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凌宇 编辑/长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患病辞职一事引起了大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广泛关注。大家对“溃疡性结肠炎究竟是什么疾病”充满了好奇,在此做一简单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过去被认为是一种“西方化”且“青睐”于白种人的疾病;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如饮食结构西方化,国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也在节节攀升。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表现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便意强、便量少且不爽)等,还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由于在主要表现上和大家熟知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非常相似,以至于早期医家无法区分,古代中医统一称之为“痢疾”。
不同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这类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像“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如果再深究这个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就又显得扑朔迷离了,一般认为与微生物感染、精神心理、遗传、药物、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肠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结肠黏膜形态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和假息肉形成,且呈弥漫性分布,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发展,由此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严重程度要参考排便次数、是否合并便血、脉搏高低、体温、血红蛋白、血沉而定。
?
在诊断上,溃疡性结肠炎并无金标准,需要综合临床表现、肠镜、病理等,且要排除肠结核、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巨细胞病毒肠炎、艰难梭菌感染、肠癌、缺血性肠病等疾病后作出。
溃疡性结肠炎容易反复发作,不能彻底根治,没有及时治疗还容易并发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肠癌等,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生物制剂(如单克隆抗体)、中医药等。
名老中医马贵同教授致力于攻克溃疡性结肠炎的难关,针对国人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直肠(E1)以及左半结肠(E2)的特征,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研制出了清肠栓及相关中药灌肠剂。其中,清肠栓为中医栓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全国首创,受其泽被者遍及海内外。
最后,生活方式调摄也很重要。注意休息、合理运动、调畅情志、戒烟戒酒等都很重要,饮食上则要摄入高热量、高营养、少纤维、少刺激、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对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带壳水产品(虾蟹等),冰冻、生冷、过度辛辣的食物等都要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