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指导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0-10-11 03:06冉晓梅李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8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膝关节关节

冉晓梅 李梅

膝关节周围骨折是目前临床骨科常见的损伤,膝关节周围骨折主要由患者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膝关节周围骨折主要包括髌骨骨折,骨髁间骨折和股骨髁间骨折。由于患者伤口激烈疼痛,导致患者不能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且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1]。一般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膝关节周围组织和膝关节结构的损伤临床上一般比较严重,导致关节腔粘连,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以手术固定和复位为主。术后制动导致肌肉萎缩和膝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临床骨科医生就证明,采用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更好且更加方便,康复训练指导可以通过模拟患者自身免疫的自然运动来刺激患者的自然恢复能力,从而减轻患者滑膜关节损伤。康复训练指导作用是刺激患者成骨细胞分化为关节软骨,以及增加患者的代谢,有利于清除患者体内抗原抗体复合物[2]。康复训练指导可以通过瓣膜控制机制,可以使患者关节持续运动来刺激其周围神经的粗纤维,从而产生镇痛作用。康复训练指导可以改善患者关节软骨的营养代谢,有利于临床软骨的修复和愈合,从而修复因为患者骨折造成的创伤。本研究探讨康复训练指导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的8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7~83岁,平均年龄(55.8±9.1)岁;体质量指数20.9~28.2 kg/m2;病程1~3 d,平均病程(2.1±0.5)年;左侧膝关节骨折20例,右侧膝关节骨折20例;髌骨骨折18例,股骨髁间骨折14例,骨髁间骨折8例。试验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5.1±8.7)岁;体质量指数20.1~28.1 kg/m2;病程1~3 d,平均病程(2.2±0.6)年;左侧膝关节骨折19例,右侧膝关节骨折21例;髌骨骨折19例,股骨髁间骨折13例,骨髁间骨折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膝关节骨折部位、膝关节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CT以及X线检查,确诊为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知情并且签署康复指导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排除有运动功能障碍、恶性占位性病变以及可能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不愿意参加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术后采用临床常规干预,指导人员在膝关节患者手术后给予临床指导,使患者克服疼痛,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是否恢复、石膏固定是否拆除以及常规功能是否可以进行锻炼等,并引导患者逐渐抬起患肢,并进行锻炼以及膝关节屈曲练习。

1.3.2 试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临床康复训练指导,具体方法如下:术前康复指导方面,术前指导人员应及时了解膝关节手术患者的思想动态,与患者进行亲切的沟通,使其了解治疗过程,及时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引导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医生进行手术,帮助患者掌握术后功能训练的内容,使患者充分了解术后功能训练的重要性。术后主动功能训练包括指导患者在术后3~5 d进行200次/d左右的踝关节屈伸和股四头肌长缩练习;术后6~7 d,对患者膝关节进行腿部伸展练习,2500次/ d左右;术后8~10 d分别进行直腿抬高以及屈膝运动,150次/d;术后11~15 d,进行200次/d的康复训练。术后被动功能训练包括指导人员告知患者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的关系。患者在进行临床主动训练的同时,还应进行临床被动功能训练。患者膝关节应在临床术后1~3 d进行弯曲练习,250次/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优:患者膝关节疼痛和肿胀完全消失,患者能主动伸直,无肌肉萎缩;良: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基本消失,膝关节基本能伸直;中: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已减轻,膝关节可被动接近伸直;差: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无变化,膝关节完全不能伸直。临床总有效率=(优+良+中)/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关节肿胀以及关节压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关节肿胀发生率为2.5%、关节压痛发生率为5.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采用静态固定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修复的一种必要方法,但对患者进行长期固定治疗,不仅不利于患者骨折后的临床修复,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关节内外肌肉萎缩以及软组织粘连等各种负面问题,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3]。康复训练能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骨折部位的快速愈合,增强患者骨折处钙化,防止发生骨痂生长,避免患者创伤性关节炎的形成。临床上采用康复训练也是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手段之一。临床研究表明,术后3个月为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取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机[4]。因此,术后患者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采取主动和被动功能康复训练是恢复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增加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的良好途径,能促进患者手术部位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关节内血肿或肿胀消退,促进伤口早期愈合,消除关节粘连和软骨退行性改变,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关节软骨损伤的自我修复[5-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关节肿胀发生率为2.5%、关节压痛发生率为5.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临床常规干预联合临床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显著。但是,目前临床还没有一个统一以及公认、合理康复方案的标准和使用方法。因此,对患者康复指导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和不同方法的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最佳的康复效果以及最合理的使用方案。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采取临床康复训练指导的康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膝关节关节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