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伟 郝延强
摘 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代表了民族的特色,是我国先辈们世代积累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文化的缩影。进入新世纪,外来艺术形式的涌入以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发展的低谷时期,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渐脱节。近些年,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重视让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进入人民群众的视野之中,但同时其存在创新力不足、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新的环境下,提升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质量已经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目标。
关键词:民族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信
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史的见证者。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和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几乎所有的地区和所有民族中都有人在自发地根据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按照各自不同的审美情趣进行着工艺美术的创作。重视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够最大限度展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1.1 文化价值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既相互融合又保持了自身发展的特色,不同的民族都具备其各自的特征,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苗族的银饰制品具有较高的工艺与审美价值,充分展示出中华人民的智慧、勤劳与美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为传统艺术提供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2 政治价值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在视觉审美形态上具有直接的冲击力,是展示中国形象,向世界介绍中华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最直接手段。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政治社交的名片,是凝聚中华力量的文化导向,对于推动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突出的贡献,是中华民族运用文化体现自信、强大的外在表现。
1.3 经济价值
新时期第三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保护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可以与商业行为进行紧密的结合。综合来看,少数民族聚集地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进行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销售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还可以提升少数民族人民的整体收入,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综合来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旅游业并销售工艺作品已经成为提升少数民族收入水平的主要方式。
2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2.1 艺术审美环境的缺失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环境、文化发展环境都有了突破性的转变,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带动了人民群众自身艺术审美的改变,比如轻松诙谐的电影相较于戏曲更能吸引人的关注,钻石、铂金的光芒盖过了传统的金银首饰。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审美偏好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格有了较为明显的差距,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加大。
2.2 优质资源整合难度大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较为分散,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在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形成集中,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大量分散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广、宣传的过程中难以形成产业结构优势,分散的资源造成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团队分散、资金分流,难以实现集中性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时受到地区的限制,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推广也受到了一定阻碍。
2.3 专业高素质人才缺位
非物质遗产的传承更多是师带徒的形式,需要优秀的人才经过漫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够完成传承。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面临的就是人才的断层问题,新一代青年对传承传统文化丧失兴趣。在传统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更多单一依赖自身的专业技术获取发展的空间,而新社会要求艺术传承人不仅要具备传承传统的能力,还要具备结合现代社会审美创新传统技艺的能力,对市场环境进行正确的判断,并完成对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装与销售,具有更强的综合性。
3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
3.1 传统艺术进校园
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最年轻一代的支持,提升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质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民族艺术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能够实现年轻群体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青少年对传统艺术的了解程度,而且也能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发挥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育与思想引导中的作用。
3.2 推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结合
现代社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高的比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推进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普及,需要资金力量的支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印记,其与商业的结合一方面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区域、国内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些年,民族旅游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手段,通过在景区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场所,将游客转化为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同时借助游客的移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中的宣传,提高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
3.3 引入政府和民间组织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保护的过程中,党和政府负有重要的使命。在保护的过程中,在政府和民间力量的介入下有效加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政策支持。在新环境下,政府产业政策的调整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加大资金对民族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减少因资金压力造成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力不足;从基础建设的角度来看,民族聚居地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后期旅游产业的开拓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空间。
3.4 重视创新,提升民族艺术的时代感
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下,人民群众自身的需求与审美偏好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变革。在新的环境下,民族工艺美术要想获取发展的空间,必须要重视创新,提升民族艺术的时代属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来看,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融入新时期人民群众所倾向的元素,如在苗族的银饰中加入新时期年轻群体喜欢的“小雏菊”元素,苏绣中旗袍采用新的剪裁。通过创新,民族艺术与时代有了更好的衔接,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具有现实意义。
4 结语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空间与市场等多种问题,但在保护的过程中,根本在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影响力以及与时代的结合度,通过创新的手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实现更全面的融合,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同时彰显其出色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卢靖.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8):40-41.
[2]周树会.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4(9):11,19.
[3]徐燕琴.湖南湘西自治州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角色定位与作用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6(21):6-7.
[4]劉坚平,袁绍成.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艺海,2016(1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