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物理开放性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0-10-13 12:36鲁长青黄友青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开放性物理核心素养

鲁长青 黄友青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开放性问题对学生逻辑思维要求特别强,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条件或者结论多种多样的,学生需要筛选有效条件寻找有效解决策略或者具有多种解答方法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能够使学生充分的发挥其发散性思维,教师对学生设立开放性问题,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答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将会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开放性;问题

一、物理开放性问题的界定

就开放性问题而言,目前尚没有确切的、统一的概念,国内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开放性问题确定了不同的定义。可以发现虽然各种观点对开放性问题的描述不尽相同,但比较一致的是:开放性问题从结构组成来说,它的条件是不完备的、解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从解题方法来说,它的解决过程为学生留了更大的思维空间,具有探究性、发散性。因此,梳理己有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初步将开放性问题描述为:开放性问题是指问题的条件不完备或多余、问题的答案不唯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具有开放性,需要问题解决者自行探索的一类问题。

二、物理开放性问题的教育价值

物理开放性问题較传统的封闭性问题或一般问题而言,有其特殊性。而物理开放性问题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也必然有些独特的教育价值。

(一)物理开放性问题结论、思维的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开放性问题能够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具,主要原因有两个:一,物理开放性问题的解决与封闭性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解决封闭性问题时,可能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因而物理开放性问题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工具。二,在解答传统的物理封闭性问题时,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后往往都停止了思考,不会对问题做更深入的探究。而物理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希望学生能够在得结论时打破常规思维,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理解,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

(二)物理开放性问题情境的真实性有利于学生体验物理的价值

物理开放性问题大多以真实的情境为基础,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能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与实际问题解决中,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成就感,同时体验到物理在自然生活中的价值,升华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物理开放性问题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

随着物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成为一个热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己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而开放性问题恰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而开放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并把新知识顺应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帮助他们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新课标视角下物理开放性问题教学的策略

物理课堂教学是学习物理技能和物理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物理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物理知识大多来自于生活,引导人们对生活中的最基本现象进行理解、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养成,与人们息息相关,比如:水沸腾的温度,结冰的温度,早晨的雾凝结成水,可以漂浮的轮船等,这都是生活中常遇到的,这些内容,随着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会慢慢用物理知识解释周围的现象,随着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学生会发现,物理不仅可以解释身边的生活故事,物理还密切联系着工业、农业、军事的发展,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从电活的发明到当代多媒体,从蒸汽机车到磁悬浮列车,无不体现物理学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会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逐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主动探究,主动操作实验,为创新学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拓展教学方法,启发创新思维

随着课程改革,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过渡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从物理教学特点出发,创新性教学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师生课堂角色的转换,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学生探索为主,发展学生的主动参与性,(2)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教与学并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3)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提升物理的认知效率。(4)倡导开放性教学。不仅打破了传统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学,而且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三)关注学生主体,促进互动创新

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观察,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物理教学从身边的物理常识探知,唤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教师尊重幼儿的兴趣,关注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求,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教师能做的,则是引导、理解、鼓励和支持。开展自主性实验,手脑并用,身心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激发学生的热情,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实施探究,比如: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学生自由创新操作实验,利用常见物品,测量这些物体在所受浮力的大小,主动借用间接物体测量物体的密度等。可以是个体实验,也可以是小组实验,相互沟通,并与教师分享实验结果,验证科学答案,真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互动创新,获得经验。

总之,无论怎样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收获;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有所收获,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舞台。这才是开放性问题的根本目的,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瑜,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计算机辅助教学,物理教学2001(4)

[2] 廖伯琴.《物理教学探讨》重庆: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社,第26卷第317期。2008,(6):13-15

猜你喜欢
开放性物理核心素养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留言板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