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20-10-11 03:06:30贺亮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8期
关键词:酚酸氨氯地平丹参

贺亮亮

冠心病为现代医学领域上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堵塞了冠状动脉(冠脉)管腔,可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性改变和心绞痛,因而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绞痛症状,不但会加重患者病情,并增加其身心痛苦[1,2]。冠心病心绞痛尤其好发于老年人,而伴随病情加剧,远期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系数也随之增加,且以“倍增”状态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目前,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常用西药如左旋氨氯地平等,主治高血压和心绞痛,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但单一使用的疗效有限,甚至部分重度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存在服药后无效情况,有必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以优化治疗结局。丹参多酚酸盐作为当前临床上备受瞩目的一种中成药,在冠心病患者实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后用于解决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效果良好,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保守治疗中是否有效,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能否进一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医学界尚无一致结论。为此,作者特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展开本次分组对照试验,主要从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着手,比较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单一左旋氨氯地平VS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患者的治疗结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9.6±5.2)岁;冠心病病程1~9年,平均冠心病病程(3.4±1.9)年。研究组患者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9.7±4.9)岁;冠心病病程1~10年,平均冠心病病程(3.9±2.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冠心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存在单支或者多支血管病变,联合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体征与临床症状检查与病史查询等综合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②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③患者意识状态、沟通能力等均正常;④规律用药时间>6个月。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有心力衰竭病史;②因更年期综合征、颈椎病、神经官能症等引起的胸痛;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治疗前6个月接受过重大手术者;⑤临床资料或者档案数据不详。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基础、病因性治疗,根据其病情、年龄、病史等选择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其用药剂量、处方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浙江昂利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 083459;规格:5 mg×14 s)治疗,2.5 mg/次,1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生命园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 050246;规格:200 mg/支)治疗,将200 mg丹参多酚酸盐溶入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坚持用药2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心电图疗效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评估其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①心电图恢复正常,视为显效;②心电图ST段回升,且>0.05 mV,但未能达到显效标准,视为有效;③心电图无明显变化,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血液流变学指标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10 ml,以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应用血液流变仪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主要包括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显效60例、有效38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显效43例、有效46例、无效11例;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4,P=0.010<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的血浆粘度(1.8±0.2)mPa·s、全血粘度(6.4±0.6)mPa·s、血小板粘附率(41.6±0.4)%与对照组的(1.8±0.3)mPa·s、(6.5±0.5)mPa·s、(41.7±0.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280、1.387,P=1、0.202、0.167>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浆粘度(1.2±0.1)mPa·s、全血粘度(4.0±0.2)mPa·s、血小板粘附率(30.5±2.2)%均低于对照组的(1.6±0.2)mPa·s、(5.5±0.6)mPa·s、(38.4±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89、23.717、24.821,P=0.000、0.000、0.000<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急性、暂时性心肌缺氧缺血所致的胸前区疼痛病症,可在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活动时,因心脏负荷加重、需氧量增加而阻碍血流,心肌缺血、心肌缺氧所致心绞痛。西医认为,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病理基础,这是因为上述病理改变造成了冠状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因而西医一向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品如阿司匹林等,但疗效较差。左旋氨氯地平作为心绞痛临床治疗常用药物,可单独使用亦可同其他抗心绞痛治疗药物联合应用,在缓解心绞痛方面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这是因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氧化应激、凝血因子异常分泌等情况,单纯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治疗对于病情优化的作用十分有限。

冠心病心绞痛在祖国医学领域上无相应疾病名称,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为“胸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中医学者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是因多种原因引发心脉痹阻,致使气血失调,此为主要病机,同时与饮食不节、内生痰浊、脾胃受损、血行不畅等病因存在相关性,上述病因可引起血瘀,从而痹阻心脉。正气亏虚则气血不畅,引起心血瘀阻。情志不调致使患者气郁化火,加上血瘀痹阻心脉,引发胸痹心痛[3]。鉴于上,中医学研究者认为应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以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脉微循环状态和冠状动脉血流状态,为改善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提供借鉴。丹参性味苦寒,擅祛瘀生新,有活血祛瘀之功效,适宜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丹参多酚酸盐为丹参中主要药物成分,可经多元化、多环节、多靶点药理作用保护患者心血管系统,改善心脉血液循环状态。丹参多酚酸盐主要成分丹酚酸B镁具备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血液内的氧自由基,达到调血脂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目标[4]。同时,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并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促使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此外,丹参多酚酸盐还可抑制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作用,在抗氧化方面效果优于维生素C。此外,相较于传统中药丹参而言,丹参多酚酸盐具有质量容易控制、有效成分明确、疗效稳定、安全性高等优势[5-7]。心电图为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结果中,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更佳,应归功于丹参多酚酸盐。另外,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重要机制之一,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等指标水平异常升高,导致心肌血供减少,引起心肌缺血,因而作者专门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提示,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效果更佳,推测与左旋氨氯地平、丹参多酚酸盐协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相关。

综上所述,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并纠正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酚酸氨氯地平丹参
分清氨氯地平和左氨氯地平
家庭医药(2023年12期)2023-12-18 02:16:19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46
氨氯地平:“左旋”是否更好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12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9:04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