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分析

2020-10-12 14:25蔡贵顺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蔡贵顺

【摘 要】数学作为开发智力、激活思维的重要工具,作为学习其他科目的跳板,在诸多基础课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教育部门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被视作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以学定教”随即提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教师应具备师生平等的意识,充分借助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经验,以相对直观、具体、形象、活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帮助他们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简单来说,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为有序推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考量其知识基础、能力水平、预习程度、心理特点等因素来制订课程计划。本文对其具体实践策略展开了分析。

一、转变师生思想观念

无论是从教学角度还是学习角度来说,教与学都是不可分割的。换言之,“以学定教”不仅是教师应落实的策略,更是学生应形成的意识。以此为基础,在教师转变授课模式,从“主导者”向“引导者”角色靠拢的同时,学生也应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跳出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模式,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也就是说,学生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工作,向其报告自身情况,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自我调整与监督,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以此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以兴趣激发为基础

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小学生的表现经常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由于对世界的认知不足,他们对新鲜、未知的事物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往往在首次接触数学知识时热情高涨。但也正因为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盲区,他们会在学习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时出现困惑,进而衍生出枯燥、乏味之感及逃避数学学习的情绪,弱化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受好奇心驱使,他们极易受课堂外部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出现“走神”“溜号”等行为,这无疑会阻碍其能力的提高。对此,数学教师应深入分析他们的兴趣需求,从兴趣点着手加以引导,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的目光始终集中在课堂上,以此保证课堂活力,实现“以学定教”。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送我们回家”的小游戏。教师可以准备苹果、草莓、香蕉、铅笔、橡皮、短裙、毛衣、卷笔刀、玩具熊、小汽车、熊猫等卡片,组织他们分别将其送回贴有水果、玩具、文具、交通工具、动物等指示语的“家”中,激发他们的分类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他们将试卷、教材、作业本等学习材料按学科分类,使其感受整理与分类的魅力,进而对数学分类方法产生好奇,并将该思维应用到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促进他们良好个人习惯的形成。

三、以提出问题为辅助

数学一向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基于此,结合小学生对未知事物较为好奇的性格特征,教师可以在讲授新知识前,提出与即将讲授的内容相关的问题,提前使学生产生疑惑,激活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此,他们能带著疑问进入课堂学习,带着获取答案的目的,跟随教师的节奏学习新知识。但是,在提出问题时,教师应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即问题是否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支撑他们理解并探究问题,问题是否具有指向教材新知识的教育意义等。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候有没有分过蛋糕啊?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分一下蛋糕吧!然后,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蛋糕图片,分别构建分给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的不同情境,引导他们公平地把蛋糕分给每一个人。在该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应该分给每个人大小相同、同样多的蛋糕”。进而,教师可以提问:那你们知道这种“平均分”在数学上应该怎么表达吗?我们应该怎样用数字与符号表示一半或者三份中的一份呢?引导他们产生思考。在听取、梳理学生的答案后,教师便可以向其讲解:对于这种“平均分”现象,我们可以用分数表达,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把蛋糕切成两半,其中一半分给一个人,他现在拥有的就是12个蛋糕。把蛋糕分成三份,分给一个人一份,他拥有的就是13个蛋糕。但如果分给他两份,他拥有的就是23个蛋糕。随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提问:那你们猜一猜,五份中的两份、七份中的四份分别应该怎么表示呢?鼓励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进行猜测并思考,在其给出“25”和“47”的答案后,教师便可以进一步解释分母与分子的概念及关系。如此,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与不断的问题引导中,学生的积极性能被充分调动,教师也能时刻关注到他们的表现,了解其知识掌握情况,这对于提高整体学习质量大有帮助。

四、尊重差异并鼓励实践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前文所言,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该前提条件下,实践也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水平的必要手段。因此,践行“以学定教”策略,重视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融入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的形式参与实践,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来探索知识、应用知识。同时,教师应认识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是有差异的。在安排任务并鼓励实践时,应尽可能地选择生活化、趣味化的元素,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打乱分组,以此促进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为其个性化发挥与合作能力提高开辟便捷通道。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与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买东西”的实践情境,利用周围的物品将课堂打造成“模拟超市”,并对相关物品合理定价,引导他们模拟购物。如定价矿泉水2.2元一瓶、笔记本3.4元一本、橡皮0.5元一块、格尺1.6元一把、文具盒8.9元一个、铅笔1.3元一支等,引导他们用10元钱模拟购买多种物品。学生安排花销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计算的过程。他们既可以在计算2.2+3.4+1.6+1.3+0.5=9后购买除文具盒以外的其他物品,也可以在计算8.9+0.5=9.4后买下文具盒与橡皮。如此,在源自生活实际、贴合认知水平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对小数的认知与计算能力均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学定教”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小学数学教师应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因材施教”原则,从学情出发制定课程任务及目标,构建和谐、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需要,根据他们的个人情况科学选择最合适的授课方法,平衡教学起点,兼顾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他们展开主动、积极的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以此达成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温志旺.让数学教学踩着学情的节奏起舞[J].中国民族教育,2017(02).

[2]赵国平.以学定教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学刊,2017(05).

[3]张忠.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N].黔西南日报,2019-07-15.

[4]尹文明.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4).

[5]王生祥.以学定教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J].文教资料,2018(34).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