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丽 赵媛媛
摘 要:中等护理专业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由中学的应试教育转为职业教育,中职培养目标为培养技能型高素质的劳动者,中专的学习方式与以往不同,学习目标也改为职业教育。作为一名老师,认识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则有利于走近学生,挖掘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成绩,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中职护理 专业课程 学习 心理特点
自参加工作以来,就和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打交道,经过十几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发现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普遍具有一些相似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心理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现总结归纳如下。
一、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特点
1.专业课程学习中胆怯恐惧心理较明显
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中,如解剖课和动物实验,这类动手实验易于产生恐惧心理,或因为讨厌解剖课的甲醛气味儿,不愿过多接触标本。生理药理实验课,学生既好奇又害怕。在护理注射操作练习中,有些同学会因为害怕心理而不愿意进行动手操作。学习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中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后,有些学生产生护理职业恐惧心理,甚至产生职业动摇思想。
2.轻理论重操作,现象较普遍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缺乏,再加上基础不够扎实,对系统理论的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枯燥乏味,但是对于技能操作则相对兴趣较浓,乐于动手,更容易接受形象思维学习,因此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轻理论重操作的现象。因为对理论学习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专业基础内容掌握不扎实,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更多的是模仿教师去实操,而不能自主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1],这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将来与临床工作相接轨是有难度的。
3.学习缺乏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差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最终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2]。中职学生招生难、生源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来到中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太差,在中学基本属于被遗弃的一个群体,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所以对学习缺乏直接兴趣;此外,他们很少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和老师的肯定,对学习的间接兴趣也缺乏。而且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习惯都会带到中职来,如按部就班,对老师依赖性强,缺乏学习的自觉主动性等。例如,中专的教师一般课后较少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外作业,作业布置了以后多数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性。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对现任教师的要求与期望都是“中学式”的,要么抱怨教师讲课速度太快,要么希望教师多布置习题作业,看书要范围,考试要重点……这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基础教育或应试教育所留下的痕迹,对于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学习都是很不利的。
4.轻视人文学科,缺乏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气质和修养方面的内化,同时也包括文化素质即语言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等,是一个人外在的精神风貌和内在的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护理人文素质的现状与不足,在课程设置上出现“重知识,轻人文”的不合理现象[3],所以我们的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受传统职业教育的影响,入学后也会将大部分精力局限在繁重的基础医学、基本技能、相关的自然科学的学习上,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忽视人文学科的学习。而当今社会,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需要,护理专业学生人文能力是其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轻人文,重专业,则阻碍了护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更不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针对学生不同学习心理,采取不同应对策略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广大护理人员舍小家、为大家,是疫情防控战的最美逆行者,体现了她们对护理职业价值的认同。结合典型案例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让学生认识到护理事业的职业价值和意义,从而减轻学生的胆怯心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念。此外,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内容可以再次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使学生自觉加强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以社会需求作为职业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需求相统一,在为社会做贡献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当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信念,相信会消除专业课学习时的胆怯心理,会正确看待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做足充分的心理准备。
2.理论操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论和操作的关系,理论和操作是辩证统一的,只有理论操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系統掌握护理专业知识,更好地履行护理工作职责。在护理教学中,理论能够指导操作,理论是使操作更加有效的工具,在操作中运用理论可以加强操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并以科学的原则进行练习,这样护理工作也能够正确预测照顾的后果和患者的反应,从而实现为护理服务对象提供连续的、高效的护理服务的目的。操作验证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操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巩固新知。此外只有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更好地和临床实际相接轨,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所以要教育学生既认识到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又要重视护理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现代化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3.教师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兴趣,才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教师使学习活动有兴趣,其方法有:1.加强教材的趣味性,把握“必须,够用”的原则,科学、系统的安排教材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获取信息,学习知识。2.“行为向导”为指导,开展生动、多样式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护理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不仅获得新知还能运用于实践。3.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特点,结合学生已有兴趣量体裁衣,扩展和提高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4.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护理学科的社会意义及其与个人的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确定人生目标,也能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5.指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管理。可以订一个短期目标,再订一个中期的,最后订一个长远的目标。学习起来也不会觉得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6.少批评多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当学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或者对老师的讲解没有反应时,不应该以批评为主,应耐心讲解,态度和蔼,不急不躁,讲解中对不懂的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或肯定的暗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加强人文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全面性人才要求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尤其是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学生成人和成才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能力更是其整体素质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发展对综合护理人才需要的必然。所以必须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首先在职业教育改革的今天可以适当增加人文课的内容,形成“突出护理,加大人文”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此外在专业课学习的适当节点,应该结合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也符合《加强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具体要求。最后,还可以建设校园文化、营造人文氛围。学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在校园时时处处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潜移默化的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和修养,外化于自觉行动[4]。
中职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因为要适应中职学校环境和护理专业的学习适应,所以会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的老师,应该明白学生的表现不同,实则是他们的心理活动不同。所以,教师应该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触动内心的教育才是有灵魂的教育。此外,掌握学生的心理,有利于帮助学生尽快地完成中职学校环境的适应和对护理专业学习的适应,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提高专业课学习效果,更有助有中职院校为社会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关荔文.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8):006.
[2]李亚琳,赵志君.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俪人:教师,2014(9):42-43.
[3]唐蕾.学校护理教育中的人文护理观培养探析[J].北方药学,2013(9),154-155.
[4]杨丽娟,李智勇.护理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4):142-143.
作者简介
刘娟丽(1985.06—),女,汉族,河南濮阳人,本科学历,讲师,主管护师,在濮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担任护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护理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