,可以说,胶东地区面塑既传统又现代,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其艺术本质的同时,处理与保护好胶东地区面塑的生存空间,以使其能够在得到良性长久的发展。
注 释
① 图片1为王晓燕制作的胶东花饽饽,由笔者于2020年1月6日在延凤面塑工作坊拍摄。
② 图片2为王晓燕艺术面塑作品,由笔者于2020年1月6日在延凤面塑工作坊拍摄。
③ 图片3为玫瑰饽饽,由笔者于2020年1月6日在延凤面塑工作坊拍摄。
④ 图片4为王晓燕获奖作品《金陵十二钗》,由王晓燕提供。
参考文献
[1] 薛洁.胶东面塑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探析.鲁东大学.2016
[2] 俞婷 贾京生.胶东面花的艺术探析——以胶东艺人曲丽荣作品为例.美与时代,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