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角度谈文献展的呈现与表达

2020-10-12 02:41徐杰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策展展品材质

徐杰

本文所提及的文献展并非是以“卡塞尔文献展”而衍生的当代艺术展览,而是泛指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各种主题、文物、文献等综合呈现的专题文献展览。随着我国展览数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文献展也成为了市民学习、娱乐的重要方式。而文献展的主题也越来越细分与专业化,有以微观历史为主题的(如大学、医院、企业的历史呈现),有以地方志为主题的(如街道社區、文化地理意义上的区域的文献综述),还有以历史名人等为主题的文献展。在林林总总的文献展中,笔者作为一个多年从事会展设计布置行业的从业者,希望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些感想与反馈。

策展思路的学术水平高低是文献展水平高低的最为关键因素。策展人或者学术主持成为控制展览质量的掌舵人。在很多的文献展中还没有普及策展人制度,因为很多主办方认为只要将准备展出的物品进行陈列即可,很多情况下是承办方直接对接展务公司,但这其实会大大削弱展品在展览中传达的信息与整个展览表现效果。很多展览也会简单地使用时间线作为展览动线的布展安排,而在时间轴上的文献,也是有大小、材质的不同,有多少比例轻重的不同,简单的陈列也会让人觉得过于直白与简单。以《以新闻的名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0周年文献展》策展人张力奋先生则在展览展线上复合了3条时间线:世界以及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报纸上的呈现、中国新闻史、复旦新闻学院院史,而这3条主线都将用新闻发展中曾经举足轻重的媒介、报纸与杂志来综合呈现、而中国新闻史与复旦新闻学院院史则还配有老照片原件、手稿、档案原件、媒体设备等。这3条线的综合,正好扣住了“以新闻的名义”这一主题。可见,文献展要从简单的展品陈列方式中走出,由于文献展的专业性特别强,必须由该领域的专业学养来构架整个展览的表达,让所有展品在上下文中引发更多思考。

随着展览物料的愈发多元化,也给予文献展示陈列更多的可能。由于文献的特殊性;如正反面书写文档,需要展示内页的书籍等,如果采用简单的柜藏、展览的效果会很单调,因为展示的重点部分、文献的完整性都得到不到体现。可以充分考虑利用展览现场的墙面、顶面悬挂空间、地面等;而对于不能同时展示的页面,可以采用扫描复制的方法。但在展示中,需要在形制上与原件做出区分,明确的告知观者,此部分是仿真复制。此外,现在部分比较差的文献展览中,甚至全部使用仿制品,其实这样做线下实物展览的意义就不太大,不如做成图书或者线上展,可以达到相同的展示效果。而线下实物展,文献的原件展示才能吸引观者实地参观。而布展时,充分理解每一件文献展示的用意,在展览中的轻重比例,用什么样的显现方式是考量展览精致程度的重要标准。

而在为浙江慈溪海通美术馆策划的《中国摄影故事》展览中,策展人构想的是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史、中国照相器材发展史以及中国摄影史中的经典作品作为展览的元素构成,在并不大的展区中,便是充分利用地面、展柜、立面空间让这些展览元素呈现在一条大的展览动线之中。

文献展空间整体视觉设计的重要性,展览视觉设计是为了展品服务,从墙面色彩、灯光布置、文字如何呈现、动线指引、展柜等道具的选择都是构成展览视觉的元素,都将服务于展品的展示。在很多展览上,展品过于密集、呈现的杂乱无章,或者制作了过多突兀的装饰,这些装饰是为了装饰而装饰,本质上都是在削弱展品的展示效果。从细节来说,甚至展签选用什么样的字体、多大的字号,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视觉观感。少做不等于偷懒,留白与纯粹也是一种设计的美学,但很多时候还是不被认可。做多做满做浮夸反而严重的破坏了展览的严肃性与整体性。去掉任何多余的装饰的原则似乎是文献展可以坚持的原则之一。比如笔者参与的《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中,为了保持动线的合理而必须增加的隔断,采用了使用展览中的作品视觉元素,制作在精编布上,就是为了使隔断不要显得太过突兀,而又紧扣主题。

多媒体的使用与考量,多媒体已经全方位的进入展览,视频的播放、扫码可听的展览导览,全息三维的投影,背景音乐的播放无不拓展着文献展的观展内容。而多媒体对展览场地的硬件要求也是很具体的,无线网络信号是否覆盖,展览现场照明是否支持投影机或是电视机,不同点位释放的声音是否过于嘈杂会影响到展览本身,都是需要布展设计的时候反复考量的,本质上这些都是展示的手段,还是要更好的服务于展览展品的本身。而所有的展览,也都要考虑到所有多媒体线槽、开关的隐蔽性,不要让无关的视觉元素出现在展览之中。而在现实的很多展览中,多媒体设备很多时候只在开幕式当天大放异彩,而在较长的展期之中,会出现失灵、无人管控的情况。所以,既然选择使用了多媒体,就必须要向展览维护的技术人员交代清楚维护的要求与准则。不要让多媒体成为展览的噱头,而是要成为扎扎实实的展览内容;同时,这个问题也要求布展公司在多媒体设备的选型上,要充分考虑到展期的长度与使用的频率。

布展材质的准确选择,文献展的展品一般都为具有文物文献价值,并且都是不可再生与复制的。所以在布展材质的选择上,第一需要考虑的便是对于文物本身的保护。文物展中,大多数为纸本、报纸、文稿、照片等,所有需要的接触面的材质,要尽可能地做到无酸,因为酸性的物质会迅速地使纸本变黄变脆,对于文物的保存是不可以接受的。当然,使用无酸材质也会大大地提高布展的成本。此外,对纸本的装裱与装框,也要尽可能地考虑文献的取出与换框的便利;所以在固定画面的时候,尽可能地不要使用背胶,如果一定要使用,也要尽可能地选择博物馆级的水溶胶。第二,展品呈现在展厅之中,视觉的效果收到灯光的影响,而文献的展示,都是要尽可能地避免过多的反光,而随着亚克力制作工艺的不断进步,可以选择泛光少的亚克力作为装框的材质,而整体灯光也要考虑到,强光对纸本的破坏。

导览人员的充分培训,展览中配备导览人员也越来越成为文献展的常规配置,而导览人员或者志愿者需要有严格的培训,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展览的内容与背景知识,并且对导览的时常与节奏有很好的把握。很多展览会将导览词做成文本,便于导览员介绍展览,但导览员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的观众。学生、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的群体是否需要有不同的侧重,则是需要导览员有较好的随机应变的讲课水平,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如上海外滩美术馆,他们常规的将导览的工作分配给馆长、策展人、学者等,使得导览也成为展览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

展览纪念品的开发需要少而精,对于一个文献展,选择什么样的纪念品,对于常规的杯子、环保袋等已经很为常见,而在选型与定量的考量中,不能贪多求快,低质量的纪念品会造成成本的浪费。实用性、美学、成本都要综合考虑,因为在展览结束以后,该展览纪念品就基本不能销售。

综上,一个好的文献展是需要多方位的思考与制作到位,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简易与短期的展览同样可以做到不简陋,但是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专业水准与协同工作,而其核心就是策展人对展览与主题的认识,以及其美学的修养与表达能力了。

作者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展览设计师

猜你喜欢
策展展品材质
展品被盗了
策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工作方式
刚柔并济
《策展哲学》
一个问题的两个状态:关于青年策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材质放大镜电光闪耀亮片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