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指出,英语学习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和任务性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学活动形式必须生动活泼。
关键词:英语教学 形式 生动
新课程的要求和形式的生动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要求“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途径,在知识、思想文化、情感态度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都得到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摒弃应试教育”三中心“模式和注入式教学形式,代之以打破三中心,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用启发式教学。例:过分重视词汇和语法,忽视口头语言运用的教学,也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了。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配合老师的教学,就要用启发讨论形式达到目的。因为启发会使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会使不同意见和看法发生碰撞。这样的形式,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思考得深刻而全面。如面对当前现实,只普及了九年制教育,升入普通高中的只是一小部分。义务教育完成后,大部分面临读职业学校和就业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小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智力、家庭状况),各人的志向不同。他们根据初中生哥哥姐姐毕业的分流情况便对学习英语产生了不同的想法。这时,如果不及时提高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则教学不会一帆风顺。他于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组织了一场英语价值大讨论。讨论前,老师预设了题目“对当前国内外形式和英语的用途”进行认真思考。过了几天,专门用一节课进行讨论。讨论时,在大题目下,老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引导,在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后形成如下共识“当今世界经济形势是全球化趋势。美国企图与我国经济脱钩也脱不了钩。企图阻止中美文化交流也不能得逞。两个竞争对手尚且如此,就别说全世界的这种趋势了。英语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用语。学会了英语,在国际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是必要的,必须学好英语。这是一种共识。但另有一种想法也形成了共识。那就是我们的将来能在国际交往中大显身手的人毕竟是少数,对大部分在本国底层工作的人,英语有那么重要吗?这方面,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从多方面收集的信息讲给同学们听。信息(一)、某村有个初中毕业生,毕业即就业,从当汽车修理学徒开始,十年后成了一个汽车修理厂的厂长。他不但当厂长,还亲自督察各修理车间。他什么车都会修,国产的、进口的,都会。他真是个能人。但一了解,才知道他对英语十分熟练。那些进口汽车,各种零配件的说明书都是英文,还有国外厂家的联系电话。他不但能大体读懂,就是有少数不懂的,也可以通过电话用英语与对方通话。所以才能精通技术当上厂长。同学们听了很受鼓舞,尤其是那些自认为实现不了高中梦、大学梦的同学,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与学习动力。评析:这次英语讨论课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启发效果,是由如下因素得来的。一是讨论形式的生动活泼,激发了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二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点拨和引导。三是用实例说明问题强于单纯的道理讲解。以上几点就构成了活动形式的生动性。
下面谈谈知识教学形式的生动性。知识教学的总体策略是既重视词汇和语法的讲授,也重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養。以实际语言运用促进词汇和语法学习的兴趣的提高。学习好了词汇和语法再进行运用,这是以“学以致用”的激发方法,能提高教学效果。在语言运用中发现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词汇和语法。这是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方法促进对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例:某学生为了在小组讨论知识问题时有充分的发言权,他将老师布置的复述课文进行反复研究。但对其中的生僻单词不易理解,于是请教老师。老师不是注入式地告诉他答案,而是授之以渔,教给理解的方法。即把词汇放到句中去理解。这既是英语学习的规律,也是借用了汉语学习的方法。汉语中有不少多义词离开了语言环境就没有实用意义,必须放在句中才能理解其意义。即使不是多义词,放在句中,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也更易于理解其意义。英语学习中对词汇的理解也可以用此方法,必事半而功倍。听了老师的讲解,他用此方法学习词汇十分顺利。老师把对这个同学的指导过程在班上介绍,更启发了学生在学习中要勇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这样会理解透彻,印象深刻,易于记忆。又例,同学们在词汇学习中由于死记硬背的效力低下,向老师请教方法。比如学习表示手表的单词,就见一见实物,虽然手表是人人皆知,随处可见的,但这个程序缺了,印象就不深刻。这个例子虽简单明了,但它给整个单词学习提供了范例。不但在课堂如此,还让学生在课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创造性地制定了类似的学习方法。如有的同学去书店买若干张英+汉+实物图片的学习画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又例:寓口语训练于游戏之中。课内口头表达训练只是个范例,时间有限,老师号召同学们课外自由组合训练。并创造新颖方式进行。有学生就把口语练习融入儿童游戏之中。儿童游戏中常常有奖惩方式。于是把英语口头表达纳入奖惩的内容范围。如下棋输了就罚唱英语歌曲或用英语说一段小故事。这样,由于形式的生动活泼,学习效果很好。
总之,英语教学形式的生动性,应由课内到课外,并将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解读分析》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3)。
四川省仁寿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黄小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