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提升旅游功能和服务能级的思考

2020-10-12 02:41姚明广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杨浦滨江码头

姚明广

为更好服务市民和游客,提升杨浦滨江旧工业博览带宜居、宜业、宜游环境,将杨浦滨江南段打造成卓越全球城市的标杆区域和世界一流的滨水岸线,成为主客共享的国际化城市滨水休闲空间,本文拟对杨浦滨江南段旅游功能和服务能级现状、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提升的建议。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的总体部署和杨浦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滨江国际创新带建设的总体要求;对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和《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的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总体目标,杨浦滨江围绕“营造可漫步、可阅读、有温度的魅力水岸空间,成为全球城市生活核心的美好舞台,正逐步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杨浦滨江南段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如今杨浦滨江南端的“工业锈带”已旧貌换新颜,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很多老厂房建筑如杨树浦水厂栈桥、毛麻仓库旧址等历史建筑,经过改造提升,老建筑旧貌换新颜,新建筑相得益彰,并初步形成旅游咨询、商业餐饮、文化娱乐等多功能的融合发展,基本满足市民和游客“可达、可游、可憩、可娱”的文化和旅游需求。同时,服务能力日益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拥有是较好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杨树浦已建成驿站7个;同时,以杨树浦水厂栈桥段为主的多处休息亭、多处直饮水设备和便民医药箱等也体现了服务的细节。

在2019年,杨浦滨江还举办了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打“工业风”的杨浦滨江微旅行线路不断升级,持续推出杨浦滨江VR全景游,成功举办管乐艺术节、乐游浦江·游船游览、滨江音乐节、城市马拉松等重大文化娱乐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切实感受杨浦作为近代上海工业摇篮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在改造和升级服务的同时,也不忘重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海绵城市建设卓有成效。早在2018年11月,杨浦滨江即被列为16个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之一。“三道”规划建设中,按照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生态修复改造中保留古树名木、历史遗存,形成湿地公园、雨水花园、乔木苗木及水生植物等为特点的多样化生态景观。

杨浦滨江南段旅游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三工”气质,滨江历史传承不足

杨浦滨江带的最大特色是“三工”,即工厂、工业和工人,杨浦滨江南段是整个杨浦滨江带的缩影,是最具“三工”代表性特色的区域。在杨浦滨江南段的提升改造中,对老厂房、老设施、老建筑的利用需体现杨浦滨江带的时代温度和历史厚度,力求历史文化传承与商业开发利用相互促进,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如何深入挖掘历史遗存、场所精神、工艺流程等百年工业历史文化元素,体现“三工”气质,使历史和未来在现实中产生真实、自然的链接,是杨浦滨江南段改造提升中需着重思考的内容。

2.缺乏码头文化,滨江故事挖掘不够

杨浦滨江带的第二大特色是旧址“码头”文化集聚。挖掘码头文化、喊好“码头号子”,在今天就是“讲好码头故事”、做好“码头文化大餐”。目前的码头建设利用中,存在过度商业化、对码头文化的体现不足、公众的参与不够等问题。如秦皇岛路游船码头的8幢建议保护性历史建筑现有的功能业态与码头历史无关,缺乏“码头”文化特色,作为公司办公经营场所的特点决定公众无法進入。东方渔人码头新老建筑的业态设置亦存在对历史文化挖掘不够的问题。

3.缺乏旅游主题,滨江形象亟待确立

国际上成功的城市滨水空间改造都有特色鲜明的主题,如旧金山渔人码头、新加坡克拉码头、伦敦金丝雀码头等,或餐饮、或创意、或商业。杨浦滨江的旧工业博览带主题鲜明,与黄浦江滨江其他区段相比,南段现有各建筑功能业态混杂,相互之间互补性连续性不强,功能聚集效应较弱。如何以杨浦滨江带的文脉、地脉、水脉为基础,确立能够代表杨浦滨江南段特色的主题,是未来旅游发展成败的关键。

4.缺乏运营管理,滨江服务仍需加强

首先是滨江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在专业知识技能、安全管理常识、精细化管理能力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其次是展陈方式与游客的参与体验结合不够,以市民和游客为本的服务意识仍需加强;最后是滨江旅游运营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旅游标识系统不全、不清、不准,旅游安全贯彻得不彻底不深入,旅游厕所建设的人性化、合理化和智慧化程度不够,无障碍旅游建设任重道远,游客休憩驻留空间不足,人性化建设不够等方面。

杨浦滨江南段旅游功能和服务能级提升的建议

1.紧扣“三工”主题,打造智创科技的工业文化博物馆群

以滨江“三工”历史建筑为载体,以学生和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对象,注入科技娱乐、研学教育、工业体验、创意设计等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功能,打造滨江工业文化博物馆群落,形成杨浦滨江南段独特鲜明的旅游主题。

首先是对“三工”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形成系列博物馆群落,展示滨江百年工业历史的辉煌成就。德国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可提供类似借鉴,如措伦采煤厂基本保留了原厂区的所有建筑、环境和景观,将旧厂房翻修一新用于展示工业流程,并利用废弃的火车和铁轨改造成园区的游览工具,参观者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以矿工身份参与煤矿工作、体验生活等;“亨利”钢铁厂由一个废弃的钢铁厂变成露天博物馆,蒂森钢铁公司所在地废弃的储气罐改造成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杨浦滨江南段可依托船厂、纱厂、自来水厂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改建,其厂房、设备、设施,以及建设运营背后的故事,是传承工业记忆的重要载体。如利用上海船厂浦西分厂旧址现有的旧厂房改造为上海船厂博物馆,集船舶史迹、水运科普、文化演艺和休闲体验于一体;再如把杨树浦水厂内的上海自来水科技展示馆扩容升级改造,对市民和游客开放。

其次是注入参与性体验性较强的功能,形成历史建筑与游客之间的有效互动。如上海自来水厂博物馆与水质检测、水环境保护、水处理过程相结合,上海船厂博物馆与船模设计制作、内河运输与海运船舶知识普及、水手夏令营活动等相结合,毛麻仓库博物馆与纺纱体验、渲染等工艺体验结合,最大限度提升和满足市民与游客的兴趣,延长驻留时间。

最后是科技创新升级,从参观体验到参与设计,最终是培养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培育科技创新的新时代工匠,再现“产业工人”的时代风采。

2.讲好码头故事,建设业态复合的码头文化体验项目

杨浦滨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讲好码头故事、传承码头记忆,打造具有生活气息的老上海码头生活场景,是杨浦滨江南段成为有历史、有文化、有活力的生活水岸的重要内容。

如若在东方渔人码头建立“渔文化博物馆”,融渔人码头餐饮休闲和水上游船体验于一体;再如在秦皇岛路游船码头选取1至2幢历史建筑改造成为“杨树浦码头博物馆”,进行世界码头博物文化展示展陈,融入船模和船舶文化体验设计等体验,集码头民宿接待、码头夜景演艺、码头创意办公等“码头文化”主题于一体,形成业态复合的码头文化体验区。例如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明华轮项目以停驶的“明华轮”为载体,建筑面积达16239平方米,主要经营酒店、大型主题酒吧、世界各国主题风味餐厅等,形成复合的码头文化展示与体验综合体。

3.引入新兴产业,培育世界领先的绿色健康产业廊道

杨浦滨江生态环境良好,滨水岸线丰富,公园和绿道系统完备,是天然的城市体育健身和康养休闲场所。契合杨浦区乃至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依托滨江地段现有养生养老资源,以健康管理为核心,形成集健康管理、文化静养、养老居住等为一体的杨浦健康旅游产业园,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绿色健康产业走廊,承接杨浦百年工业的工人集聚效应,助力杨浦区推进养老健康产业发展。

4.对标国际典范,塑造时尚活力的国际滨江生活岸线

对标伦敦泰晤士河岸、巴黎塞纳河岸等国际滨水旅游开发典范,杨浦滨江南段的产品建设,应更加体现时尚、动感、活力的特点,将滨水岸线、文化创意、夜景生活、休闲空间等内容相结合,形成景点建设、游线串联、组团发展的格局。同时根据游客特点、消费能力等个性特征,提供更为丰富的游憩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借助“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大型文化展陈活动的举办,通过景观小品、场景营造、专场活动、主题研讨等形式,将专属于杨浦滨江南段的“工业、智慧、创新”等人文品质进行智能升级再现,塑造杨浦滨江南段独特标识和文化品牌,打造富有影响力的杨浦滨江文创品牌高地。通过滨水公共空间功能提升,打造国际风情滨水酒吧街,引入餐饮、酒吧、秀场、便利店等功能业态,辅以夜景灯光、音乐、绿植等景观环境,建设创意滨水岸线,点亮滨水夜生活,用科技点燃滨江夜游经济。

5.坚持开放属性,完善主客共享的公共服务产品体系

不忘“杨浦滨江沿线公共空间设计和开放”的初心,保持沿江建筑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分享杨浦滨江南段建设和规划的成果。

完善游客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位于秦皇岛路轮渡站二楼的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杨浦滨江智慧旅游导览平台的重要载体,被称为杨浦旅游的“滨江会客厅”。该游客服务中心是杨浦滨江旅游的起点应该和沿江其他6个驿站实现联动,为市民和游客在滨江旅游中提供可持续的、个性化、差异化的公共旅游服务,如咨询、休憩、便民等服务;提升旅游服务中心和驿站标识在市民游客中的辨识度、知晓度、利用率和满意度。如游客咨询中心还可以在现有杨浦智慧型全景旅游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开辟杨浦旅游图书专区,方便游客深度了解体验杨浦百年工业底色的旅游文化内涵。

加强旅游标识系统布局有效性。三级导览标识系统不应该只局限于秦皇岛路码头、渔人码头等主要节点,应该实现公共空间游览标志标识系统的统一设计规划、全区域覆盖和合理化布局,并提升标识系统的辨识度、有效性和旅游标识的多语言呈现(如汉、英、日三种语言)。再比如可以通过标识导览系统的设置引导游客在杨浦滨江南段的最佳位置领略黄浦江对岸的风光,不仅仅是站在杨浦看杨浦。

推进全方位智慧旅游解说系统。一是深挖旅游解说内容,讲好杨浦滨江南段故事,活化杨浦滨江南段工业历史遗产,传递杨浦滨江南段蕴含着的丰富的有形和无形的工业遗产和精神。二是宣传片播放、发放旅游导览册、现场标识解说、扫码自动语音解说和定期定时工作人员讲解和志愿者讲解相结合,使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获得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感受杨浦滨江南段的温度。三是推进滨江地区智慧城区建设,形成全域网络和电子设备充电系统的覆盖,促进智慧停车、共享经济、无人超市、无人书店等载体建设,打造国际化智慧滨江。

充分考虑公共设施布局的合理化和便利性。应根据游客容量适当超前设置公共设施配套,并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比如沿江厕所及蹲位、饮水机、垃圾桶、停车位等基础便民设施的数量要充裕,方便老人、母婴等特殊群体的使用;配套设施应覆盖休闲餐饮点、社区文化场所、体育健身设施等多项功能。

加强旅游衍生品的开发与宣介。旅游衍生品是强化杨浦滨江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建议专门开发相关特色旅游文创产品,并在驿站等显著位置设置纪念品销售点,既能丰富驿站的服务功能,也能提升市民和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也是对杨浦滨江旅游的渗透性推广和宣传。例如以宣纸线装口袋书的样式,印制杨浦老照片及手绘地图,方便游客携带并可在所经过景点页面写下游记。

6.加強风貌引导,形成新旧协调的多层次城市天际线

以杨树浦水厂、上海造船厂和(新)怡和纱厂旧址等建筑为代表的杨浦滨江南段欧式建筑群落林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沿江建设中,新建建筑应按照相关城市规划要求,在建筑密度、高度、风格上加强管控,以与历史建筑相协调,打造层次丰富的优美城市天际线,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视廊。

在城市雕塑群的展陈设计时,亦应注重新旧建筑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如“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相关雕塑作品,尤其是永久性雕塑作品的摆放,应与杨浦滨江南段的整体规划相一致,为市民和游客留出足够的亲水空间,使之既能形成优美的城市滨水岸线景观,又能满足市民与游客“亲水”的休闲娱乐需求。

7.注重意识培养,引导公众共建共享绿色滨江慢生活

杨浦滨江南段被列为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之一,“三道”(骑行、步行、跑步)的建成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亲水、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滨江环境的运营维护,既需要管理人员,亦需要市民与游客的公众参与。要着力倡导和有效提升市民和游客“低碳出行、绿色环保”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塑造积极健康的慢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杨浦滨江南段的吸引力。

根据杨浦滨江未来三年的规划,杨浦滨江以满足市民和游客需求为导向,实现市民和游客“愿意来、留得住、有念想”的良性循环;以持续提升游客体验为核心,突出人性化设施、人情化服务、人文化关怀;充分保护和利用杨浦工业遗产群的历史文化资源,凝练其精神内涵,展示杨浦区百年工业文明。把杨浦滨江南段建设成集工业博览、文化创意、亲子娱乐、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城市滨水休闲空间,打造绿色、共享、生态、安全的亲水生活岸线。

作者单位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杨浦滨江码头
百年杨浦大变YOUNG
大块头和小不点
熠熠生辉“大杨浦”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45公里滨江贯通,上海市民收到最赞新年礼物
美丽的滨江长廊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还魂记
尘埃喧嚣(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