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俊
【摘 要】教材编写者经过仔细修订完成的教材,已经成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但在教材推行的一定范圍内,部分内容的编排未必会符合所有的学生。优化组合教材内容结构、情境任务设置“生活化”是重要环节,积极引发学生主体思考、促进小组合作探究也是关键,并在教学中渗透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在教学设计时以研读课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学情为依据,以所见所闻为灵感,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扩充、挖掘、创新,创造性使用教材,形成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展现教师教学特色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优化组合;情境任务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细节体现,教材更是课堂活动的知识载体。因此,合理运用教材是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教材的修订,教材编写者依照课程标准逐步调整教材的内容、难易程度、先后顺序等方面,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容易理清整套教材的思路,便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易到难、举一反三,以此完成目标的学习。教材编写者经过仔细修订完成的教材,已经成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但在教材推行的一定范围内,部分内容的编排未必会符合所有的学生。尤其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依靠的硬件设备程度深,不同市区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较大的硬件差距;各级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同,家庭影响程度不同,造成了较大的学情差距。因此,需要教师树立起“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观,在教学设计时以研读课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学情为依据,以所见所闻为灵感,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扩充、挖掘、创新,创造性使用教材,形成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展现教师教学特色的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的课堂是较其他学科更加灵活的课堂,信息技术教师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一线教学,通过研修学习、研讨交流、课堂观摩、课堂教学,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并将得到的一些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反复验证,初步形成以下几方面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策略。
一、优化组合教材内容结构
每册教材的内容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点之间、内容编排前后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学情特点合理安排每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关键。教材中每节课安排的知识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学生接受程度不同,教材中有的一节课学生可以轻松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却一节课时间里不能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因此需要授课教师以全局的视角,精准的把握学生一节课时间内学习内容的设定。前提则是授课教师能够吃透教材,对照课程标准,仔细分析教材对课程标准的具体阐述,从而判断每课内容能否被学生当堂消化,精准掌握教材前后内容之间相似、对比、铺垫等关系,从整体布局出发,以此优化组合每课时的教学内容。
如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课《Photoshop初探——熟悉基本操作》中,主要是熟悉软件的工作界面和一些基本操作,其中介绍了“油漆桶工具”,是用来进行色彩填充的工具。在教材第六课《舌尖上的台湾——图层的应用》中,为了绘制多彩背景用到了“渐变工具”。“油漆桶工具”和“渐变工具”在同一个子工具箱当中,都有着填充色彩的功能,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再考虑到第四课《Photoshop初探——熟悉基本操作》是学习Photoshop软件的第一课,学习任务相对简单,学生刚刚接触新的学习软件,对软件的各种功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体验热情;而第六课《舌尖上的台湾——图层的应用》学生初次听到“图层”这一概念,图层原理的理解、图层调板的应用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如果在本课介绍“渐变工具”,再给学生一定的体验时间,那么在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图层的问题上时间就要被压缩,因此在一课时之内完成以上的学习任务将会非常困难。而如果在介绍“油漆桶工具”时,将“渐变工具”一起介绍,增加学生的练习经验,既可以相互对比学习也可以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铺垫作用,以此达到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的目的。
二、情境任务设置“生活化”
信息技术教材关注学生的直观情境体验,在一定的情境任务驱动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此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因此,在情境任务的设置上,笔者认为情境任务“生活化”是重要一步,教师需要结合教材设定,尽可能将情境任务设置为学生身边熟知的、有过经验体会的,为学生创设益于建构发展、引发经验共鸣的目标任务。
如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三课《小猫报站名——链表的应用》,本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链表的创建、初始化、修改、访问等方面的内容,教材中将情境任务设置为小猫依次报出大连市内某公交车到站站名。本教材的使用范围是全省范围内,对于非大连市内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情境,学生很难在情感经验方面与教材内容上产生共鸣。如果教师生搬硬套以此作为学生活动的任务情境,就未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将任务情境设置为学生自己家乡的某公交线路,学生自然而然会将这种亲切感转化为课堂学习的热情。而对于没有公交车的农村学生,教师则可以将报站名的情境任务直接替换成课堂上教师逐一点名、报出某一天班级的课程表、学习小组一周内的个人得分……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链表的特点——用来存放一组同类的数据。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境也可以用链表知识解决,学生会给出读书列表、出行计划表、点菜单、购物清单、演出节目单等丰富多彩让教师出乎意料的答案,以此将信息技术学习真正带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以致用。
三、引发学生主体思考
新课标提倡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也渴望在课堂上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课堂活动的形式更开放,使得师生之间的新角色观体现的更为明显,师生之间的启发性交流是引发学生主体思考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注重运用启发性语言,找准时机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主体思考,也是一种巧妙处理教材使用的捷径。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思路“今天我们学习教材的XXX内容”,转换为教师创设疑问,引导学生提问“这个问题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解决不了怎么办”或者“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从而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作用。通过这种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主体思考,既可以有效解决教材前后内容的衔接,也可以起到实现分层教学、挖掘扩展知识等方面的作用。
如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二课《月圆月缺——形状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是在逐帧动画的基础上完成的,制作逐帧动画是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基础步骤之一。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那么,在本节课的开始让学生制作出月圆月缺的逐帧动画就是一个重要的开端。接下来,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观察逐帧动画创建的月圆月缺效果有“跳跃”现象,教师可以顺势抛出问题“怎么来解决”,积极引发学生的主体思考,自然形成前后内容的衔接。在另一个任务“制作一个红色的圆变为绿色的矩形动画”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师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试着将图形换成文字或英文单词,再一次引发学生的主体思考,由变式难度的增加实现分层教学。学生在经历尝试之后会遇到困难,从而提问“文字為什么不可以”这样的问题,进一步挖掘出本课扩展内容“分离”的应用。
四、促进小组合作探究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的参与性、实践性。如何更好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得知识、收获能力,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学习形式已经普遍得到认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由此,可以看出,在使用教材时,选取恰当的内容、找准合适的时机,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小组合作探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网络改变生活》,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FLASH相关操作技能后,设计的一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以保护环境为主线,合理、主动激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情感和社会公益服务意识。整个创作的流程需要经过主题的确定、素材的准备、动画的制作、作品的完善与发布。教师可以充分抓住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促进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实践性都能得到提升。
五、渗透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教育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表现在诸多形式上,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往往更侧重工具的使用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上,对信息道德与安全方面的教育有所忽略,而教材本身对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方面的内容编写较少,整套教材明确讲解这方面内容仅有七年级上的第二课和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而这种非操作性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对不高,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寻找时机,渗透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子表格的应用》时,一个年级的同学共同使用一间计算机教室,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不要随意打开、删改其他同学保存的文件;为了防止自己的文件被篡改,设置文件加密;防止在计算、排序、筛选过程中修改原来文件内容,操作之前对文件进行备份……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是从点点滴滴的习惯培养起来的,是教材中的隐形知识。
对教材的处理策略没有最好的,只能选择最适合的,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为学生提供最佳学习材料的途径,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教师对信息技术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对提升学生教材的适应性、学生学习效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课堂教学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包小兰.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教材的基本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1(10)
[2]李昕悦.解析、重构、延伸,让教材旧貌变新颜——以初中信息技术“用计算机画画”一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