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国家向心力的研究

2020-10-09 11:03李志强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学研究高中历史

李志强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民族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时,应该重视学生国家向心力的培养。本文就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实践活动、重视拓展延伸进行探讨,旨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向心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国家向心力;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008-2

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利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情感渗透;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讨论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时进行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国家向心力的培养。

一、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渗透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渗透。历史教材中拥有丰富的教育素材,教师在利用这些素材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相关历史人物,使学生在人物事迹分析中吸收优秀的精神,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

以《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为例。这一课讲述了1840-1900年間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以及列强侵华的特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时,就可以通过深挖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不平等条约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地图的形式引导学生直观的了解中国受到的侵犯。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清朝原本的疆域图,然后根据每个条约中割地赔款的条例以灰色标记中国被侵占的土地,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中国曾经面临的危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次的不平等条约具体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像在《马关条约》中,中国需要开放四个城市为商埠,这对资本主义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的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史实,除了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使学生清晰的认知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历史的认知,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责任意识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联系实际生活时,教师可以搜集时政热点,围绕时政热点组织主题交流活动。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参与社会的意识,并且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比较多,教师以时政热点为主题,可以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深刻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同时加强对国家政策等方面的理解,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以《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为例。这一课讲述了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与成就以及这一时期外交的特点。教师在开展本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近年来中国的外交事例,并与教材中的外交政策进行对比,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比如教师将鸦片战争期间的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70年代的外交以及如今的外交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国际地位和外交谈判中地位的变化,使学生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理。同时教师还可以以时政热点组织交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像最近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中国在控制国内疫情之后,迅速向世界伸出援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体现了中国什么外交政策,表现了中国什么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自己可以为中国的崛起做些什么。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引导学生参与时政热点的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促进学生国家向心力的培养。

三、组织实践活动,传承中华文化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教师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国家向心力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认知中华灿烂繁盛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中国古代的艺术》为例。这一课讲述了中国汉字、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中国书画、音乐、舞蹈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等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时,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传承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征求的学生的意见,组织主题活动,如:中国戏曲主题活动。在准备活动时,学生需要借助图书馆、信息网络等搜集中国戏曲相关资料。在对戏曲种类有基本了解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戏曲自由结组,并商议戏曲展示方案。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资料搜集方面更加投入和热情。学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像有的学生将昆曲的发展及代表曲目以电子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有的学生直接化妆展示了京剧中的代表形象并讲述了京剧的历史,还有的学生表演了一段戏曲。在组织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发扬这些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准备中,学生逐渐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促进了学生国家向心力的培养。

四、进行拓展延伸,提升历史素养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可以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在进行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教师搜集相关资料补充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历史史实,促进学生深度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中存在的精神与品质,促进学生思想精神的建设,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促进学生国家向心力的培养。

以《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为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互联网的发展概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影视发展的史实时,教师可以搜集国外影视发展的史实,使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引导学生了解报刊在中国的发展史实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当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像鲁迅、李大钊,使学生在了解这些人物的过程中吸收他们优秀的思想精神,促进学生加强思想建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互联网下国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教师通过拓展延伸,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历史文化,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同时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时空观念,促进学生国家向心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本文从教材、生活、活动和延伸四个角度,对如何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国家向心力进行了探讨。国家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培养学生国家向心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高中学生国家向心力的培养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健.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7):164-165.

[2]孙燕.高中历史教学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功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4(1):51-52.

[3]孙显章.民族精神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中外交流,2018(048):156.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第十中学,广西 玉林 537000)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教学研究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