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 要:幼儿园是学生学习的最初阶段,该时期的教育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关键性影响。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心理教育,以达到培养孩子积极心理状态的目的,同时,多数家长也比较关心孩子未来的多样化发展,美术教育便是其中一种。据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对此,可通过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分析来做出改进。本篇文章中,笔者就幼儿心理分析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心理分析;幼儿美术教育;问题;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3-00-02
一、幼儿心理分析是实施幼儿美术教育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幼儿因年龄特点,其身心还在发展阶段,若想有效的提升美术教学水平,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与未来发展需求来实施幼儿美术教育,只有对幼儿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保障幼儿美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幼儿美术教育水平的提升。[1]
二、我国现阶段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教学内容不够全面
据调查了解,我国部分幼儿园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基本上都是以绘本的形式开展,其内容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同时,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不够规范化,教师对美术教学的认知度不足,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会认为知识比美术教学更加重要,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从而会忽视幼儿的心理感受,该方式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个性的需求,不仅会影响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会严重影响幼儿后期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相对较为单一
当前部分幼儿园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还是延续以往的范例法与示范法,教师只将比较好的作品展现给幼儿看,让幼儿对照范例进行临摹,教学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且较为枯燥乏味,不利于幼儿的主观能动力的培养。例如在画金鱼课程时,教师虽然绘声绘色地讲解了金鱼的形态,并利用多媒体将金鱼的图片展现出来,但是幼儿因理解能力与记忆力相对成人还存在些许不足,因此幼儿在画画时会很快忘记金鱼的形态,只能一直对照教师的示范画来进行临摹,从而会出现金鱼的形状、周边的物品都有教师的相似性极高,从而可以看出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的弊端,不仅无法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久而久之,会局限孩子的思维,造成思想的僵化,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失去探索与学习的能力。[2]
(三)缺乏个性化教育
据实际调查了解得知,我国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重心太过偏颇于专业技能方面,对孩子的审美能力及创造力重视度不足。同时教学的内容大多数都是有老师来决定,很少会有教师能够根据以往的反馈内容调整教学方案,使得该方案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次,当前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与生活的关联性不大,比如教师会要求学生画冬天的雪人,但是南方的学生因没有见过雪景,会导致无法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活动因缺乏个性化的会严重影响美术教育的实际效果。[3]
三、关于蒙台梭利把幼儿心理分析运用与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教育观
当前我国各大幼儿园与教育机构都逐渐引入了蒙氏教育法,蒙氏教育法秉承教学理念是给孩子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自由行动,并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性,制定合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其独特的魅力就源于能够对幼儿的心理充分了解,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专注、创造、自信等多种能力,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蒙氏教育中,教师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需要充当观察者,更要作为一名引导者,为孩子的前行路上点亮一盏明灯。因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若想真正地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心灵世界,需对孩子的语言、动作等进行有效的观察,只有掌握的足够透彻,才能根据每个孩子的特性及能力制定针对性的目标。同时教师应当耐心的等待幼儿的成长,并尊重每一位孩子,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干预,让孩子随着自己的身心进行发展,教师只需在合适的时间点拨即可。但是如何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介入指导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换言之,如何将幼儿心理分析的特征及发展特性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也是蒙氏教育理念的主要核心問题。[4]
四、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运用幼儿心理分析解决现存的问题
(一)分析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表现
3-6岁是儿童学龄前阶段,该阶段的孩子其心理年龄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孩子性格相对较为沉稳,有的孩子活泼好动,其情感发展也有一定的不稳定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这个阶段的幼儿情绪波动较大,前一秒还在号啕大哭,下一秒就会破涕为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两个孩子刚刚还在因各种原因起争执互相追打,可是过不了一会两人就和好如初了。同时幼儿年龄较小,对情绪控制不到位,相比成人而言较易出现冲动行为,而且恢复平静的时间较慢。其次,幼儿会将心理的想法直接在表情中表露出来,并用言语行动的方式表现,比如一些幼儿对于不喜欢的玩具,会直接忽略或者顺手丢弃。最后,因幼儿对社会的认知较低,无法有效的辨别是非对错,其情感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影响,若教师及家长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引导,会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5]
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力在4岁左右是最发达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在开展绘画活动时,其已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及意识性。但是因年龄的原因,所绘画出的图像大多数只是一些相对简单的线条、图形之类的,与实际的目的性联系不大且结构不合理,这些图画只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画出的一种替代品而已,通常会忽略实物的基本特征。同时该阶段的孩子在进行涂色活动时,基本上会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比较鲜明的且跳跃感较强的颜色。
5-6岁阶段的幼儿其心理已经有较为明确的方向感,对世界及社会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因此教师应当在该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大胆地去幻想。同时该阶段幼儿的绘画处于个体发展时期,对绘画的兴趣逐渐强烈,并且能够将按照自己的意思将实物简单的描绘出基本的图形。同时该时期的孩子对色彩的明亮度及饱和度也有了一定的认知,知道树叶、鲜花等对应的颜色,并且孩子也会注意画面的丰富感,会在绘画作品上注重多元化的形式,甚至部分幼儿还能够将事物之间的隐性遮挡关系表现出来,以此可见,该阶段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已经相对较为丰富,且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对此加强重视度。
(二)根据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差异性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
幼儿因年龄特点,对外界的新鲜事物都有较强的好奇心,且求知的欲望也是非常强烈的,但是因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健全,若想真正地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心理想法,教师需用绘画的方式,让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将内心的世界呈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每一位孩子所画出的图形来了解孩子的情感与个性发展。同时美术也能增强孩子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对幼儿的心智开发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当根据孩子的心理及生理发展规律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确保该方案的实际可行性。
(三)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自信心可以为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动力支撑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对此加强重视度,在对孩子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论孩子的作品的美观性有多差,都不能打击其自信心,需合理的组织语言,对其进行鼓励教育,并对其作品加以肯定,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沟通交流互相评价,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可以在没有心理负担下发现自身不足之处,更可以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孩子综合素养能力。其次教师应当在评价时记下每个孩子所存在的問题,从而方便在以后开展教学时能够因材施教。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做好幼儿心理分析工作才能保证美术课程能够顺利开展。教师通过对幼儿心理进行分析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世界以及实际潜在能力。同时绘画是幼儿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作品掌握孩子当前阶段心理需求与认知发展能力,总而言之,幼儿心理分析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吴丽安.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以具有安溪茶文化特色的幼儿美术教育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18(05):30-31+29.
[2]杨春娟.游戏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探析[J].学周刊,2020(03):180.
[3]王艳.建构新型幼儿美术活动模式,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02):168.
[4]张也.浓墨重彩绘生活——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228.
[5]柳真,张永花.幼儿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现状研究——以合作市第二幼儿园为例[J].学周刊,2020(05):172.