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莉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
老年性高血压指的是患者因为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使得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异常,在年龄>65岁的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患者因为年龄原因,其自身生理功能、各脏器功能逐步呈减弱趋势,特别是心血管,容易因为内外因素而影响主动脉膨胀,无法缓冲动脉内血容量,血压进一步异常升高[2]。若是患者血压长时间过高而未及时处理,有可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本研究以90 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为例,分析了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效果。
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通过临床实验室检查,结合体征表现,确定为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3];患者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已经签署过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肾并发症、继发性高血压、精神异常、对研究用药过敏、依从性欠佳的患者。
根据患者入院就诊单双号,进行分组,其中就诊单号纳入常规组,就诊双号纳入研究组。每组45例。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66~95岁,平均年龄(80.6±1.5)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8.9±0.7)年。常规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65~94岁,平均年龄(80.1±1.4)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5±0.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 查。
常规组45例患者只口服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67,规格:5 mg),5 mg/次,1次/d。持续用药4周。研究组45例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另外再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集团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160,规格:10 mg),10~20 mg/次,2次 /d。持续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且对症处理并发症。
①临床疗效评定内容如下:用药后,患者收缩压恢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20 mm Hg,舒张压降低10 mm Hg及以上,视为显效;用药后,患者收缩压恢复至正常范围或降低10~20 mm Hg,舒张压降低<10 mm Hg,视为有效;用药后,患者血压降低不明显,或进一步加重,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用药前以及用药后,测定患者血压水平,了解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的变化。③详细观察并对比研究组与常规组面色有无潮红、有无头晕、浮肿以及咳嗽等不良反应。
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例(%)]和(±s)表示,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用药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5),见表1。
用药前,研究组与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与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用药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临床内科中老年性高血压比较多见,发病率较高,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4]。临床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大,主动脉壁内膜越来越厚,中层弹力纤维减少、断裂,进而使得动脉管腔越来越窄,难以缓冲血管压力,最终引起高血 压[5]。
治疗老年性高血压通常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等。依那普利可以促使患者血管扩张,进而帮助患者有效降低血压;同时还可以稳定患者血压,主要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来达到目的[6]。但是由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若是长时间单纯口服依那普利,极易导致患者咳嗽、头晕、浮肿以及面色潮红,影响患者临床疗效 。故而需积极探索一种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措施。
硝苯地平缓释片属于钙拮抗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口服药物之后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心肌内膜运转,以免钙离子流入细胞内,进而减低心肌收缩性,扩张血管,发挥降压作用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更低,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在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减轻血压过高对血管的不良刺激、损伤,抑制高能量磷酸化合物,增强其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减少依那普利所致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总而言之,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作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首选。
表2 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对比(±s,mm Hg)
表2 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对比(±s,mm Hg)
注:与用药前比较,*P<0.05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研究组 45 140.2±9.8 124.5±10.8* 108.5±6.7 90.1±11.4*常规组 45 140.1±9.9 130.4±11.2* 108.4±6.3 100.5±13.5*t 0.230 4.765 0.339 5.011 P>0.05 <0.05 >0.05 <0.05
表3 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对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