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青,邓凌霞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33)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1]传统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发生、发展,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传统武术的保护与传承,事关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在多方因素的作用下,传统武术走向衰弱,一度徘徊于消亡的边缘,成为“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2]。近年来,在多方的努力之下,传统武术渐有复兴之势,但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传统武术当前的处境,与其重大的文化价值、社会功能以及党和政府对其的重视程度形成明显反差。要发展传统武术,必先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传统武术,必须跳出就武术看武术的桎梏,需要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将传统武术看作一种文化,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把握其发展规律。文化生态学无疑是这种研究的最佳工具。
最先提出“文化生态学”概念的是美国人类学家J.斯图尔德(1902—1972年)。1955年斯图尔德出版《文化变迁理论》(Theory of Culture Change)一书,被视为文化生态学诞生的标志。[3]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4]其最根本任务就是要阐明文化生态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指导文化生态建设实践。本文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对传统武术展开研究,分析传统武术式微的原因以及应对方略,以期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种条件的总和。[5]传统武术的文化生态环境即传统武术文化生存和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种条件的总和。武术文化生态环境又有内外之分,自然、经济、社会等文化领域之外的因素构成武术文化的外环境,文化领域之内的其他文化形态构成武术文化的内环境。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背景与舞台,适宜的文化生态环境,能促进文化发展,反之,则制约文化发展。
1.1.1 传统武术原文化生态外环境
我国总体上属半封闭温带大陆大河环境,但因地域辽阔,地形地貌丰富多彩。在山脉、江河的分割下,形成自然环境迥异的多个半封闭区域,人们于其间繁衍生息,创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传统武术形成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最主要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帝制,帝位被视为皇家私产,家国一体。皇家利用官僚集团,以封建律法、礼教治理国家。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其内实行封建家长制,族长具有巨大权力。经济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农业是传统社会最主要的经济形态,土地是农业的最根本要素,气候是农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各项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中心。军事上,武器以弓箭、刀枪等冷兵器为主,后期冷兵器为火器并用,属冷热兵器过渡期,战场厮杀,兵士以体能、搏杀技能决胜。
1.1.2 传统武术原文化生态内环境
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传统哲学、兵法、中医、伦理思想等结下不解之缘,在众多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为武术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成为各拳种拳理的理论来源,在最深的层次支撑着传统武术的发展。古代兵家的谋略思想既是传统武术技击理论的来源,也直接指导着武术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深入人心,是传统武术伦理思想的基础。传统武术,特别是内家拳,从养生学中吸收了大量的练功理论与练功方法,形成了武术内功。武术内功的出现,是传统武术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滋养不是单向的,武术在吸引其他传统文化养分的同时,也以自身独特的理念与方法反哺其他传统文化。以中医推拿为例,为达到理想疗效,要求施术者具有“内力”,其练功方法,即来源于武术。
传统武术在这种文化生态环境中生成、发展,与生态系统内各项因子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的传统武术。传统武术的原文化生态环境如图 1所示。
图1 传统武术的原文化生态环境
自清末至现代,中国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武术的生态环境随之改变。
1.2.1 传统武术今文化生态外环境
山脉河流依旧,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克服自然阻隔的能力愈来愈强,高山大河不再构成文化交流的障碍,绝对封闭的地域已不存在。社会主义的建立,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民主政体,社会治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法制建设日趋完善,法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纠纷,不由武力解决依法裁决。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体制已然建立,工业化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正全面铺开,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快速推进,小农经济已经解体。军事领域,冷兵器已完成历史使命,基本退出战场,高技术兵器成为战场的主导,士兵的个人搏杀技能在战场上几无用武之地。
1.2.2 传统武术今文化生态内环境
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涌入、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文化式微已成不争之事实,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养生、兵法等在各自所属领域,已不具主体地位。西方体育进占大量文化生态资源。主要活跃于民间的传统武术,随着练习者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多地与体育学、运动学等现代学科发生关系。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来研究传统武术的技术动作与练功方法;用文化学、传播学相关理论来解构传统武术文化,推动其传播与发展。文化领域内,传统武术更多地是与体育学、运动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学科产生联系,传统武术的文化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武术的今文化生态环境如图 2所示。
图2 传统武术的今文化生态环境
生物界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机制,即环境发生变化时,生存于其中的物种要么自我进化,适应环境变化而得生存;要么被环境淘汰,走向灭绝。文化领域存在着相同的进化规律,文化生态学称之为优胜劣汰律。对比传统武术的原、今两种文化生态环境,可发现其间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让传统武术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是传统武术发展受阻的根源。
基因是决定一个物种成为这个物种的内在力量。文化研究很早就引入了基因的思想,产生了文化基因的概念。文化生态学把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并且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传承和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或基本精神,以及具有这种能力的文化表达或表现形式的基本风格,叫做文化基因。[6]文化基因是一种文化形态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本质因素,其遗传与变异制约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生态学将此称之为文化生态的基因制约律。技击本质、刚健有为的精神内核是传统武术的文化基因,特定拳种的代表性动作、典型风格,是该拳种的文化基因,都不容改变,否则武术不成为武术,拳种不成为拳种。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7]武术是一种技击术,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自诞生之日起,传统武术就为满足人的搏斗技能需求而存在,后经发展,最终形成了套路、搏斗、功法“三位一体”的独特形式。套路是将招法前后连接成套,以便于演练与记忆;搏斗是招法的实际用法,是技击的最终体现;功法是增强身体能力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用运动训练学的语言,功法是为增强专项身体素质而创编的训练手段。套路与功法,皆为搏斗服务。
虽然传统武术还具有表演、健身等功能,但在近代以前,技击是武术最主要的功能。进入近、现代,受西方体育,以及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武术的体育属性得到彰显,产生了与传统武术相对应的现代竞技武术。现代竞技武术是套路与散打“两条腿走路”。在竞赛规则的指引下,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美、新”发展,动作对抗性全无,所谓的技击性仅仅表现在动作攻防意识上。按照项群理论分类,竞技武术套路与体操、跳水等同属表现难美性项群。散打虽是实打实的搏击项目,但与泰拳、自由搏击相较,中国文化特色并不明显,有“拳击+腿”说法。 所以有学者认为,“武术独特的技击文化只有传统武术可以承载”。[8]
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价值,在当今的和谐社会文明中,其实践舞台虽然大大缩小,但社会中仍然存在对传统武术技击的各种需要。”[9]如军警、安保人员、搏击项目运动员,可以从传统武术中吸取养分,来提高自身的技击能力。一般民众,也可以通过习练传统武术,提高应对暴力侵犯的能力。
所以,无论是从保持传统武术的文化基因,还是从满足主体需要,发挥文化功能的角度看,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不可改变。
根据文化三层次学说,文化由外至内可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精神层因处在最内层,故称之为精神内核。传统武术的精神内核是指处于传统武术文化最内层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传统武术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传统武术精神内核的最主要内容是刚健有为。
《易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内容上讲,刚健有为的思想分为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方面。刚健有为的内在精神,表现于武术的技术动作上,也表现于习武者的内在心理上。技术动作方面,颜元说:“一身动则一身强。”无论是绵柔守静的内家拳,还是刚猛迅捷的外家拳,一招一式间,无不体现着战胜对手、超越自己的强者之态,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内在心理方面,武禹襄云:“气以直养无害。”习武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以及壁立千仞、刚正不阿的道德情操,正是刚健有为精神的最佳注解。[10]
传统武术无论如何发展,不可丢弃刚健有为的精神内核,否则传统武术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了根基与灵魂,不可长久。
拳种是武术文化的核心载体,是传统武术保护的主要内容。[11]每个拳种都有其代表性动作,如咏春拳伏、膀、摊三种手法,八卦掌的转掌、趟泥步,也有各自不同的动作风格。从拳种的形成来看,最初的武术拳种正是由不同习武者对不同方面技击具有不同侧重,从而围绕这一方面技击而发展起来的。[12]不同的习武者对技击有不同的理解,一些习武者根据自己对技击的理解创造了一些独特招法,又围绕这些独特招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打法。在缺乏普遍交流的情况下,这些招法与风格不断被强化,形成一套技击技术体系,这就是拳种。
从技术层面来讲,代表性的技击动作、典型的技术风格是特定拳种的标志,丢掉了标志,对拳种来说,也就失去了身份。从思想层面来说,拳种的代表性动作、典型的技术风格体现了对技击的一种思考,是应对特定搏斗状况的一种技击策略,丢弃一个拳种的代表性动作与风格,即是丢弃了一种思想与一种策略,这种随便丢弃前人思想精华的做法于武学发展而言是一重大的损失。所以,拳种在发展过程中,可吸收其他拳种的精华,不能丢弃自己的代表性技术动作与技术风格。
传统是个时间延续的概念,现在的传统武术不应是传统武术的终结状态。著名学者洪汉鼎指出:“传统不是存在,而是活着,要活着就要保持开放,接受新的东西。”传统武术要摆脱文化保守主义桎梏,大胆地进化以适应新的文化生态。
武术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理论依据的社会文化活动。[13]中华传统文化是武术的理论基础。囿于当时人们认知水平,对自然、人体的认识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非理性、非科学的成分。传统武术继承了这些非理性、非科学的成分,使得传统武术中存在着许多与现代科学相悖的概念、技术、方法。这些概念、技术、方法是传统武术的糟粕,必须予以抛弃。而要从根本上摒弃这些糟粕,传统武术理论科学化势在必行。
传统武术理论科学化是指以现代科学作为传统武术的理论基础,用以规范传统武术的技术动作、练功方法,指导传统武术发展,使传统武术的技术动作、练功方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能更好地满足主体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是传统武术的文化脉络,是传统武术不可替代的理论依据。传统武术理论的科学化不是要取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而是要补中华传统文化的不足,指导传统武术更好地发展,使之成为既富含中华文化传统,又符合现代科学的文化项目。
传统武术的表现形式需要创新,努力实现多样化。传统武术主要有套路、搏斗(拆招)、功法三种运动形式。这三种形式,流传了几百年,已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如不引进其他形式,则难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传统武术的传播受众将持续减少。从武术文化的结构分析,运动形式属于物器技术层,居于三层结构的表层,是武术文化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动的部分。传统武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形成这三种运动形式,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斗转星移,时势变迁,现实要求传统武术有更多的运动形式。
竞技武术在形式创新方面的努力值得传统武术学习。在正式的武术竞技赛场上,出现了双人太极、双人南拳项目,在全国武术对练大奖赛上,加入剧情的情景对练吸引了大量眼球,这都是竞技武术形式创新的成功例子。传统武术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中央电视台的“康龙”武林大会,是非曲折暂不评说,但它大胆探索传统武术对抗形式的精神值得肯定。
传统武术运动形式的创新,一方面要传统武术研习者解放思想,大胆革新,开发更多的传统武术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要求大众对传统武术的变革持更加开放,更加宽容的态度,抛弃文化保守主义成见,积极、乐观地看待传统武术创新。
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统一体。动植物通过进化适应环境变化,而人主要以文化适应环境。人的需求决定了文化的产生,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生态学将此称之为主体需求律。在传统社会,传统武术主要满足了人们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的需求。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防身自卫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小,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越来越不受重视,这是导致传统武术式微的原因之一。其实,除技击价值之外,传统武术还有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传统武术应该在注重这些功能的发挥的同时,努力探索其他的功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传统武术的每一次大发展,都是积极满足人们新需求的结果。清末民初,国民体质孱弱、西方体育强势入侵,强健国民、捍卫文化主权成为中华民族的强烈需求。在霍元甲、陈公哲、张之江等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传统武术向体育转型,喊出了“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的口号,承担起强健国民、捍卫文化主权的双重重任。以精武体育会、中央国术馆及各地方国术馆为发源地,全社会兴起了一股习武的热潮。在此期间,许多优秀拳种得到传承与整理,许多武术著作得以出版发行,传统武术的发展达到一个高峰。
值此社会深刻变革之时,人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武术应努力拓展功能,力争满足现时人们一种或多种需求,在服务主体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传统武术功能的多元化,一方面取决于传统武术现有功能的挖掘,另一方面也要求传统武术积极变革,具备更丰富的功能。
以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使传统武术的生存与发展面临重大危机。传统武术的发展必须是历史性、遗传性、现实性、变异性的统一。传统武术要化危为机,必须在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在保持自己文化基因的同时,积极变革,努力朝理论科学化、形式多样化、功能多元化的方向进化,适应当前的文化生态,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