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摘 要: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是学生能够在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得到提升的关键。但是考虑到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写作的初始阶段,学生自身实践经历和知识面较窄等方面的限制,在进行写作时容易出现畏惧和恐惧的心理。所以,在进行日常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科学的方法,注重训练的要点,进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训练要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8-00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8.03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是经研究发现,现如今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父母帮助的痕迹,缺乏学生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脱离了写作的本质。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特点和阶段性格,并抓住作文教学的训练要点,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
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众所周知,新课改实施后,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如今的小学语文作文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仍发挥着主导地位,不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不仅是写作方面,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应当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知,去判断,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表述的,应该是他们对于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只是通过文字这种媒介,将自己的所知所想表述出来。但是如果教师一味地主导课堂,就会使学生的思维的不到锻炼,真情实感不能够很好地表达和展示出来,最终导致在写作过程中无从下手,甚至对写作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学生在以后学习过程中的长期发展。
2.学生的真情实感得不到重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还很小,生活阅历少,心智水平和思维能力水平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所以该阶段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述方式还很缺乏,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过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而并不关心学生对生活的所知所感,这将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的表述,写出的文章只是语言技巧和文字的堆叠,表述空洞,无味,没有生机,并不能真正打动读者,更不能和读者的内心产生共鸣。如若这种方式一直伴随学生的整个小学时期,那么他们的天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可能会扼杀在这段时期,最终失去对于写作的兴趣和激情,对以后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述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使其在人生中失去很多机会。
3.忽视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当代社会情况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技术产品遍布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普遍较弱,不能有效约束自己,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为了不占用课堂时间,往往会将写作任务作为作业,而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往往是习惯于使用电子产品进行搜索,并极度依赖于网上的资料,而不是充分思考留下题目的意义,学生中轻者是套用一些简单的模板,重者则是不假思索地进行抄袭,这种不良的写作习惯不仅使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还会导致学生偷懒的坏习惯,并与新课改的初衷相违背,降低教学的质量。长时间的投机取巧对学生的能力得不到一点提升,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训练的重要性
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写作训练的要点。经研究总结,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训练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小学生应该注重基础积累,基础积累对于写作而言特别重要,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自身的阅历较少,本身知道的文字和词语较少,如果没有足量的基础积累和知识储备,就很难对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行表述,所以基础积累对小学生写作非常重要。其次是写作技巧,在小学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写作技巧起到关键作用,是基础积累的深层次体现。学生在基础积累的基础上,运用写作技巧可以将语言写的更为流畅和富有文艺感。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写作技巧进行较为熟练的掌握,更要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当中。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文字积累还比较少,不能对作文进行深层次的描绘,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锻炼,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为促使学生对写作方面具有长久的发展,必须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的支撑,学习的效率以及学习的时间就会大打折扣,如若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对写作技巧进行探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训练要点探究
1.广泛阅读,培养写作兴趣。兴趣是生活和学习中的良师,能够帮助人们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写作兴趣的培养,只有在兴趣的吸引下,学生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下对写作产生更为进一步的认知。写作兴趣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心底接受写作,喜欢写作,更能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的想法,表述自己的内心,使学生将语文写作作为自己学习中,安置心灵的避风港,促进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使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得到升华。长期坚持写作能够使学生对写作过程产生质的变化,不仅是兴趣能够得到培养,更能改变学生的心性,使他们不在觉得写作是一种负担,而是将自己视为写作的主人。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应该避免强行将兴趣这一观念加给学生,应该善于利用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将学生的现有兴趣爱好资源进行有效拓展,进而扩展到写作上,从而灵活地对写作兴趣进行培养。
由于自身知识的匮乏,小学生对于阅读都是充满期待的,他们的好奇心促使着他们对不同的题材书籍进行尝试,无论是什么性格的学生,他们对于阅读都具有较高的欲望。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把握学生的普遍兴趣爱好,找到合适的主题和阅读题材,让学生在把握主题的前提下自由阅读,能够让学生掌握对同一事物不同表述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自己所阅读的文章进行简要概述,通过写作方式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感知能力,将所看书籍的内容进行重现,表述出自己所想,同时也可以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使得每个学生的内心得到释放,写作的魅力也就能够逐渐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逐渐培养起对写作的兴趣,进而不断进行练习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2.择优选择范文,在仿写中创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适应能力都比较强,对模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又由于仿写优秀范文是提升写作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可以在语文作文培训过程中,为学生模仿提供机会,为学生推荐合适的优秀范文,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指引方向,在提供参考的情况下,减少学生在初步接触写作过程中的迷茫感。因为小学生虽然思维较为灵活,但是毕竟缺少学习经验,又欠缺写作方面的技巧,直接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转换为文字描述会较为困难,在初步接触写作时会显得格外迷茫,他们往往会不知从何写起,导致内心有很多想法,但就是写不出来的通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优秀范文进行精细讲解,通过分析文章中所应用到的技巧和文章的结构,以及用到的写作手法等,让学生对于优秀范文具有细致的了解,以促进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心中形成大致的写作提纲,并逐步详细化,使学生做到在阅读写作要求后心中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同时教师在精读优秀范文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认为非常优美的句子,文章和词汇,以及文章布局进行标注,并分析这种描述好在哪里,是否可以应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将上述标注体进行阐述,并与原文对比,使得学生在自己感悟中对文中较为优美的句式和描述方法印象更为深刻,加深记忆,最终做到学生在自己写作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的目的,并在不断地积累和练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3.结合生活,强化情感表达。艺术创作是优秀作文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与作者的生活实际经历是分不开的。具有了前期仿写优秀作文的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对写作技巧的学习,通过一味地仿写得到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教师还要注重锻炼学生情感的引导,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文字艺术表达出来,并做到能够与范文中的思想产生异曲同工的目的,将范文中的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联系自己的情感,加深记忆,并同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够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使写出的文章富有生命力。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学生在作文字數方面很容易达标,但是太过琐碎繁琐,并不能使读者抓住学生想要表达的中心点,思想散乱,缺乏情感的表达。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学生对于范文的背诵和依靠,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只会堆叠已经背过的句式,没有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阐述学生自身情感为中心,让学生敢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再畏惧写作。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体验生活,加强学生的思想活动,对生活产生更多的情感,进而培养写作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具主观性的写作。
四、结语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应该在小学阶段进行重点培养,这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的初步形成和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又是学生建立写作信心和表述能力的初始阶段,如若能够把握好语文写作的要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语文上的深造。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累经验,总结方法,进一步探索出适合于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写作方式,从而在写作方面游刃有余,减少以后生活和学习上的阻碍。
参考文献:
[1]杨转琴.谈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J].学周刊,2020(2).
[2]马明琪.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
[3]仇茂山.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4]段永龙.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