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曦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两国在长期的交往之中保留了大量的同形词。据日本的常用汉字表(1981)记载,日语中的常用汉字数量为1945个。像这样大量的常用汉字的存在减少了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日语习得。
笔者承担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的二外日语教学工作,教学对象主要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二外日语教学时笔者注意到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二外日语时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照搬汉字词作为日语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注意不到中日汉字的微妙不同,甚至曲解日语词汇的意思会影响对日语的学习和掌握。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词汇分析,从中日同形词的概念和分类入手,探讨中日同形词对日语习得的正负迁移影响,并由此提出对今后中日同形词教学的思索和建议。
存在于中日两种语言中的字形相同的汉字词汇叫做中日同形词。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类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日本,尤其是在隋唐之后中日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日本从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大量吸收和借用中国汉字词汇,在中国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创造从而产生了日本的假名和汉字。另一类是源于近代留学于日本的先进人士,他们将产生于日本的汉字表达引入中国,这种从日本借用的汉字词汇主要以和制汉语为主。所谓和制汉语指的是日本人自创、用汉字表记的汉语词汇。如社会,科学,技术等用语都是属于和制汉字词。
中日两种语言的频繁接触与交流造就了大量的中日同形词。就分类而言中日同形词可以分为同形同义词(意思一致),同形类义词(意思部分一致),同形异义词(意思完全不一致)三部分。
(一)同形同义词
中日同形同义词指的是日语和汉语在书寫和意思上是一样的。这类词以植物,动物等专有名词为主。以下小节同形词选自《新版中日交际标准日本语(第二版)》,释义参考《现代汉语大词典》和《新明解国语词典》。
例:(1)健康(中)/健康(日)
中文释义: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
日文释义:肉体的、精神的な異状が無く/肉体和精神上没有异常。
(2)简单(中)/簡単(日)
中文释义:
①单纯;不复杂
②经历,能力等平凡
③疏略草率。
日文释义:
①単純で、理解や扱いが容易であること。/简单,单纯或处理起来容易。
②時間や手数のかからないこと。/简单,简便,轻而易举。省时省事。
(二)同形类义词
同形类义词指的是词汇中的中日文意思有部分是一致的。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意思上有部分重叠,第二类是中文意义多于日语,第三类是日语意义多于中文。根据此三类以下分别举例进行具体说明。
1.意思有部分重叠。
入门(中)
①进门
②只学问或技艺得到门径
③ 只为初学者指示门径的书。如医学入门;摄影入门。
入門(日)
①門の中に入ること/入门,进门,进入门内。
②教えを受けるために、弟子になること/入学。投师、入门、师从、从师学习。
学徳に慕って入門する(因仰慕学问品德而投入门下)。
③ その事に初めて取り掛かること。また、そのための手引き/入门;初次着手某项工作,一直为此进行的辅导、启蒙。例:入門書
2.汉语义项范围要广于日语义项范围。
表现(中)
①表示出来;显现出来。
②故意显示出自己的长处。
③指表现出来的行为,作风或者言论等。
表現(日)
①内面的·主体的な思想や感情などを、外面的·客観的な形あるものとして表すこと。また、その表れた形である表情·身振り·記号·言語など。/表现,表达,显现,描述,抒发。把内在的,主体的思想感情等,作为外在的,客观的有形物表露出来。亦指作为其表示形式的表情,姿态,记号,语言等。
例:愛情の表現(爱情的表达);感情をすなおに表現する(真挚地表达感情);力強い表現に満ちた詩(充满表现力的诗)
由此可见,【表现】一词,汉语和日语均有表现表达之意,但是汉语的义项要广于日语的。汉语中第②个义项“故意显示出自己的长处”是日语所没有的。
3.日语义项范围要广于汉语义项范围。
一味(中)
①药方上每一种药称之为一味。
②单是;只是。
一味(日)
①仲間。一党。主に悪人にいう。/一伙儿,同伙。伙伴,同党,主要指坏人。
例:泥棒の仲間(小偷的同伙)
②一種の味わい。ある種のおもむき。/一味,一股。一种味道,某种趣味。
例:一味の清風(一股清风)
③漢方で、一つの薬種。/一味(中药)。中医中的一种药物原料。
由此可见,在指一味药的时候,日语汉语词义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日语的一味的第①个义项“一伙儿,同伙,伙伴”和第②个义项“一种味道”是汉语此词所没有的。从词性而言,日语的【一味】多用作名词,而汉语的【一味】多用于副词,指单纯的,只是。
(三)同形异义词
1.意思完全不同
暗算(中)
暗中图谋伤害或陷害。
暗算(日)
筆算や珠算によらず、頭の中で計算すること/心算。不依靠笔算或珠算,在脑子里进行计算。
合同(中)
一般指的是当事人之间确定各自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可用口头,书面等形式订立。合法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又叫契约。
合同(日)
①二つ以上のものが一つになること。また、一つにすること/联合,合并。两个以上的事物合而为一,亦指合而为一。
②「数」二つ以上の図形が、形と大きさにおいて全く同一で、重ね合わせえること/合同,叠合,全等,相合。两个以上的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
2.意思没有对应
同形异义词里还有一部分是日语中存在而汉语没有的词汇。例如“愛想”,“怪我”。
愛想(日)
①人に対する応対の仕方。好感をもたれる言葉遣い、表情、態度など/亲切,和蔼。待人接物的做法,令人产生好感的措辞,表情,态度等。
例:愛想がいい(和蔼可亲;会应酬)
②人を喜ばせるための言葉や振る舞い/恭维,客套,殷勤。使人高兴的言辞或举止。
例:愛想をいう(说客套话)
③相手に抱いている好意/亲近,对对方所怀的好意。
例:愛想が尽きる(厌弃;厌恶)
④特別な心遣い·もてなし·心付けなど/关心,招待。特别的关怀,款待,提醒等。
例:何の一つもございませんで
怪我(日)
①不注意などのため身体を傷つけること。また、その傷/受伤(因为不小心而)弄伤身体,亦指如此所受的伤。
②間違ってしたことや何気なくしたことから、偶然に好結果がうまれること/歪打正着;因祸得福。做错的事或无意中做的事偶尔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正如以上所分析的中日同形词的存在,在帮助学生进行日语学习的同时,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使用中日同形词的时候,同形近义以及同形异义词的错误率较高。像这样的母语迁移在日语学习者中广泛存在。母语迁移涉及到的一个理论即语言迁移理论。该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语言学家赖多斯和拉多提出的,指学习者在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语义、语言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一种现象。语言迁移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母语对目的语的习得起促进作用时,这种迁移是正迁移,反之当母语对目的语的习得起阻碍作用时,这种迁移则为负迁移。母语与目的语相似特征有助于正迁移的发生,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而母语与目的的差异会导致负迁移的发生,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一)同形词中的正迁移现象
就日语学习而言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这里词汇时,只需要凭藉所掌握的母语知识,就能准确无误的理解和使用的词汇。例如“数学”“学生”“去年”等这些既不需要去查阅工具书,也无需教师对此义和用法等做过多的讲解。这是母语的正迁移现象,提高了日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率。
(二)同形词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
有些日语词汇是由中文的繁体字写成,学习者在看见这些日式汉字的时候容易产生望文生义的现象,例如“丈夫”“最低”“大事”等。这样的先入为主会导致对日语学习产生不利因素。误用较高的词汇所带有的母语色彩浓厚,学习者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从而会干扰对词义的正确把握。
笔者认为身为日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一)在学生学习日语的初始应该着重强调注重中日汉字及词语的异同点,尽量排除母语干扰,养成用日语思考的习惯。(二)加强学生对日本历史、文化等的了解,从文化差异入手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中日同形汉字的区分。(三)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重点解释同形词在中日语言中的用法和異同点等,通过多举例的方法,让学生在句子中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四)教师自身要对中日同形词要有足够的了解,有扎实的日语教学功底,在日常教学中收集同形词误用的情况,引导学生除了通过日常的学习内容外,也可借助动漫日剧等双语字幕资源等进行日语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学习的敏感度。
学生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会给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而中日汉字自古以来互相借鉴,互相影响,就植根于汉、和两种文化土壤的中日同形词教学而言,教师只有对两国的历史和文化追根溯源,了解充分才能游刃有余的进行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在今后的日语教学中遇到中日同形词不能只看词条上对应的中文解释,而应通过查阅大量的例句,从语意,语感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同形词的理解,深入思考可能会造成的误用以及产生的原因。教师必须要加深对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对中日同形词的进一步掌握。
参考文献:
[1]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3):19-23.
[2]任宏昊.中日同形词的差异种类[J].学周刊,2014(16).
[3]王晓.关于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增刊增001号.
[4]赵晓春.母语负迁移引发的日语词汇学习偏误—以中日同形词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5]刘莹.中日同形词的习得与语言迁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本文系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新时代背景下中日同形词在三语习得中的迁移作用研究——以英语、商务英语(本)专业第二外语日语学习者为例》,课题编号:QY19RB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