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

2016-12-12 14:02吴帛远
中国经贸 2016年19期
关键词:投资决策PPP项目

吴帛远

【摘 要】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中,风险分摊和收益分配问题占据重要地位,通常情况下,私营部门承担了过多的风险,影响其正常收益获取。而在PPP模式下,能够确保项目风险分担和参与者收益的合理性,提高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的整体效力。本文对PPP项目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PPP项目风险分摊和收益分配的构建,以期能有效解决政府在公共投资管理中的低效问题。

【关键词】风险分摊;PPP项目;投资决策;收益配合

一、前言

PPP模式即基础设施项目公司合作建设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有利于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具有难度高和风险大的特征,此外,PPP项目具有如下四项特征:①公共属性,PPP项目多为公共产品,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具体项目;②交易双方必须是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③长期合作的属相,一般情况下PPP项目合作时间不低于10年;④进行合理的风险分担,必须保证社会资本的盈利性。目前,我国虽在很多项目中运用了这一新型融资形式,但是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形成健全且完善的利益风险协调模式,从而导致在具体项目中,伙伴关系的构建表现为新风险的出现和新利益分配格局的形成,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否制定合理的风险利益分配原则具有关键性作用。

二、PPP项目概述

1. PPP模式基本内涵

PPP即公私合作制,在PPP项目合作中,改变了传统将风险全部转移到私营企业的做法,实现了双方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PPP模式内涵主要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①PPP模式引领了项目管理革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结合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优势,共同面对市场竞争环境;②PPP模式是新型项目融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融资工作的开展要综合分析项目资产、预期收益和政府扶持力度等指标,贷款的偿还资金主要来源于项目直接收益和政府扶持产生的效益;③PPP模式受合约规定限制,在风险分担、投资比例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遵照合约规定,注重公共利益的实现,以此发挥政府的实质性作用;④PPP模式旨在达到共赢效果,PPP模式下将私营部门资金、技术和管理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中,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项目成本,合理分担风险,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2. PPP项目主要参与方

通常情况下,PPP项目投资额巨大且工程复杂,涉及诸多参与方,其中主要参与方包括:①公共部门,一般为项目的发起方,是项目所在政府或政府指定的代理公司,通过贷款担保和特许经营权等方式支持项目的有效开展,并且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②私营部门,通过项目投标的途径,私营部门获取项目的特许经营权,为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从中获取相应的利益;③项目的贷款方,由于PPP项目投资较大,因此通常需要进行借贷才能让项目顺利实施,贷款方主要包括国际银团和各商业银行等,只有当PPP项目中各项风险均已明确,贷款方才会谨慎地放款;④其他参与方,除上述参与方外,PPP项目还包括具体的工程承包公司、保险公司和最终用户等。

三、PPP项目风险分摊分析

1.确定PPP项目风险分担者

在PPP项目中,风险分担者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供应局面的创建,而在PPP项目中,较多风险由政府产生,因此公共部门必须成为风险的承担者。同时私营部门参与项目的主要目的为获利,必须和公共部门一起,共同承担风险。此外,贷款方和其他参与方并未因为风险承担而获取额外利益,因此不必参与到风险分担之中。

2. PPP模式下的风险分担

在PPP项目进展中,风险分担过程包括如下3个部分:①初始风险分配,公共部门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汇总所有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识别情况,具体判断双方的风险承担能力。公共部门必须作为风险的主要承担方,对高风险因素要负起承担责任,将剩余风险交由私营部门承担。②匹配初始风险分配结果,私营部门必须合理且科学地判断自身风险的转移与承担能力,如果无法承担分配结果,必须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与公共部门进行谈判,再根据双方资源及态度进行风险再分配;③风险跟踪,双方在合同签订后,必须跟踪风险,及时发现项目中的风险变化情况和未识别风险,并对其进行重新分配。

3.实现最优风险状态

在风险分配过程中,必须将风险分担者的风险需要与其利益相联系,然后通过合同协议的签订对分担者进行有效的制约,进而达到共赢的状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风险分配必须遵循最优风险原则,风险分配必须与承担者的能力和收益相关联,并设定合理的风险上限。基于此,政府分配可以降低风险的社会成本,在PPP项目风险分担中,理论上应由公共部门承担融资风险,实现风险社会成本最低化。但达到这一状态的现实支撑比较薄弱,因此在实操过程中必须配以风险分摊方案,以此完成项目风险的具体分摊工作。

四、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的有效措施

1.完善投资回报机制 提高项目融资效率

在PPP项目开展过程中,受我国目前商业模式不成熟、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项目融资较为困难,为了解决PPP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完善投资回报机制,并杜绝固定回报及变相融资安排等现象的出现。例如,在我国某省高速公路PPP项目中,项目总投资21.782亿元,政府注意到投资回报机制的重要性,指导相关部门提高高速公路PPP项目融资效率。该地区制定合理方案,确定合理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对运营年限进行科学确定,并出台适度的政府补贴,以此防范中长期财政风险;同时,采取合理的融资模式,比如该项目中可通过交通产业基金实现融资,交通产业基金由政府所属投资公司和金融资本构成,构成比例为1:9,通常政府投资公司为劣后级,金融资本作为优先级,在该项目中可将产业基金的10%作为劣后级,并将PPP项目总投资的15%投入项目公司。此外,当地注意到PPP项目后续运营中的商业价值,采取增加沿线服务区,提高服务区运营质量,腾出一部分资金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的措施,提高了高速公路运营效率,以此增加项目收益。

2.增补资源开发权,弥补收益不足

在PPP项目开展过程中,政府为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通常采取资源补偿措施,将公用事业项目或者基础设施周围的资源,诸如土地、旅游或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权让给PPP项目公司,以此作为资源补偿,提高项目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例如在我国某地铁公司的项目投资过程中,其采取的盈利模式为“轨道交通+商业地产”的有机组合,具体来说就是在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的同时,涉足轨道交通沿线的地产商业开发,并且其中地产商业的开发收益占据总收益的一半以上,从而增强了企业PPP项目的盈利能力。

3.开发副产品,拓宽收益的来源范围

在PPP项目发展和实施过程中,PPP项目公司应结合自身项目特点,找准切入点,发展经营性较强的副产品,以此拓宽收益的来源范围,并弥补主产品财务上的劣势。例如在德国公厕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财政资金不足等问题,并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厕所的节能、环保。基于此召开了公共厕所经营权拍卖会,中标企业承诺免费提供设施和日后清洁维护,很多竞争对手认为这个举动太疯狂,纷纷退出竞争,从而成就了中标者。在具体经营过程中,中标者并未将赢利点设置在厕所门口的投币费上,而是在于公厕外围的广告经营,凭借广告经营权取得巨额收益。因此,我国PPP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应注重附加产品的经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周边资源,合理开发诸如广告和建筑作品知识产品授权等经营性副产品,以此增加自身收益。

4.打包运作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在PPP项目中,需要进行规模化的社会成本建设投资,如果公共产品或服务需求量过小,则PPP项目产能过剩,导致社会资本盈利性降低,甚至需要政府对差额部分实施补贴,因此必须保证PPP项目规模的适当性。例如在污水处理PPP项目中,乡镇污水处理项目规模小且分散,对投资吸引力较小,因此可采取打包运作的手段,将乡镇污水处理项目按照工程量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划分,形成委托运营项目,以此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PPP项目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公共项目融资困难等问题,为我国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良性合作提供了有效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具体项目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PPP项目的风险分摊,确保实现最优风险调控。同时,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投资过程中开源节流,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融资成本,并完善回报机制,提高融资效率,利用资源开发权和经营性副产品拓宽项目的盈利范围,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

[1]朱珍宏.基于风险分摊的PPP 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03).

[2]闫英才.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及收益分配问题探索[J].江苏商论,2015(29).

猜你喜欢
投资决策PPP项目
基于分级诊疗体系的转诊与政府投资决策研究
简述PPP项目全周期会计核算
《物权法》框架下的PPP项目资产权属问题探析
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ZZXDX光网建设PPP项目风险管控研究
建设项目准备阶段的审计要点探析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企业投资决策中项目评价指标法适用条件的探析
公司财务能力分析
养老金投资PPP项目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