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具体地说,就是教师用尽可能少的教学资源和时间去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取得最大教学效益的课堂教学,其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学习愉快,师生共同发展与成长。对此,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应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从现实学情出发,积极有效地进行探索,创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方法,最终使数学高效课堂得以顺利构建和实施,从而促进数学新课程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高效的课堂建设能保证整体教育质量,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把握课堂时间安排、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融入现实生活元素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为一线数学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把握课堂时间安排:创建学习型的课堂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在40-50分钟左右,教师要抓紧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初中数学教师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节约时间,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和设备,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要以良好的时间观念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反思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基本构成,包括学习、解释、练习等,合理安排学习、说、练的内容和时间,在课堂上做到少说精、多学多练,用各种手段督促学生学习,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从而努力地创建出一个学习型的数学课堂。
二、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气氛,是由教学过程表现出来的环境状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以往的教学气氛往往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对学生的关怀、尊重和爱护,努力与学生平等沟通、互动、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步营造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抵触、消极心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致和动力。
例如,在“反比例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由、愉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初等函数,你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那么函数所反映的是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有的学生可以说出函数是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却已经忘记了。对此,教师会先带领学生回忆函数的基本概念,然后再展开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如此以来,学生不再排斥数学课堂,也不再有抵触的情绪。
三、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激发课堂教学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可以有效地创新知识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多方面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初中数学教师应从自身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升入手,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设备辅助数学教学,对数学知识进行数字化、动态化的加工与处理,再以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出来,实现直观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促使学生在感官体验的优化下,建立起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间的关联,更好更快地去理解知识。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课程时,考虑到课程内容较为抽象,难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教学。上课后,教师可以先用信息技术把几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出全等三角形,再介绍这节课的内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概念。随后,教师可以再次使用信息技术的flash功能,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和内容。
四、融入现实生活元素:充分展示数学魅力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是符合数学教学本质特点的,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认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具应用意识和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拓展原本局限的教学思路和范围,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挖掘其中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案例、材料和资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教学实践中,实现生活情境的还原,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以生活的角度和思维去理解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感受数学知識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比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这一课时,本节课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通过生活现象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上课后,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生活中是等腰三角形的物体,然后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如此以来,便将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了,学生就能够根据生活经验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解释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强化学生的实用意识。
总之,建设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新课改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趋势,以创新的思想观念为出发点,让创新的教学策略得到实施和运用,从而全方位地去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展现出数学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高续善.核心素养下如何有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9(31):64.
[2]戴志强.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21):32-33.
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关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