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雷
道家贵柔。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家对“水”的推崇,就缘于此。道家哲学看似逆来顺受,实则蕴含着强大的反冲力。
与道家“柔中见刚”相反,儒家是“刚中见柔”。
儒家是一种刚毅的哲学,这一点谁也不会否认。孔子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哲学的刚毅,体现在对家国的担当。儒家可以以身殉道,这一点,与“明哲保身”的道家哲学截然不同。
但儒家也有温柔敦厚的一面。我们只要看孔子的举止言行,就很清楚了。《孔子家语·致思》中,讲了一个很温暖的故事。孔子到楚国,有一个打渔人,献一条鱼给他,他不接受。大约他觉得,渔夫打鱼太辛苦吧。但这个打渔人说,天气暑热,又卖不出去,如果不送给你,只有扔掉这条鱼。孔子听说,便欣然接受了这条鱼,然后让弟子洒扫庭除,用这条鱼祭祀祖先。弟子不解,问孔子:“这条鱼是渔夫准备扔掉的,您却用它来祭祀,恐怕对祖先不敬吧。”孔子答道:“我听说,爱惜食物,怕食物变质而将之送给别人,是内心仁厚的人。既然如此,怎有接受了仁人的馈赠而不祭祀的呢?”
孔子很郑重地用这条鱼祭祀,因为这条鱼身上寄托了渔夫“惜物”的美德。孔子是用一颗慈柔的心看待他人的,他总是在他人的言行中去寻找美德,寻找优点,而不在意他人的行为是否冒犯了自己。按照常人的想法,一条准备扔掉的鱼,却拿来送给我,这动机本来就不纯,也许一赌气,顺手也就将这条鱼给扔了。儒家的“柔”不是柔弱,而是对他人人格的一种尊重。孔子总是用最美的动机去揣测他人,这才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样的自信。
生活中,离不开“柔”。无论是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还是作为一种人格风范。我们常说:“身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一个人,要有服输的气量。此时低头,正是为了他日抬头。特别是理想抱负越是远大,越是要学会低头。有时候,小的方面屈服,正是为了大的方面伸展。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对一意孤行、匹夫之勇并不赞赏,道理就在这里。“柔”体现出一种忍让,一种谦卑,一种对他人的谅解和包容,也是一种自信,对自己所拥有的人格优势的自信。特别是,“柔”在保全自己,以期未来有所作为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儒家文化之所以比道家文化要恢弘,就在于儒家文化不仅想到了保全自己,还想到了民族和国家(忠君其实就是忠于民族国家的表现)。所以,儒家文化中的刚毅,是特别动人的。“独善其身”比起“兼济天下”来,相对而言,要容易得多。如果每个人都想“独善其身”,那么国家民族的大厦由谁来支撑?在这一点上,儒家文化恢弘的气度,是道家文化无可比拟的。儒家文化的刚毅不屈,哺育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报国、救国、开拓祖国的疆土,加强祖国与世界的联系,将祖国的文化推出去,将世界的文化引进来。屈原、苏武、文天祥、史可法、秋瑾,都是彪炳千秋的仁人志士。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志士仁人,在关键时刻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论什么样的敌人,也打不垮。
“刚”与“柔”是浑然一体,相互转化的,也就是刚柔相济。《周易·系辞下》言:“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生命,就是在“刚”与“柔”之间去拿捏其中的分寸,把握其中的火候。分寸拿捏准了,火候把握对了,我们的人生,就像炼丹炉中炼出的金丹,可以济世救人,也可以自救,多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