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金陵四月天

2020-10-12 02:42张霖坤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山陵南京历史

举凡国人,对南京大多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情。当她还被称之为“建康”或“金陵”的时候,她几乎独自托举起了古代中国乃至近现代中国长江以南最为辉煌璀璨的历史。

桨声灯影的秦淮波涛,不知涤荡了多少峥嵘岁月下的胭脂血泪;固若金汤的石头城墙,不知目睹了多少金戈铁马下的王朝兴衰;从坐断东南的虎踞龙盘到烟雨濛濛南朝诸佛寺,从雕栏玉砌下低吟浅唱的李后主再到总统府上猎猎生风的青天白日旗,她是熠熠生光的六朝古都,更见证了中国历史步履维艰的沧桑分合。

也许是名字里带有“霖”字的缘故,我似乎天生就喜欢水。在我看来,水是智者的象征,在叮咚声中警示着光阴的短暂,在流动中诠释着润泽万物的永恒。一座城市哪怕有再多的高楼大厦,只要缺少水,就会显得没有灵气,缺少灵魂。万里大洋漂泊,三江五湖泛舟,山涧清溪钓鱼,都市细雨漫步,是我一直以来迷恋的意境。南京毗邻长江坐拥江淮,水陆位置之形胜自不必说,而巧的是自己这次抵达南京时,恰逢春雨拂面,一片清凉飒爽之意让人心情舒畅,丝丝细雨浸润着每一寸有故事可说、有历史可讲的土地,古城墙的轮廓也在烟雨中变得朦胧,城墙下白衣乌鬓的女子虽早已作古,然而烟波浩渺的玄武湖与东去的涛涛江流让城市的每个角落的每一分空气都带着一丝湿润,蜿蜒纤细的护城河像宫女衣襟上的腰带般起到了正衣塑形的作用,让这座城市显得清瘦骨干却又不乏挺拔朝气。

入明孝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翠葱茏的独龙阜玩珠峰,大自然的钟灵毓秀与气势恢宏的古墓浑然一体。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完全从底层摸爬滚打而终成一代开国君主,而同样被打上草根标签的刘邦好歹曾经做过故乡的泗水亭长,心中或多或少还有一份基层职场新人渴望升迁的太平梦,公务闲暇时也定与同县好友萧何,卢绾,樊哙等人饮楚酒唱楚歌,有着一份洒脱与畅快,可朱元璋本人所处的环境,让他连睡个安稳觉,做个发财梦的时间都没有,急剧尖锐的社会矛盾与自己颠沛流离却又不甘现状的人生经历,让他扔掉了经书,走出了佛寺,跨上了战马,挥起了战刀,任血染黄沙泪水化作狼烟。后人对这位开国君主多有贬损之词,诟病他的专横武断、猜疑成性、滥杀功臣。但抚摸岁月的创伤和淤泥下的过往后,我只能说,历史只留给他弹指一挥间的生命,起点比绝大多数开国君主都要低得多的他在进行王朝框架的草创设计中只能选择一边给自己补课,一边给臣僚上课,历经太多杀伐征战才坐得皇位的他已经习惯了用放大镜看待人性中的邪恶与贪欲,除了自己的权力,他不相信别人任何口头上的效忠之言。恐怕也只有帝王陵前位那位侧卧的美人,陪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无言又无眠的漫漫长夜。

中山陵是怀着敬仰的心态去的。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天下为公”的品质无须多言,自是受到世人的敬仰和崇拜。中山陵竣工后,每年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人士都前来拜谒。中山陵见证着国父孙中山为反对满清贵族的专制统治,反对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推崇民主共和、民族平等而不断奋斗的丰功伟绩,也见证着近代中国革命者们先忧后乐拳拳爱国之心。巧的是游人背靠中山陵,正面对着的就是紫金山,极目远眺,视野开阔,漫山苍翠,层林碧染。眼前山水的天高地广,衬托出了个体的微不足道;眼前自然的亘古长存,反观出了人生的白驹过隙;眼前盛景的无限长久,反衬出了彼此的有限短暂;眼前时空的高远深邃,证明了人类文明的浅尝辄止。而面对有限而短暂的人生,不空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怀古伤今之牢骚,而是让后人感受到触摸到先贤们胼手胝足的实干身影与筚路蓝缕的探索历程,这也许就是中山陵的自身魅力所在。

不可否认,博物馆是一个地方人文历史的载体和浓缩。无论是南京博物院琳琅满目的展品,还是总统府里逼真的画像,也或梅园新村纪念馆内字迹斑驳的书信与档案,都是今人对前人的幽远追思,对串起文明脉络的执著探寻。想来是很神奇的,几千年前人们挥过的刀,舞过的剑,扛过的锄头,系过的绳子,拎过的桶,推过的车,裹挟尘土而来,被奉若至宝而一一陈列。博物馆的意义就在于当看到这些穿越了历史的物件时,可以联想起那些摩挲过石料木块的手,联想起他们用染料勾描出的图案,想起他们所希望记录下来的缓慢时光,想起他们用匠心书写的寻常巷闾的琐碎日常;静浮着时光的空隙,默念着幽远的回忆,穿过悠悠岁月的蒹葭苍苍,为游人撩开时光之外先辈们的神秘面纱。在博物馆里,游人与古人同欢乐共思索,痛古人之所痛,爱古人之所爱。就算是角落里名字最拗口,最让人难以记住形制与功能的古物,其背后也必有一段值得为后人记录的故事。

南京不管城东城西,不论何朝何代,始终有着令人心驰神往的风情,这是一个神奇的江淮名城,这是一个包容南北,勾连古今的六朝古都。如余秋雨先生所言:“南京当然也要领受黄河文明,但它又偏偏紧贴长江,这条大河与黄河有不同的性格。南京的怪异,应归因于两条大河的强力冲撞,应归因于一个庞大民族的异质聚汇”。即便是在南京城内,这种包容下的异质也是随处可见,城东还是车水马龙、繁弦急管的都市生活,城西就可一改彼岸风采,丝竹悦耳吴茶润喉,典雅端庄却又不呆板生硬;这又是一个令人敬畏的的历史名城,从大屠杀纪念馆到雨花台烈士陵园,从玄武湖公园再到大报恩寺,从南京鼓楼到秦淮河,从老门东到1912街区,一路的厚重和积淀,一路的芳华和沧桑,眉宇潇洒自信,面孔深沉苍劲,步履蹒跚坚定,一步步迈向了今天。

历史就是南京的灵魂。余秋雨先生还说过:“中国做过都城的城市那么多,有哪一个能像南京一样有如此强悍的生命力,直到现代还一会儿被倭寇血洗全城,一会儿在炮火中作时代性的诀别,一次次搞得天翻地覆死去活来”。一个南京的历史,就是北方之豪和南方之秀交织的历史,就是岁月沧桑和缠绵悱恻并存的历史,就是兵连祸结和金粉佳艳共生的历史,这些都让南京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灾难的泥泞上重新站立,立志重塑长江水下、淤泥层里的昔日繁华,因此她虽然有过刀光剑影的的战争摧残,虽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无情蹂躏,但她依旧在岁月的门缝中挤出了自己的身影,把历史记录得更加透彻,把眼睛擦洗得更加铮亮,把视野开拓得更加广阔,把文明传承得更加久远。即便在今日,南京也于低调中前进,安稳中攒劲,在量变中积累,在质变中突破,一派从容,一路轻快,顺着经验走,绕过坎坷走,怎么劳损少怎么走,怎么让人愉悦怎么走,只求把现代生活过慢,把历史日子过透,守得一方文化,造福秦淮万家。因此南京让人沉醉的就是她的历史,她那纵览千古睥睨八荒的历史,那种千年不变的高雅气质,那种令游者敬畏的气度与风采。

张小砚有句名言说得好:“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或灵魂,须有一样在路上”。那么在我看来,一次南京之旅,仿佛一场永不可能醒来与永远不愿意醒来的梦,一闭眼,满脑子都是南京苍郁的山峦,高耸的白桦,厚实的城墙。

一次南京之旅,让我看到了一个勾连古今历史名城的新与旧、中与外的和谐共生,不管是好是坏,过去还是现在。

一次南京之旅,让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个人与一个城市都是一样的,那些内在的魅力,那些对蹉跎岁月痕迹的遗留与对那些来自不同时间与空间文化上的调和,总会让一个人、一个城变得更加富有韵味。

最美人间,当属金陵城的四月天。

作者简介:张霖坤(1995.07.04)男,汉,陕西西安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中山陵南京历史
南京比邻
游中山陵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九间堂
风雨90载中山陵
新历史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中山陵为何无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