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颖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河北农业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1)
发展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从党的十八大“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到党的十九大“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再到十九届四中全会“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正在掀起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革命。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普惠时代”,有力地回答了新时代青年学生“做什么”“如何做”,为更好提升学生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还要实现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转化。幸福的价值终极性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对人的幸福有所关涉,本文基于价值、理念、内容、方法四个维度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为何能与人的幸福相关涉、如何对人的幸福产生影响,为青年学生干事创业和追寻幸福注入强大动力。
教育对幸福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使人从“自然存在”逐渐走向“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能“不断地将新一代带进完整的精神结构,使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之中生活、工作和交往”[1]。作为一项“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个体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和有力工具,更是为社会发展有目的、有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以人的幸福为价值指向,既关注人的外在发展能力,又关心人的内心健康成长,为青年学生树立幸福目标、奋斗幸福梦想明确了价值指向。
“教育在个人身上的作用总是以幸福为基点和归宿”[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终极关怀,是个体发展的理想境界和最高追求,引导人在自觉发展中实现自由个性、在自主发展中确立人格尊严、在自为发展中追求现实幸福。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能关涉人的幸福,是因为其在推进个体自由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独特功能,注重为个体成长提供多方面的机会平等,引领个体构建合理人生、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能力。从依附于自然共同体的“自然的人”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偶然的人”,再到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发展和运用的“有个性的人”,教育在推动人追寻幸福的同时,也不断朝这一方向演进。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作为未来“创业者”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环节就是以实践教育为载体,引导学生最大程度掌握劳动自主权,依照个人兴趣、特长等开展手脑结合的创造性劳动,以更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更加自我、更加细分的学习生活需求。
幸福贯穿着人的社会性,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紧密联系、共生互动,“幸福并非行为者一己的幸福,而是所有与该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4]。每一个体都生活在群体之中,都有获取他人支持和认可的愿望,“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因此,幸福是分享、给予,群体中爱与被爱、支持与被支持的过程会使个体为增进社会幸福而拓展自身生命活动,进而使个体趋向于身心的完美,更容易体验到幸福。诺丁斯曾说过:“幸福与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幸福应当成为教育的目的,而好的教育增进个人与公共幸福。”[6]一方面,不同于“只考虑幸福的大小,而不考虑幸福属于谁”的功利主义幸福,创新创业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强调人民的幸福。在引导个体各尽其能的同时,教育注重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注重通过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以创新的方式创造或传播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产出新思想、新工艺、新知识、新人才,推动他人创业,为其他社会人员实现就业提供机会,进而形成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不是神的赠礼,而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7]。在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下,“去追求”幸福的愿望初心与“能追求”幸福的素养能力同样重要,当今时代每一个体既是幸福生活的体验者、受益者,又是实现幸福的建设者、贡献者。奋斗不仅是时代主题的呼唤,也是完成历史使命与实现幸福生活的途径,习近平关于“奋斗幸福观”的重要论述回答了幸福为何要奋斗、新时代为何要奋斗、如何奋斗幸福等一系列问题,引导青年学生为幸福而奋斗、在奋斗中谋幸福。马克思指出:“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8]新时代,创新创业作为经济的“新引擎”“新动能”,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现实幸福、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基于此,创新创业教育倡导个体从求学者、求职者转变为知识技术、岗位部门的创造者,倡导个体以创造性的劳动来奋斗个人理想,将青春梦、创新创业梦与中国梦深度融合,以创新创业实践完成个人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集中检验,为新时代个体幸福的实现提供现实路径。
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实践的核心与灵魂,是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反映了教育的深层本质。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范式的新探索,之所以能切入人的幸福,是因为其秉承德育为先、坚持“以生为本”、重视个性发展的理念,引导个体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下“什么是幸福”和“如何追求幸福”。
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言,“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9]。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提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明确将德育放在教育工作首位,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国家发展、个人成长的基础,德育为先就是把“修德”摆在首位,体现了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基于此,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培养攫取功名利禄的“人力”和“机器”,而是致力于“人”的培养,以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使个体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创新创业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如果没有对人类发展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底线,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就很难激发出持久的动力,更不会取得高层次的创新创业成果,那么教育对人幸福的切入就非常有限。创新创业教育秉承立德树人、以德为先,一是重在培育学生的“精气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将个人创新创业实践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展现个人自信、拼搏、争先、奋斗等良好的精神面貌。二是重在培养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涉及理想修养、道德情操、智力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社会适应等多个层面,教育过程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对思想之真、道德之善和行为之美的高位追求。
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0]。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中的生动体现,能够为个体禀赋和潜能的全面、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环境。“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尊重个体全面发展的权利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作为首要维度,一切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让所有个体都得到发展、获得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从而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让所有学生得到共同发展,重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把人看作是具有无限潜能的个体,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教学手段上实行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教学目标上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促进学生身心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发挥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重在教育引导方式的开放性和主动性,教育过程不在于“灌输”知识而在于“引爆”潜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探索创新精神,针对个体的兴趣、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培育。创新创业教育“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尊重个体成长规律、切合个人发展需要,注重个体发展中连续性的一面,为学生提供系统、连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促进个体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人的发展关涉人的幸福,马克思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确立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标准,这也是人的幸福的最高境界。基于此,人的个性发展成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起点,成为人追求幸福的基本所在。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创新创业教育将尊重差异的个性发展理念一以贯之,“按照因材施教、因材择学的理念,加大个性化培养和个性化指导,促进个性化发展”[11]。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有创造性的个性,从发现个性入手,创造条件来保护并引导个性化发展,进而实现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及自主性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个性具有隐匿性和复杂性,每一个性特质会以特定形式进行表达,运用新技术手段整合挖掘个体日常表现,间接获取和感知个性信息。创新创业教育要善于保护学生的个性,个性具有独特性,不能套用单一模式来培养,也不能主观定制个体发展路径,而是要充分尊重个体主体地位,提供更多施展才华和个性的广阔空间,满足不同层次个体发展需求。创新创业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的个性,个性具有发展性,要实现精准引导,“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因适宜的培育环境而持续生长,最终从当下一般的学习者成为未来出类拔萃的人才”[12]。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在发现、保护学生个性基础上,把握实践环节,为学生创造和搭建发展平台,在引导个性需求与社会现实之间找到共鸣点,完成“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进而实现个人追求、体现个体价值。
幸福是基于人的内在需要和生命权利的追求,这种追求实际上体现了人之为“人”的价值特性,体现了人追求并实现个体自由的努力。人对幸福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自然诉求,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幸福有所作为,是因为其讲求“道明”“法当”“术精”,极大改善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条件,有助于人对幸福的追求。凡事皆有“道法术”,创新创业教育亦如此。“道”即事物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规律,“法”即方法、法理,“术”即形式、方式、技术层面的操作技巧,道生法,法生术,术服务于法。创新创业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现实的人”出发,为学生提供价值引领的“道”、能力培养的“法”与知识传授的“术”三个维度的内容范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合为一体(表1)。
表1 创新创业教育三个层面内容
“道”是价值观,即判定好坏、美丑、善恶的价值标准,体现个体认识以及行为的判断、选择标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创新创业教育的“道”聚焦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家精神,增强学生为国家创新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为学生提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面向学生开展“道”的通识教育,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开展“课堂教学+文化育人”,形塑“德”四个方面的价值认知。一是深化创新创业政治价值认知,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价值追求阐释清楚当代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将家国情怀赋予到创建基业、创新事业、创立企业之中。二是深化创新创业经济价值认知,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阐释清楚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需求、新要求贯穿教育教学。三是深化创新创业生态价值认知,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维阐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四是深化创新创业个体价值认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个体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涵,正确处理好“小我”与“大我”“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将创新创业“青春梦”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法”是实现价值观所采取的战略、方法,体现个体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的“法”聚焦素质提升,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的能力,注重由知识传授向知识应用与能力养成的转变,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面向学生开展“法”的素质教育,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与体育、美育和劳育的深度融合,开展“体育强身+美育怡情+劳育促创”,助推“体、美、劳”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一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体育的深度融合,理论上讲述强健的身体素质与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创新创业中的关键性作用;实践中依托体育独特的形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进行锻炼,培养体育精神和合作意识,为意志力养成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美育的深度融合,从理论上开设艺术史论类、鉴赏类等课程,培养学生根植本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具备国际视野的文化创新意识;实践中依托设计实践推动艺术与科学、科技的交叉融合,提升学生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三是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与劳育的深度融合,从理论上讲述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真理性含义和实践性价值,站在劳动发展新业态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的脑力化与创造性本质;在实践中依托劳动技能培育与劳动实践锻炼,尊重首创、强调合作、激励奋斗,引导学生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获得创新灵感,创造美好生活,进而不断提升幸福感。
“术”是基本理论和技术,即系统的知识体系,体现个体创新思维和知识储备,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的“术”聚焦知识传授,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学习,实现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耦合联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扎实、复合型的知识体系。面向学生开展“术”的专业教育,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理念和思想“嵌入”学科,开展“专业+”,夯实“智”四个阶梯的知识体系。一是构建“专业+创意”知识体系,重点开展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思维训练,通过思维知识和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开展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灵感。二是构建“专业+创造”知识体系,重点推进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训,引导学生完成从一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术综合训练再到独立完成岗位创新设计的知识递进。三是构建“专业+创新”知识体系,重点做好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科普,挖掘已有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内涵,扩充学生对学科领域前沿问题以及学科相关产业发展前沿成果的知识储备。四是构建“专业+创业”知识体系,重点加强专业项目孵化所需的市场知识和金融常识的科普,使学生具备能够灵活应对市场挑战的基本商业知识。
教育部2019年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打造‘五育平台’,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将“道、法、术”理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之中就是基于“五育平台”,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紧密耦合,为学生提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的教育,让所有学生在个人成长和发展自我等方面都能够机会平等、触手可及、终身受益,为追求人人幸福提供更多可能。
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自身蕴涵着诸多幸福元素,是因为其以“幸福”为价值引领和主线提供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体验,在方法论上开展面向全体的分类施教、实行进阶迭代的精益教育、推进“做中学”的实践教育、坚持问题导向的生活教育,引导学生由“自在”转向“自为”的过程中追求有内涵、有深度的幸福。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创新创业教育采取面向全体的“普及性”教育与针对不同群体的“专业性”教育双轨并行的教育方法,重点在于激发人的潜能,既强调“全覆盖”又体现“分层次”和“差异化”,培养个体“人人皆可追求幸福”的自觉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顶层设计上注重两个维度,在具体推进中把握三个关键点。
因材施教的顶层设计要瞄准全体,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普及性,矢志惠及全体学生,注重两个维度:一方面,因材施教要解决好共性问题,激发、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植入创业基因,为岗位创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因材施教要解决好个性问题,以个体特点迥异、思维方式悬殊等为依据,以动态视角匹配教育,让个体自由全面发展提升幸福成为可能。因材施教的具体推进需要分层次、分阶段、分群体,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因材”之“材”,善于发现、尊重保护并精准引导学生个性,利用他们各自的“闪光点”和优势潜能,提供自主选择、自由切换的“自助”教育,拒绝“包治百病”的单一模式和方法。二是“施教”之“教”,“以生为本”,引导实现全面发展,既要给学生扬长的机会,也要给学生补短的渠道,提供“对症下药”的精准模式和方法。三是“施教”之“施”,教育过程强调个体人格的“生成”和个体精神的“陶冶”,这就考验教师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力和运用能力,需要教师创造丰富的“陶冶场”和创设更好的“生成场”,在改革创新中成为学生奋斗幸福的生动典范。
创新创业不仅是“谋生路”的被动手段,更应成为个体主动谋幸福的本能和创造幸福的本领,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意所在。所以,创新创业教育要重点关注学生在潜能激发、自我提升、个体超越这一过程中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其在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感受和体验高尚淳朴的精神境界,进而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所谓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13]。
教育实践中,将精益思想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按照“探索—设计—验证—迭代”的循环逻辑,不断唤醒人的主体性、使人向自身本质复归,进而实现个体可持续性的精益发展、全面发展,获得自由平等的幸福。学生是教育的受施者及最大用户,探索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基础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坚持学生导向,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让教学活动落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找准方向、设计目标开展学习。设计是体现教育水平的关键环节,创新创业教育要聚焦学生主体性培育,为学生创设“说理”“提问”“操作”的空间,让创新思维落地,实现学生全程参与、深度参与、自主学习。验证是考察教育设计的实践环节,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快速行动、不断试错,让创新行为落地,通过学以致用真正感受到教育所带来的成就感、获得感。迭代是提升教育效果的进阶环节,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其本身不能一成不变,要升级迭代,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增强教育的新颖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促进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突出的实践驱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做中学”。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首次提出创业教育概念时就明确指出,“创业能力完全是从做中学来的,而不是依靠听讲,因此必须改变学习方式”[14]。这种“做中学”的实践教育,绝不是孤立的、毫无关联的散点式实验操练,也不是简单的、浅尝辄止的形式化劳动体验,而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开展系统化的场景探究式学习。
一是以竞赛积累创新实践经验。对抗性的竞赛既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考验,也是对项目可行性的检验,同时,以项目为中心的跨专业、跨学科小组竞赛有利于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和提高知识转变。二是以模拟还原创新创业实战。虚构创新创业场景,将真实的问题引入项目实践,通过沙盘模拟、角色扮演体验创新创业过程,引导学生及时捕捉社会需求、激发创新创业灵感。三是以试验论证创新创业构想。充分调用校内外资源搭建创新实验室、工作室、训练中心、成果孵化中心等平台,筛选有发展前景的成熟项目入驻,进行小范围运营,支持学生开展真实的市场化商业项目。实践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必然途径和有效方法,“带着问题学,聚焦方向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付诸行动、创造幸福,既体现创造性劳动的价值,也彰显个人价值,为人才成长提供活力源泉。
创新创业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是人类不断发展的本性使然,也是教育提质、引领变化的必然。在各种教育类型中,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关系最为密切,创新驱动发展对教育的迫切需求最先体现在高等教育上[15]。脱离现实问题的教育注定是空洞无力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将教育“初心”与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开展问题导向的生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意识。生活教育并非单纯的教育回归生活,而是要坚持以价值问题、技术问题为导向,提供应答社会需要和回应现实问题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无论创新的直觉和灵感,或是创新的动力和激情,还是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生活,教育实践中注意两个维度的把握:一是坚持价值问题导向,注重将动态的现实生活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内容,透过就业难等现实引导学生将外在竞争转为内生动力,运用经济升级换代和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紧扣国家两个“奋斗十五年”的战略安排鼓励学生从追求“个人创富”向奋斗“国民创福”转变。二是坚持技术问题导向,注重将社会实际需求“痛点”转化为创新创业的契机和活力,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主攻方向,在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上大力攻关,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环节大力突破,形成中国认识与知识体系,形成中国方案与应对,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释放创新创业成果服务社会的价值潜力。问题导向的生活教育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性,也充分展现人独特的个性品质,体现个性发展与服务社会的统一,有助于实现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