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 董德兴
【摘要】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各炎症因子感染指标和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5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 根据听诊有无哮鸣音分为喘息组(32例)和非喘息组(23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进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检测, 并进行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75%、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EF75、FEF50、FEF25)指标的检测, 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 分析血清各炎症指标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喘息组患儿TNF-α(80.17±0.42)pg/ml、IL-6(181.23±13.42)pg/ml、IL-10(22.19±5.21)pg/ml、IL-13(182.44±12.67)pg/ml均显著高于非喘息组的(60.55±4.84)、(86.22±8.37)、(16.88±3.57)、(152.19±11.21)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患儿VC、FEV1、FEF75、FEF50、FEF25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喘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TNF-α、IL-6、IL-10、IL-13与VC、FEV1、FEF75、FEF50、FEF25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兒血清各炎症因子指标和肺通气功能之间具有负相关, 即感染指标越高则意味患儿肺通气功能指标越低。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血清炎症因子;感染指标;肺通气功能;相关性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22
支原体肺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影响, 并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肺炎[1]。临床研究发现, 由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不明显, 或被其他症状所遮掩而容易出现误诊;而且随着感染的发生, 还会导致各类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2, 3], 可见对患者炎症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变化进行判断成为临床衡量治疗效果以及对治疗结局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4]。本文就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各炎症因子感染指标和肺通气功能相关性展开专项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5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因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而前来就诊;②均符合临床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 且经影像学、血清学诊断确诊;③患儿临床资料完整;④患儿神志清晰且沟通、配合能力正常;⑤患儿监护人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自愿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儿存在非支原体感染之外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②入组前15 d服用过影响研究指标的药物者;③患儿存在严重肺部器质性病变;④患儿存在严重影响肺功能的胸廓畸形或胸部外伤者;⑤患儿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⑥患儿监护人拒绝本研究者。将患儿根据听诊有无哮鸣音分为喘息组(32例)和非喘息组(23例)。喘息组患儿中男19例, 女13例;年龄0.6~7.0岁, 平均年龄(4.03±2.24)岁;平均病程(4.02±2.76)d。非喘息组患者中男13例, 女10例;年龄0.5~7.0岁, 平均年龄(3.97±2.18)岁;平均病程(4.08±2.81)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第一时间接受血清炎症因子检测, 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日本HITACHI公司生产的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江苏宁波美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对应试剂, 严格按照仪器、试剂的使用说明和步骤, 通过ELISA进行TNF-α、IL-6、IL-10、IL-13的检测。所有患儿均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肺功能检测仪对VC、FEV1、FEF75、FEF50、FEF25水平进行检测;上述指标均检测3次后取最佳值。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指标(TNF-α、IL-6、IL-10、IL-13)及肺功能指标(VC、FEV1、FEF75、FEF50、FEF25)进行比较, 分析血清各炎症指标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喘息组患儿TNF-α、IL-6、IL-10、IL-13均显著高于非喘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喘息组患儿VC、FEV1、FEF75、FEF50、FEF25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喘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患儿血清各炎症因子指标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TNF-α、IL-6、IL-10、IL-13与VC、FEV1、FEF75、FEF50、FEF25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支原体肺炎的具体发病病因仍在研究中, 但值得肯定的是支原体患儿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免疫反应, 因此临床对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多依赖血清学进行诊断[5]。任一帆等[6]在研究中提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通过血清干扰素-γ、IL-6、IL-8及乳酸脱氢酶的方法来进行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由于发病年龄较小, 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 因此造成其临床症状并不显著, 容易出现误诊;虽然也有研究指出细菌培养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金标准, 但由于生长周期长且鉴定较困难, 所以临床实际应用价值并不高[7]。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血清学检测不仅具有检测时间短, 且灵敏度较高[8]。本研究在选择血清学炎症因子指标并没有选择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 是因为IgM抗体就有一定滞后性和假阴性, 尤其其抗体产生大多在5~7 d;同时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多属于自限性感染, 故抗体水平普遍较低, 难以检测[9]。据此, 本研究将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早期的血清炎症因子感染指标选择为TNF-α、IL-6、IL-10、IL-13, 结果显示, 喘息组患儿TNF-α、IL-6、IL-10、IL-13均显著高于非喘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认为对支原体感染患儿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感染指标不仅能够及时了解患儿的疾病发生程度, 同时也能够对治疗方案是否见效起到重要的参考依据[10]。
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感染后容易出现肺功能的异常改变, 如咳嗽、喘息等症状, 因此本研究将支原体患儿按照有无喘息进行分组比较, 结果显示, 喘息组患儿VC、FEV1、FEF75、FEF50、FEF25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喘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感染的加重, 尤其是炎症因子的反应, 使得患儿的气道损伤或狭窄症状较为明显, 因此患儿不仅出现气流受限的表现, 而且在肺部听诊中也能够清晰闻及明显的哮鸣音[11]。陈彤等[12]在研究中指出, 通过早期和动态的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情况, 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TNF-α、IL-6、IL-10、IL-13与VC、FEV1、FEF75、FEF50、FEF25指标之间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P<0.05)。證实了炎症因子感染和肺通气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故加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感染水平检测以及结合肺功能指标改变对临床患儿病情的进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各炎症因子感染指标和肺通气功能之间具有负相关, 即感染指标越高则意味患儿肺通气功能指标越低, 因此临床上需要重视上述之间的检测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碧红, 戴科娜, 杨好好, 等.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浙江医学, 2019, 41(11):1194-1196, 1200.
[2] 祁红梅, 刘继凯, 路娟. 125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 32(3):302-304.
[3] 陈微, 郏丽娜, 管敏昌, 等.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细胞学计数及肺炎支原体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药, 2017, 12(3):351-355.
[4] 桂媛媛, 李晓春. 肺炎支原体DNA、C反应蛋白以及血清炎性因子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9):1748-1749.
[5] 郭艳梅, 李晓春. 细胞因子谱、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安徽医药, 2017, 21(5):900-903.
[6] 任一帆, 银羽, 张传新, 等. 3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 27(23):3411-3413.
[7] 吕静.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6):107-109.
[8] 郑茂, 陈瑶, 符佳.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早期临床特征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中国医药, 2017, 12(10):1499-1502.
[9] 潘莉, 朱敏, 邰建飞.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7,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3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安徽医药, 2019, 23(1):132-135.
[10] 孙兰芳, 刘德山, 于海涛.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及血清抗体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3(1):107-109.
[11] 徐时芬, 吴超雄, 钟蒙蒙, 等. 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 33(22):1699-1702.
[12] 陈彤, 尚云晓, 李书娟. 不同严重程度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7, 44(12):896-900.
[收稿日期: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