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
摘要:PPP作为一种融资模式,是一种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由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资本相互合作的一种项目建设和运作的模式。PPP主要应用于纯公共领域和准公共领域,并以市场竞争的方式开展合作,其融资流程由于涉及面广,往往投融资会被各种因素直接影响。为了有效保障其顺利进行,项目的参与方和企业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融资风险防范控制管理措施,提高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是目前许多PPP项目在投融资过程中有着很多问题,需要去分析、研究,以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PPP模式的完善。
关键词:PPP项目;投融资管理;投融资风险
PPP模式的不断推广、开展,不但满足了社会的经济增长需求,还更好地协调了政府的功能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降低对市场的影响,加强市场调控)。目前我国PPP项目投融资方面有着管理不足、相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给PPP项目的正常运行留下巨大隐患,降低了其运行效率,甚至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1 PPP项目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审批时间长、预期收益难以确定
一是因为项目审批程序复杂,在项目谈判过程中关于利益的分配也容易产生争议,流程中的各种问题使得项目前期耗时过长,影响了社会资本进场的时间,尤其是项目建设已经开始的建设单位就不得不自己出垫资金以确保项目竣工,但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建设单位自身的流动资金紧张,造成自身企业的不稳定性,使愿意投资的社会资本数量降低。
二是审批程序复杂导致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在这个时间内,具有着较大的风险性,从而降低社会资本对项目的兴趣和投资想法,影响了社会资本间的竞争。
三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执政方式或执政结果的问题,进而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度。公信度的降低影响了地方政府在民间的口碑,使其发起的项目不被看好,也就不利于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参与,甚至凭借行政管理权强制企业谈判,使得社会资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利于项目的开展。
四是因为PPP模式下的项目多是对国家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由于前期投入投资较高、成本的回收时间长和固定资产的折旧率较高等原因,亏本的情况十分常见,而社会资本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当项目收益率低或者风险较高时,社会资本的投资热度和项目参与度都会相应降低。
1.2 投融资活动风险问题多
PPP项目的投融资风险问题多,主要集中在相关政策、企业财务和日常运营上。政策风险主要指的是国家政策在变化时,其所拥有的市场导向性会影响PPP项目的顺利开展和预期盈利能力,而这些影响往往对于项目的投融资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而财务风险指的是项目在部分建造完成后,项目公司对其运营不当或者市场接受率低导致项目在实际运营中所得到的运营收入过少,无法支付项目债务资金和相关的利息,而在无法偿还项目债权人债务的时,债权人可以通过打官司的方式合法的让项目停工,项目的停工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以及声誉损失,从而影响项目投融资的进行。运营风险主要指的是PPP项目日常运营中没有达到预期收入,影响了项目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运营风险,由于没有达到预期收入,影响了投资的分红,减少了项目流动资金。
1.3 融资渠道少,相关机制缺失
对于PPP项目而言,社会资本的融资热情和参与度不强,主要原因在于相对政府的公信力来说,社会资本几乎不具有社会公信力。对于一些本身体量和经营范围较小企业来说,通常无法获得国有四大行和大型银行的经济贷款,甚至担保公司也很少为民间资本做担保,使得这些公司基本上与PPP项目的参与无缘,导致PPP项目在对社会资本进行融资时,可选择的融资渠道较少,融资规模也不大,融资成本却很高,影响了融资活动的开展。
市场监督机制的缺乏使得PPP项目在实际投融资和日常运营过程中存在着监管意识不明了、过于重视建设进度而忽略了管理以及企业和政府对项目建设主题的主体意识和定位不清晰的市场管理问题。到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假冒项目,哪怕是真正的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由于对项目建设主题的主体意识和监督机制的缺失,导致这些项目的施工速度和设备设施质量都比较差,增加了政府和企业的人力、经济负担。最后项目的价格市场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价格机制的缺失使得参与项目的社会资本的收益无法得到保障,导致PPP 项目投融资活动无法顺利进行。
2 PPP项目投融资的完善对策
2.1 精简审批流程,拓宽收益渠道
通过精简项目的审批程序,减少项目的审批时长来提高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并将项目的运营交给项目社会资本的主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政府对于该管的事就插手,对于不该管的事就放权,并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督和改革精简审批流程,从而加快项目的进行。对于某些收益回报慢或收益率低的项目,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最低收益保障率来提升项目的预期收益,从而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如果没有达到最低收益率,为了保证项目投资企业的积极性,政府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以促进 PPP 项目的开展, 保障社会资本间的良性竞争。
2.2 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建立政策风险的防范机制,通过颁布合法相应地方法规,为项目提供法律保障,规范日常运营行为,降低政策变化对其的影响程度,在有限范围内避免政策风险的影响。二是建立项目自身的管理会计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通过管理会计的运用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状况进行掌控和监督管理,增强对企业的会计管理政策、会计准则、资本管理结构以及其他财务风险的认识和控制,并通过研究建立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有效地防范财务的风险。三是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项目的运营风险,例如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自身的风险管理和成本,通过其设置项目风险的临界点和完善项目风险的预警机制等指标帮助企业建立项目风险的预警和防范的机制。
2.3 拓宽融资渠道,健全相关机制
通过组建社会资本的担保机构为其担保,并收集建造社会资本的信息档案库,树立企业的良好信誉,营造较好的投融资氛围,规范化担保相关事宜,并优化现有担保机构,改进其担保方式并适当调整担保额度。促进政府管理机制改革,合理的保障社会投资者的利益,并对PPP项目的投资主体进行支持,通过项目管理方式的优化,提高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另外,应当对银行现有的融资方式进行改变,优化融资审批过程,使得银行资金进行有效的利用,科学合理地对PPP项目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增加融资的资金获得性。完善市场监督机制,以避免虚假项目的出现,保障市场公平,对项目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管,保障项目质量,提高企业效益和节约政府财政资金。
3 结语
目前PPP项目投融资方面有着管理不足、相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给PPP项目的正常运行留下巨大隐患,降低了其运行效率甚至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因此,就需要在提高投融资管理水平的同时,对PPP项目投融資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PPP 项目的成本和风险对PPP项目投融资的影响,实现政府、社会资本以及公众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杜助军.浅析PPP项目投融资管理与风险防范[J].商讯,2020(04):78+80.
[2]陈伟.浅谈PPP项目投融资管理与风险防范[J].商讯,2019(30):96-97.
[3]龚小华.新形势下国内PPP项目融资管理模式的探讨[J].智库时代,2019(1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