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关键词:儒家传统价值观;现代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8 — 0042 — 03
儒家传统价值观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价值观对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人们在价值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建立了基本准则和行为尺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家园。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已经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儒家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造性转变,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积极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主流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精神进行了理性反思和重塑,儒家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文化精神融合转化后能够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了解儒家传统价值观的主体、客体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找到一种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的钥匙。儒家传统价值观作为古代主流价值观对封建时代的人们产生了直接地行为指导作用。通过儒家传统价值观的产生、发展过程能够对确认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客体和相互关系产生重要意义。
(一)研究儒家传统价值观主客体关系的重要性
明确儒家传统价值观的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是探析儒家传统价值观如何成为古代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依据。张学森认为“价值观的产生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价值观就是对价值客观的反映”。可以说,儒家价值观就是对古代社会价值观客观的反映。“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本质上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满足的效应。”儒家传统价值观是古代社会对能够满足其需要的客观存在物产生的立场、看法和观点。因此,弄清楚主体需要、客体属性以及相互作用才能明白儒家传统价值观得以成为古代主流价值观的源头。
(二)儒家传统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
儒家传统价值观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孔子创立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是因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孔子想要重新建立一种政治伦理秩序,改变当时“礼乐崩坏”的社会现状。然而由于当时诸侯割据的政治特点,孔子的学说并没有成为统治阶级认同的价值观。后来,孔子转向教育发展,其注重塑造个人修身,同时又兼济天下的理念在当时知识分子群体中获得了欢迎。孔子之后孟子被誉为“亚圣”,继承发展孔子的儒家思想。孟子从心性角度,进一步主张“仁”,把人性的“善”作为思想的重要研究对象,提出了人性本善的固有价值,还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四端”。荀子则从“礼”的角度对儒家思想作出进一步阐释,荀子主张人性“恶”,故而要从“礼”的角度对人性进行约束和引导。荀子的思想把“礼”置于了绝对高度,使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有了实际的操作系统。总之,儒家价值观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努力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思想体系,却尚未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和认可,但在知识分子阶层已经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同。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和诸子百家在中国思想发展史共同闪耀着光芒。
儒家传统价值观发展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国家经过了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时迫切需要一种学说来满足壮大自身统治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思想获得了汉武帝的认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被确立为表达国家意志的官方学说。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他创立的天道、阴阳、五行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哲学体系,他综合了孔孟思想和荀子思想,提出了人的善恶同体理论,并作出了具体的道德规范。他的“三纲五常”思想被有的学者认为是论证封建统治合理性的理论依据和调整封建统治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时期获得官方身份的儒家思想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优势和资源。
宋元时期,理学以儒学为主,不断吸取被广大百姓认同的佛家、道家两种思想的精华。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地位在明朝“理学”中达到了顶峰。朱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融合,兼容了他对佛家、道家思想的新阐释,使儒家思想获得了具有思辨意义的理性思维。但是“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使封建专制思想对人性的控制达到顶峰,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对欲望的过度克制,使得百姓的生命活力受到限制,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冲击。
(三)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
通过分析儒家传统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得出,一种价值观能够成为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明显标志必须是统治阶级的认可,统治阶级并采取了全面的推广贯彻手段使人们逐渐自觉认同。因此,儒家主流价值观的主体是以统治阶级为中心的上层社会,客体是满足古代上层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切客观存在物。当客体属性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社会出现了繁荣稳定的“盛世”。当客体不能满足更广大的人群需要时,社会则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由此可以看出,价值观的真正主体其实是广大平民阶层,只有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使一种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被继承和发展,否则如果价值观制约人性需要,将会影响社会发展,并最终导致社会的变革和政治的解体。
儒家传统价值观总体上能够满足民族心理的发展需要,但又在发展中束缚和限制人性的基本需要。
(一)重视社会属性,符合民族心理
古代社会需要一整套家庭伦理的制度规范维系运转。张学森认为,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的,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对社会意识形态、思想道德层面的基本要求。儒家传统价值观被统治阶级采纳,与当时社会的小农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能够满足宗法制度下产生的宗族意识形态要求。儒家思想以自身道德修养为起点,以家庭内部规范为圆心,进而推广到整个社会,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体系下形成了庞大的伦理规范系统。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将内在与外在结合起来,建立了人这个能动主体作为个体能够发展成的良好途径,是不同于动物的理性个人。强调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在封建制度的笼罩下渗透于民间,政治上的仁政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因此儒家价值观成为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基因被传承下来。儒家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从形成到走向思想顶峰,历史千年时空,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相伴相生,与民族的思想和信念发展相辅相成。儒家传统价值观不同于法家价值观下秦朝的暴政,不同于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不同于佛家思想的彼岸思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盛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漠视自然属性,忽视人性基本需要
随着儒家思想体系日臻完善,对人性的管控也日趋严格,在存天理、灭人欲的背景下,社会呈现出衰落、封闭的状态。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一旦形成或被接受,就成为社会生活的价值认同和价值皈依,决定着人们对一定价值关系选择的行为意向和态度。古代社会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往往忽视物质文明建设。心理学上把决定主体价值追求重点的心理成为优势需要。中华民族的优势需要主要聚焦在精神文明的创造,尤其是人对人的关系,如在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等方面制定了精密的社会准则。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这些社会准则极端化地控制了人们的思想,极大程度地束缚了人们自由的表达和行为。
每一个历史时期产生的价值观都要平衡好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满足主体的发展需要。当价值观注重发展人的社会属性时,符合民族心理需求,社会是和谐繁荣的。当价值观忽视人的自然属性时,束缚人性需要,社会是停滞、封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精华,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了发展目标。站在世界的视角,接纳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的交流互动,“美美与共”地发挥着出色的文化融合能力,引导与指导民族文化与价值建设。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全新的时代。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为主流价值观。“三个倡导一培育”为人民提供了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实现继承和创新。同时也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人类共同的思想文化先进成果。
(一)儒家传统价值观的现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儒家传统价值观作为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必然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习近平说:“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儒家传统价值观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文化宝库。儒家传统价值观关注“人”的问题,探讨人生与生命存在的价值,重视生命表现形式,在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价值评判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和超越性。这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和智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扬弃选择
儒家传统价值观产生于特定的时空情景,自身具有历史局限性,它的某些价值准则与现代化要求不一致,应该予以剔除。而具有文化普世价值的思想精髓则需要价值整合,做好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儒家传统价值观的仁、义、忠、信等核心思想,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道德精髓。
儒家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需要重在和当代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满足人民群众精神和物质的正向需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焕发生机。儒家传统价值观包含的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操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活力和内在动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给予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中脱离现代社会文明的部分也要进行识别和转化,对当代社会迫切关注的重要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做出符合时代进步和迎合社会需求的积极改变。
儒家传统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以传统文化自觉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是儒家传统价值观转型的重要路径。儒家传统价值观在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凝聚人心和宣传教化的积极作用,才能够获得时代生命力。
政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文化产业布局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助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产品中的体现,在文化覆盖、投入和辐射中带动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观的关键点在于“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满足共建共享价值诉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发掘与人们的利益相契合的民生热点,不断深化价值观认同。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实践加强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引导艺术家、文化生产企业树立文化使命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对市场反映好的文化产品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市场对传统文化有天然的接受自觉性,可以通过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产品、服务、活动的精神品味和道德价值。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性文化消费需求。研发群众喜闻乐见的,被市场认可的传统文化产品,做到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应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辩证取舍,深入阐发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观念,弘扬文化化人、育人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深化孝老爱亲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着力开发出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品牌工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牢思想之基、价值观之基。规范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追求真理、信仰坚定的生活态度。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师与生之间、师与师之间、生与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上加强人际关系的建设,营造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和谐共荣、仁爱平等的校园氛围。学校出台的制度和机制对治理校园具有刚性约束力,对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和指导作用。要落实依法治校,使主流价值观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到依法治校的各层次、全方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群体中得到认同提供精神指引。加快推动落实,旗帜鲜明地展现价值导向,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和校园精神,切实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规则意识,为核心价值观永葆生机提供制度上的支撑和保障。
总之,儒家传统价值观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被继承和改造,才能将文化血脉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地指引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参 考 文 献〕
〔1〕邱国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张学森.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徐伟新,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
〔4〕王燕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5〕章伟文.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当代转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
〔6〕黄坤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1/17/c_1121969068.htm〔OL〕.
〔7〕王金海.高校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个路径〔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0913/c117092-28712786.html〔OL〕.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